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此時看向馬元義的眼神中透露著濃濃的欽佩,而且他也斷定,馬元義絕對是一位比自己還要厲害的人物。
張遼只不過才考慮了一會兒,就把昨日發生的事情對韓珩、馬元義二人和盤托出。
“馬兄,你覺得我們接下來該當如何?”
馬元義苦笑了一下,沒想到自己才剛到代郡,就遇到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不過,既然張遼都問了,那他就只能給出自己的意見。
“在下初來乍到,對呂將軍不熟悉,不好過多評價他的為人。但是,從張將軍剛才說的話來看,在下可以肯定,呂布最少是心動了;”
“至於????????????????他有沒有反意,還得等周將軍回來後,才能下決斷。”
馬元義的話很中肯,沒有偏向任何一方,只是給出了客觀的看法。
“不過,我軍剛逢大戰,急需休養,加之主公又處於昏迷,軍心不穩,士氣不振,終上所述,我軍在短期內都不適合再有大規模的戰鬥;”
“道人縣地處高柳南邊,又是打造兵器的重城,不管是誰跨過治水,道人縣都首當其衝!”
“張將軍你是打算讓我們死守道人縣,為戲軍師,管將軍他們爭取時間吧?”
“不錯!”張遼點頭應道:“而且…我不能給你們多餘的兵力,只有鞠義手中的那幾百架連弩,其餘的,只能靠你們自己解決。”
說到鞠義的人馬沒有上戰場,張遼悔得腸子都青了,特別是一想到那幾百架連弩被雪藏,張遼更是對戲志才不滿起來。
治水之戰前,張遼就曾向朱涵提議派鞠義的兵馬上場,作為奇兵可以出奇制勝。
然,戲志才則是提出反對意見,言,連弩技術出現斷層,東漢時期已經許多年沒有在戰場上出現連弩,若是在這種小場合就突然出現的話,恐會引起其他勢力覬覦。
故而,戲志才建議朱涵雪藏連弩,最少也要等到跟朝廷大軍交戰的時候才拿出來。
這樣更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或許是因為攻取北平邑和班氏的時候太輕鬆,讓朱涵輕敵了,覺得也沒有必要用在治水之戰上。
馬元義沒有說話,只是看向韓珩,意思是讓他來表態,畢竟韓珩才是主將。
“可以,但我需要潘家與蘇家全力相助。”韓珩在心中盤算了一下,說道。
“這是主公給我的令牌,持它,可以調動主公麾下的任何力量,誰若不聽,可先斬後奏!”
張遼猶豫了一下,從懷中取下令牌放在韓珩面前的桌上,沉聲道:“哪怕是主公的親軍,你亦可調動!”
張遼的這句話很輕,但其所蘊含的內容卻是無比????????????????沉重,韓珩呆呆地盯著桌上的令牌,心中沉重無比,這枚令牌韓珩見過,而且朱涵曾說過,見此令牌,如見他本人,持此令牌人的任何命令,凡是朱涵麾下的力量,皆要誓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