大傢伙聽了這番話後,馬家子弟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反應,朱漢三帶來的那一百縣兵反應就太過熱烈了,直接是炸了鍋。
這群縣兵原先都是貧苦人家的子弟,來當兵也是為了混口飽飯,他們認為,自己本身就是爛命一條,若是戰死沙場,還能為家裡補貼一些,搞不好還能得到一些土地。
“弟兄們,你們還別不信,這臺政策在年後就會在軍隊裡推出,這是本官自己制定的政策,也是本官自己掏腰包,本官以自己的信譽起誓,今日所言之事,句句屬實,若有半句假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這個時代的人都信奉鬼神,或者說他們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天生的恐懼,大家見朱漢三當眾起誓後,都信以為真。
一時間,當場效忠者不計其數,更有甚者已經開始把朱漢三奉為神明,揚言願為朱漢三戰死沙場,無怨無悔。
“弟兄們,本官不要你們戰死,本官要你們都好好的活下去,可上臺山的匪盜不願看到我們過好日子,下山劫掠不說,還殺害我經縣的父老鄉親,你們說,我們該怎麼辦?”
朱漢三見狀後,深受感動,如此淳樸的人民,他又怎會辜負人家,今後當多為百姓謀些福利,其實連朱漢三自己都不知道是,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已經慢慢地從如何賺錢、享受生活轉變為發展經濟、造福一方。
“那還用說?他們不給我們好日子過,那我們就打,打到他們不敢來犯為止。”
典韋握著拳頭,高呼道。
“對,他們不讓,咱們就打!”
“怕個甚,人死了不過碗大個疤,打就打!”
“不錯,他們不讓,咱們就打到他們讓!”
……
士卒們紛紛高舉武器,同仇敵愾。
朱漢三不過三兩句話就將士卒們的心給擰成了一股繩,不遠處的馬闖見狀後,暗自佩服不已,雖然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他聽過不少,大道理他也懂,可若是讓他拿出土地來刺激士卒的話,馬闖是萬萬做不到的,別說是馬闖,只怕是那馬原,恐怕也沒有這個魄力。
如此承諾若是得不到兌現,那他朱漢三的名聲就會遺臭萬年,朱漢三定然不敢拿自己的名聲來開玩笑,也就是說朱漢三一定會拿出土地來撫卹陣亡的將士。
而且還是自掏腰包,這對於只掌控一縣之地的朱漢三來說,壓力何其大也,然,人家還就真的這麼說了,其目的也只是為了讓那些在他看來不過是些‘泥腿子’、‘下賤人’的效命。
馬闖自己認為這種人還不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又何必為了這些人而許下如此承諾,想不通的事情,馬闖就會緊緊記下,等回到城裡,再向自己的爺爺請教。
殊不知,馬闖的這個舉動,讓馬原下了一個人生中最為重大的決定,事關馬家生死存亡的決定。
“郭大賢,這上臺山可有其他路能進去?”
朱漢三穩定了軍心以後,朝郭大賢問道。
“這個,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走,不過….”
郭大賢猶猶豫豫地回道。
“不過什麼?你倒是說啊?”
見郭大賢如此唯唯諾諾,朱漢三就氣不打一處來,只見朱漢三踹了他一腳,催促道:“想要立功減刑你就趕緊交代,別磨磨嘰嘰的。”
郭大賢連忙拿出一根木枝在地上畫出了上臺山大致的地形,解釋道:“眾所周知,上臺山三面是刀削絕壁,只東南方可進山,而且也是山路崎嶇,易守難攻,其實在上臺山的北面有一處不大的湖泊,湖泊深約數丈,可直通上臺山的腹中,當年我在上臺山落草後就想著怎麼打出暗道,好為自己留個後路,可挖到山腹底的時候才發現有一條暗河通著外面,起初小人也派人下水探過,淹死了好幾個才探到了路,這條暗河長約三百餘丈,深四五丈,裡面漆黑昏暗,在無火光的時候很難透過。”
“按照你的意思,要在水裡憋氣遊過三百餘丈的暗河才能到達山腹?”
朱漢三隨之被氣笑了,打趣道:“在目不能視的地方瞎摸著潛水遊三百餘丈,還要憋著氣,到底是哪位好漢能有如此神技,你讓他出來給我見一見!”
“實不相瞞,正是在下!”
郭大賢老臉一紅,扭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