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這麼硬來的話,那寡人還派鄭朱去當說客幹嘛?
用最少的死傷去完成目標,這才是寡人追求的目標好吧。
毫無疑問,趙勝的意見很快就被否定掉了。
接下來開口的是趙豹,趙豹道:“不如令鄭朱勸降蒙驁?”
趙丹一聽,眼睛先是一亮,但想了一會之後還是搖了搖頭,否定了趙豹的意見。
因為趙丹心中非常清楚,蒙驁、蒙武、蒙毅、蒙恬這一門四虎將,雖然出身是齊國,但是卻在秦國得到了重用,因此對於秦國王室那是知恩圖報,無比忠心。
秦王稷能夠在蒙驁吃到野王之戰這麼一場大敗仗之後依舊啟用蒙驁來鎮守河東,本身就說明秦王稷對於蒙驁的信任並沒有減退。
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勸說蒙驁投降絕對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只會暴露趙國的圖謀。
在趙勝、趙豹的主意都被否定之後,虞信也出了一個主意。
“大王,臣方才聽說,那蒙驁欲要再徵召三萬郡兵,以防備三晉聯軍?”
趙丹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虞信摸了摸鬍鬚,笑道:“既然如此,那大王儘可命令王稽遣得力刺客隱藏於這三萬新郡兵之中,待到三萬新郡兵入營之時暴起而刺殺蒙驁。蒙驁一死,則王稽便可順理成章接管所有郡兵,如此大事可成矣!”
趙丹一聽,感覺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畢竟擒賊先擒王嘛,眼下的關鍵點其實就全在蒙驁的身上,只要這位秦軍大將一死,其他的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趙丹還是有些猶豫。
道理趙丹都懂,但是暗殺這種事情說實話···不太合趙丹的胃口。
於是趙丹想了想,開口說道:“諸卿可還有其他計策?”
虞信察覺了趙丹的猶豫,立刻正色道:“大王,如今諸國爭霸,秦趙更是你死我活之勁敵也,大王如何能在此刻以那婦人之仁而誤國家大事?”
中尉李伯也道:“大王,若不殺蒙驁,則至少需五萬死傷方可奪下河東。難道在大王心中,這五萬趙軍將士之性命,竟不如蒙驁一人?”
旁邊的趙勝和趙豹也紛紛出言勸說,話裡話外的意思大同小異——死個蒙驁算啥?反正咱們趙國人不死就行了!
趙丹看著面前四位慷慨激昂的大臣,心中不禁有些啞然。
說好的君子風度呢,說好的堂堂正正呢,不是說上古先秦個個都是慷慨激昂的大義之士麼,你們這麼搞,總讓寡人感覺哪哪都不對勁啊!
不過在諸位大臣的勸說下,趙丹也算是想明白了。
的確,如果說刺殺一個秦國將軍蒙驁能夠避免數以萬計的趙國士兵戰死的命運,身為趙國君主的趙丹,又有什麼立場不去這麼做呢?
於是趙丹深吸了一口氣,最終拍板作出了決定。
“既然如此,便派遣胡衣衛得力干將趕赴河東郡,協助鄭朱、王稽完成此事!還有,馬上派人去通知武信君,若是蒙驁身死,那麼武信君須第一時間率領大軍進入河東郡,將河東郡的局勢給穩定下來!”
趙丹說道這裡又看了一眼面前的四名大臣,道:“四位卿家也不要閒著,立刻拿出一個章程來,寡人希望在拿下河東郡之後,用最少的時間將這秦國的河東郡徹底的轉變成趙國的河東郡!”
在場四名大臣齊齊俯身,恭聲應是:“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