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稍加思索後就向朱涵解釋,隨後又懊惱地說道:“唉,可惜啊!我們的兵馬本就不多,現在又被韓珩帶去了半數,六七千人的營盤,區區五百人如何成事?可惜了,錯過了這麼好的一個機會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呵呵,志才,我就說吧,文遠絕對是我軍中的一員良將,怎麼樣,我沒說錯吧?”
朱涵眉頭微跳,他也是在戲志才的解釋下才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沒想到張遼只是在這盞茶功夫的時間裡就理清了思路並根據天象制定了戰術,而且此計竟跟戲志才剛才說的一般無二,由此可見,張遼的厲害之處,況且此時的張遼才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待他完全成長起來後,朱涵實在難以想象他的成就將會達到何種程度,不愧是能讓江東孩子夜中止啼的張文遠。
“是呀,以文遠之才,稍加磨練後足以獨領一軍,伯雲你賺到了!”
在朱涵麾下這幾員戰將中,戲志才唯獨看重張遼,也只有他善於思考,是員帥才,而像典韋、管亥這兩人,除了衝鋒陷陣以外,很難擔當大任,說白了就是這兩貨的腦子中缺根筋,做事太過魯莽。
“什麼賺到沒賺到的,我跟文遠是兄弟!就像我跟你一樣!”
朱涵心情大爽,朝著張遼揶揄道:“那文遠你猜不猜得出來我讓你集結部曲是作何用意啊?”
“主公是想讓韓珩先去試試水?”
張遼有些不確定地回道。
“不錯,咱們的人不多,在常山折損了一些,雖然在來的路上補充滿了,但還有接近半數是新兵!”
朱涵笑呵呵地解釋道:“讓他們打順風仗還行,若是跟檀石槐交手的話,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什麼意思?主公你是認為鮮卑人的軍營守備森嚴?”
張遼的臉色微微一變,他又不傻,頓時就猜出了朱涵的幾分用意,不過他還是有些不確定。
“不錯!檀石槐何許人也?他能統一了鮮卑各部落,可見此人的手段,著實厲害啊!如此人物,豈會在這種小事上露出破綻?”
朱涵解釋道:“而且身為鮮卑的大王,跟在檀石槐身旁的軍隊又豈是尋常貨色?”
聽了朱涵的話後,張遼哪能還不明白他的意思,這哪是讓韓珩去建功啊,分明就是讓人家去給自己趟雷嘛!
“若是韓珩所部襲營不成,那豈不是打草驚蛇?主公此舉恐怕得不償失啊!”
張遼的臉色有些難看,韓珩跟他們不是一路人,賣了也就賣了,張遼完全是處於軍事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反正他覺得朱涵此舉有些不適合。
“呵呵,非也,非也!”
戲志才搖頭笑道:“文遠你或許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檀石槐乃人中龍鳳,此等人物,誰與之交手敢掉以輕心啊?”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還要先去打草驚蛇?讓對方有所防備?”
張遼不解道。
“我軍兵力不多,若論野戰,咱們的人數再翻上一倍都不是人家鮮卑騎兵的對手,加之我們手中的弓弩又少,一味的死守雁門關不是明智之舉!如今天賜良機,我們又怎會不好好把握一番呢?”
戲志才耐心地解釋道:“就像我剛才所言一樣,我軍人數不多,我們知道,想必檀石槐也能猜出一二,韓珩夜襲註定大敗而歸,到那時天降大雨,若你是檀石槐,還會不會覺得我軍會再去襲營?”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