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動靜,頓時驚動了這片區域諸多衙門,不論是衙中官員,亦或是書吏雜役,皆撩起衣袍下襬,衝到街頭觀望情況。
“剛才我沒聽錯吧,似乎有人在喊‘捷報’二字?”
其中,戶部有個青袍官員一瘸一拐的走出來,有些不確定的對同僚問道。
見這條街匯聚了這麼多官員,這同僚點頭確認道:“博懷兄,你沒聽錯,是有人在喊捷報二字,你看這些人,肯定也都聽到了!”
“那肯定是居庸關傳來了戰報,咱們快去兵部看看!”
青袍官員神色激動,說完竟腳下生風,一溜煙就竄到諸多官員前面,比兔子跑的還快!
此時,兵部門口,早已圍的水洩不通,官員們裡三層外三層,把薛瑞擠在裡面,差點窒息。
“這位將軍,究竟是什麼捷報,快說出來讓我等聽聽!”
人群中,有官員催促道。
“是不是瓦剌兵敗了,居庸關守住了?”
另一官員焦急的詢問。
“這位將軍,你就別賣關子了,再不說我們可要自己去軍報看了啊!”還有官員故意威脅道。
來送軍報的信使,正是前幾日親自來送過軍報的德勝門的守將張晏。
剛才他接到軍報訊息後,喜不自勝,從德勝門一路騎馬過來,喊了不知道多少次“捷報”,趕到兵部門口時,只覺得喉頭火辣辣的疼,就像是吞了火炭似的,呼哧呼哧喘著粗氣,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時,于謙從兵部走出來,他看到兵部門口圍了這麼多人,還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神色不免有些吃驚。
不過,在看到官員們都是面帶喜色,並且都期待的看著門口的張晏時,他這才將腦中戰敗的念頭驅散。
“大,大司馬,瓦剌……咳……兵敗潰散,也先自刎於……咳咳……天壽山下!”
見於謙過來,張晏忙上前兩步遞過軍報,聲音嘶啞的將這個訊息告訴于謙。
譁……
不等於謙做出反應,圍觀的官員們頓時歡呼起來,不少人喜極而泣,甚至放聲大哭起來。
“好好好,此戰大勝,我大明無憂矣!”
飛速看完張晏遞上的軍報,于謙也忍不住放聲大笑,和眾官員享受這難得的喜悅時刻。
這封軍報由楊洪所寫,詳細描述了瓦剌兵敗的過程。
在一天前的晚上,也先率領瓦剌騎兵趕到居庸關外,意圖趁關內守軍沒有防備奪取關城。
誰料,當瓦剌士卒趁黑摸到關城下,卻被關內守軍抓了個現行,當場被幾輪箭雨射死了上百人。
無奈之下,也先只能孤注一擲發動強攻,想用人命去換取勝利的希望。
另外,關外的脫脫不花和阿刺知院,也配合也先再次攻打居庸關,但讓瓦剌將領們意外的是,關內明軍腹背受敵,卻沒有因兵力緊張而亂了陣腳,反而越戰越勇,打退了瓦剌人數次進攻,沒讓任何一個敵人上到城頭。
看著將士們前赴後繼死於城下,也先的心都在滴血,眼見天色已經亮起,他不得不披上戰甲,手持大刀,準備率領精銳親自衝鋒。
因為他們進攻的這邊,相對於關外城牆要矮一些,在缺少攻城器械的情況下,只有夜晚進攻才最有可能登城,一旦到了天明,在良好的視野下,瓦剌將再無一絲取勝的機會。
此刻,留給瓦剌人的時間不多了。
而當也先親自披甲,準備登城時,身後的方向卻傳來轟隆聲,接著地面就開始顫動。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瓦剌人哪能不知道身後有一支騎兵在向自己靠近,而且數量還不少。
也先自然知道這是明軍來援,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京城的援軍為何來的如此之快,就算他們晝夜兼程,恐怕也不能只比瓦剌騎兵晚幾個時辰到達。
當確認來援的是五千明軍騎兵後,也先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此時瓦剌人在居庸關城下死傷數千,剩下的大半都投入了攻城戰,現在想撤退恐怕也來不及了。
情急之下,也先也顧不得攻城,當即命大營輪換休息的五千餘瓦剌將士上馬,由他親自率領去迎戰來援明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