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很少有“我”,通常是“我們”。
無論在哪裡,團體都是每一個人生存的必要,團體就像海洋中的水,而每一個人都只是其中的一頭小魚。
像沙丁魚一般盲目的人們是不會早早意識到“我”這個概念的。
大家隨著魚群一起前進,在沒有成熟之前,“我們”永遠是“我”的一切。
但是被孤立的魚除外,
就像是海洋中唯一一個沒有魚群的魚一樣,在3611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海洋沒有方向,也沒有希望。
但這隻落單的魚,會是一頭早早認識到“我”的魚。
它很孤獨,但是幸好,它很早就習慣孤獨。
巖子明美坐在客廳外的陽臺上,他和丸橋的房間恰好是在陽臺側邊,但此刻丸橋已經熟睡。
整個小鎮被寂靜籠罩,安靜的出奇。
月光灑滿整個陽臺,也讓她的長髮呈現著白金色。
她赤裸著雙足,用兩隻白皙的手環抱住自己的雙膝,俯著身子,就坐在陽臺處靜靜望月。
頭髮留的有些長,隨意地灑在地面上。
今天的她和往日一樣,有些失眠,沒有想要睡覺的慾望。
其實,她很早很早之前就見過石良平,大概是小學的時候。
說起來蠻搞笑的,別人有些青梅竹馬是從小到大就讀一個學校中的一個班級,相親相愛。
但她和石良平卻是重小到大跟她在一個學校的隔壁班級,她很早很早之前就遇到過他。
可以說,丸橋、西掘等人都不如她理解石良平。
她們不知道小時候的石良平是怎麼樣的,但她知道。
小時候的石良平並不內向,如果她沒記錯,她還和妹妹東原純關係很好,他們的父母在開家長會時還會很準時地到達。
石良平很喜歡抓著妹妹的小辮子,放學也會帶著東原純回家。
比幼時的她好太多了,
那時的他並不孤獨,不會被別人孤立,是屬於她會羨慕的那種小孩。
雖然石良平的父母會偏袒東原純,但看的出來,他們還是愛著石良平的。
可是...大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一切都變了呢?
記憶不是那麼的清晰呢...
大概是他的父母開始對立開始吧,父母的關係也讓石良平在學校的生活變得艱難。
一些小孩開始傳播關於他的母親的謠言,說他母親是搶別人老公的壞女人,說他和妹妹不是父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