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的是,咖啡畢竟是西方文化,所以到了這個後海這樣一個極具民俗韻味的地方後,就有些水土不服。
剛才他們沿路走來的時候,已經看到好幾家倒閉的咖啡店了。
華夏自古就有茶文化一說,茶興於唐而盛於宋,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販夫,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
在許多年輕人的眼中,咖啡的格調似乎比茶高很多?
但事實上,咖啡、可可、茶並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
絲綢、瓷器、茶葉,這也是華夏遞給世界的名片。
在後海酒吧街未興起以前,這裡本身就以茶館居多。
每當到了夏季,後海湖面開闊,水光瀲灩,兩岸垂柳依依,燈火點點,遠處宮牆尖塔倒映水中,不時有畫舫扁舟輕輕劃過。
若是在此時沏上一壺好茶,靜坐於湖畔細細品味,豈不愜意美哉?
這是一種文化韻味,屬於華夏,也屬於後海。
秦若盈被打動了。
於是,夫妻倆立刻達成一致,叫上小傢伙轉頭走向了那家掛著店面轉讓的茶館。
老闆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到陳曦說明來意後,便立刻熱情的為他們介紹著茶館的情況。
這間茶館的規模還算可以,大堂約莫有七八十個平方,後面還有一個五十多平方的小院,整體裝修的十分古色古香,精緻典雅。
門面是老闆自家的,因為現在茶館的生意確實不太好,所以老闆就不打算繼續經營了,準備把店鋪租出去收點房租。
後海的店鋪價格可不便宜,位置較好一些的門面,一平方的租金大概在三百塊上下浮動。
也就是說,像這麼大的鋪子,一個月的房租起碼也得在四萬塊左右。
一年下來,光房租都將近五十萬了,也當真是寸土寸金。
因為老闆就是房東,所以省去了轉讓費,不過裝修費還是得給。
陳曦錢多不假,但他也不想做冤大頭,於是便跟老闆談起了價格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老闆這才答應只收二十萬裝修費、鋪子裡的存貨另算,房租每個月三萬五,一年一付,外加一個月押金。
為了防止陳曦說他亂收裝修費,老闆甚至還拿出自己以前的裝修費用清單,口口聲聲的說自己當初是花了五十多萬才把鋪子裝修好,如果陳曦轉手租給別人,光轉讓費都能收到四十萬。
話雖這麼說,信不信就看陳曦了。
這畢竟不是小事兒,所以老闆還以為這對小夫妻要回去商量一下。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對小夫妻並沒有猶豫多久,兩人簡單商量幾句後,就直接拍板決定要租了。
價格談妥了,那麼接下來就簡單了,看房產證、籤合同、清帳、點貨、交錢,合作愉快。
店鋪轉讓其實是個很麻煩的事,如果要改變店鋪名字,或者變更店鋪經營種類,那就得讓老闆去工商所登出原本的營業執照,然後陳曦再去重新註冊。
陳曦嫌麻煩,於是連名字都懶得換了,老闆見他如此爽快,跟他補簽了一條協議後,便也放心的把營業執照正副本都交給了他。
因此,不到一天的功夫,這間距離東明衚衕不遠,毗鄰後海的茶館就徹底換了位新主人。
清逸茶坊。
這就是他們一家三口的新產業了。
而在陳曦跟老闆籤合同的時候,小傢伙則帶著大貓在茶館裡四處轉悠著,時不時還東摸摸西碰碰的,似乎對這裡很感興趣。
秦若盈一看她那樣子,心裡頭頓時就放心了不少。
現在,她也就只希望這間茶館能給念念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