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治國齊家1

當——」

開朝的鐘聲響徹四野,在未央宮上方滌盪不休,連綿不絕。肅立在大殿外等候的官員,無論是佩綬為黑黃二色的小官,還是金紫印綬的大員,俱都一正臉色,滿臉肅穆的跨進前殿。

待所有官員站定,兩個黃門撐著華蓋,護持在皇帝左右,從側門緩步而入。

長安之亂已過去三年,昔日六神無主的小皇帝,現在已是十五歲,用漢人的眼光看,已算成年。家國的不幸,更加速了他成長。親政三年,他用瘦小的肩膀,擔起了脆弱的長安朝廷,身形雖仍瘦削,但比之漢末其他皇帝,差距卻不以道理計,也漸漸得到下方群臣的認可。

來到御座旁,皇帝掃了肅立在下方的劉毅一眼,心下一定。隨行的黃門高聲道:「陛下駕到。」

以王允為首的三公九卿,同時甩袖拍身,行稽首禮,然後頓首四拜.

劉毅站在光祿勳的位置上,也跟著一大群臣子跪下,先行稽首,然後再四拜一叩頭成禮。朝堂上,響起整齊劃一的聲音:「臣等參見陛下!」

光祿勳為九卿之一,以如此年齡居此高位,在和平年代,可說幾無可能。但他是憑擁立和戰功累升而來,手裡又有兵,倒也沒人敢說什麼。

再說了,他今年已二十有八,比之十二歲拜相的甘羅,二十來歲就得封大司馬的霍去病,仍是差得老遠。當然,這也與劉毅的力辭有關。否則以皇帝的本意,給他個大將軍也不是不可以。要不是王允等反對得厲害,還真已成行。

光祿勳為九卿第二,曾稱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僅排於九卿之首太常後。太常掌管宗廟禮儀,屬九卿之首。地位很高,但卻沒什麼實權。

太常本為皇甫嵩擔任。董卓擅權時,皇甫嵩與其不和,差點被殺死,後賦閒在家。長安穩定後,劉毅第一時間將這個譽滿天下的老人接回來,本以為錯亂時空,他會免於一劫,沒想到仍病死在任上。

不得已,皇帝只得轉任蔡邕為太常。翁婿兩同朝為官,本也忌諱,按道理,應以屏風相隔,甚至是蔡邕隱退才成。但現在國家戰火紛飛,這點小節倒沒人拿出來說。

朝堂三公,不論是太尉王允,司徒楊彪以及司空黃琬,都選擇性無視。皇帝就更不會有什麼意見。

上頭都無所謂,下邊的人自然不會彈劾,做些費力不討好的事。

從劉毅的位置看過去,四個老頭子都撅著個屁股,朝皇帝恭敬行禮。他們穿戴得整整齊齊,動作也整齊劃一,看起來倒甚是齊心。

眼見眾人行禮完畢,那黃門一甩拂塵,尖著嗓子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這是循例,這幾年朝堂風雨飄搖,戰事,民事,商事,各類事件多如牛毛,每次大朝會,都要扯半天皮,皇帝也是個勤政的主,事無鉅細,都要過問。所以臨朝即退的事,這幾年幾乎沒有。

在原來的歷史上,這個長安朝廷曇花一現,僅存在兩月就被亂兵攻散。而今多了劉毅這個異類,卻奇蹟般的挺了過來。目前控制的區域,仍僅限於司隸,三輔等部分地區。但比之原來的歷史,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至少穩住了局勢,雖然各地諸侯仍然自行其是。但天下正統在長安,有個基礎在,凡事都大有可為。

黃門話音一落,少府賈詡就出列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不論是對西涼地區的鹽鐵管制,還是相里氏墨家的鐵木之學,都和少府息息相關。所以這個位置至關重要。長安事變後,董卓身死,各路牛鬼蛇神瓜分勢力範圍,劉毅最後力挽狂瀾,自然也有很大話語權,這個少府也是他費了老大的勁,才爭取到手的。

賈詡是劉毅一方的人,皇帝自然知道,愛屋及烏,語氣也和善:「賈卿請講。」

賈詡舉著個笏板,畢恭畢敬的道:「幷州刺史韓遂來書,說朝廷的對過往鹽商徵收的算緡稅太過沉重,導致西涼一帶,這幾年鹽價飛漲,民眾無鹽可食。長此以往,恐激起民變,望朝廷降低算緡稅,以安民心。「

什麼恐激起民變,這分明就是赤果果的威脅。溫水煮青蛙,韓遂這老東西,在憋了三年後,終於忍無可忍,準備動手了。

儘管早有定計,但皇帝仍望了劉毅這邊一眼,然後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賈卿,你且回覆韓遂,若是一盡臣子本分,補繳這幾年拖欠朝廷的賦稅,別說降低算緡稅,朕免除西涼一帶的算緡稅又有何妨。」

「遵陛下令。但,如此回答,會不會激起韓遂兵變?」

這些都是套話,也是劉毅早和賈詡通好氣的,目的麼,就是為了將這麼話題引出來。真這麼回覆,當然捅了馬蜂窩,以韓遂的多年的尿性,十有八九要反。

劉毅站出來,似在為賈詡解惑道:「賈少府不必多慮,韓遂狼子野心,若是答應了他,更易讓其得寸進尺。」

長安事變時,西涼幷州火併,雙方元氣大傷。呂布雖然殺了董卓,但害怕劉毅秋後算賬,率領殘部東出長安,如原來的歷史一般,在中原一帶,搞得天翻地覆。◥..▃▂

掌控長安局勢後,以劉毅當時的兵力,就算想當第二個董卓,也是大有可為,但他主動放棄了。

有史為鑑,因為王允的高壓,西涼殘部禍害長安,導致元氣大傷。

劉毅不想重蹈覆轍,為減少傷亡,他獻策皇帝,對原西涼將領大肆封賞,以收攏兵力,安定軍心民心。

皇帝準,拜李傕為衛尉,位列九卿之一,張濟為執金吾,原屬下悉數歸為南軍。至於樊稠,段煨等實權將領,皆有封賞。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迅速穩定了長安局面,但囫圇吞棗,後續的矛盾也開始顯現。長安朝廷派系眾多,山頭林立的矛盾未得到緩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勢。幸虧劉毅勢強,也得到了皇帝,以及楊彪等保皇派擁護,這才勉強控制住局面。

為您提供大神憶秋風的《三國之最強皇兄》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章 治國齊家1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