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七章 論叢集意識

“‘蜂群’,由矽谷科學家凱文·凱利在其著名的《失控一書中提出。

而代表蜂群活動的蜂群思維是能同時進行感知和記憶的分散式記憶體,是由許多獨立的單元高度連線而成的一個活系統。

具有典型的自適應性特徵。

並且,蜂群思維在一定超越了它們的個體蜜蜂思維。

它的神奇在於,沒有一隻蜜蜂控制它,無論是生產機器蜂后,還是基本單位工蜂。在蜂群之外,有一雙看不見的手,一隻從大量愚鈍的成員中湧現出來的手,控制著整個群體。”

偵探先生講了一個十分具象化的形容。

顧流年接過零號遞給他的易拉罐咖啡。

這段話他沒有避開無色者小姐。

而是接著說道,

“而研究表明量變引起質變,要想從單隻蜜蜂的機體過渡到叢集機體,只要增加蜜蜂的數量,使大量蜜蜂聚集在一起,使它們能夠相互交流。

等到某一階段,當複雜度達到某一程度時,“叢集”就會從蜜蜂中湧現出來。蜜蜂的固有屬性就蘊含了叢集。”

“這和萊斯昂頓的研究有什麼關係?”

“看看那裡,羅德爾先生,你知道蒂華納貧困區中到底居住著多少流落街頭的流浪者、無產者、弱勢人群嗎?。”

遠處。

斷裂的大橋。

劇烈爆炸後燃燒著炙紅色火焰的貧民區。

就連來自救助組織的羅德爾也不知道那裡究竟埋葬了多少無辜者。

顧流年抿了口苦咖啡,繼續平靜的敘述道,

“這個數目龐大,比幾十個、幾百個大型蜂群的加和基數還要多。

在災難到來之際,所有人的思維會有短暫的趨同性,那就是‘活下來’。

意識同化、目的一致。

而後在深淵汙染對思維的進一步侵蝕下,感染者失去自我意識,一個劣質的思維叢集體】就在蜂群效應下誕生了。”

“這太可怕了,萊斯昂頓用一整個貧民區可憐人的性命做實驗,僅僅為了證明一個猜想?”

羅德爾氣的砸了一下燈塔的鋼製圍欄。

將特製圍欄都砸出了變形的痕跡。

“這群混賬!”

“這後面發意義其實並不只是一個猜想。

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發現物質波,證明物質在微觀角度同樣具有不確定性與逸散性。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寫下質能方程,證明物質與能級轉化的法則。

你能想象精神思維與量子波的轉化,會給學界帶來怎樣的震動嗎?

宇宙在宏觀的角度以物質存在,在微觀的角度,卻是無處不在,由能驅動、逐漸擴散的波。

萊斯昂頓想要嘗試人類思維上傳資料基站,就必須證明叢集意識的存在和可創造性。”

與零和博弈一樣。

一群妄圖犧牲現實與人性,創造虛假伊甸園】的垃圾。

顧流年擺了擺手。

他是導師。

但現在不是在靈能學院的課堂上。

況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