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能夠進入到學生會的學生,自然是學習與能力並重的!
謝筱芸就以外聯部裡的成員們給出較為完善、可施行性的最佳化方案,作為交換條件,換取單位的各種活動贊助。
且如果單位給的贊助特別可觀,那麼他們還會出一套銷售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升單位的銷售額!
而這,才是各個單位最終追求的目標。
每一個方案都有謝筱芸參與,甚至是她一步步引導著大傢伙的思路,從而細化具體到方案中。
是以對於她的這個決定和提議,外聯部的成員們都是贊同的。他們喜歡用自己的努力,為學生們爭取更多的福利,更喜歡自己所學真能給社會創收!
被參觀、給出各種方案的單位們,當然更加樂意了。
謝筱芸只是提出了籠統的合作方案,並沒有具體到資料上。
單位能為學生們做出怎樣的贊助,就全看他們對方案的滿意程度。
畢竟謝筱芸表示了,學校學生一般大三下學習就要進行選單位實習,但是在這之前,學生們的理論仍舊需要用實踐夯實,只依靠著學校下屬或合作、經營管理模式較為單一性的單位,並不能滿足大傢伙對理論的探索。
是以其他單位也能作為一個長期的合作物件。
京都大學一屆各個專業的畢業生學生並不多,每個單位能夠分幾人呢?
再者工作也是雙向選擇的事情,涉及很多因素。
單位開出的條件,不一定能打動京都大學的畢業生來工作,但是他們卻能以這種合作方式,達到一種低水平的共贏。
這種低水平的累積,也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讓單位在諸多同行中始終保持優勢!
但凡有點遠見的領導們,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謝筱芸利用閒暇時間帶領著外聯部的成員們去參觀學習,有時候則是成員們自個兒結合組隊,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地毯式地將一切財大氣粗的單位都給轉悠了一遍。
是以等外聯部或者各個學院再舉辦各種活動的時候,校外諸多單位給出的贊助格外豐厚,吸引學生們踴躍參與進來。
為此,謝筱芸也開始籌備舉辦了不少全校性的活動。
像是什麼詩歌朗誦比賽、演講大賽、辯論賽、歌唱比賽、各種知識競賽、籃球賽等等,甚至等學校的比賽完,再來各個學校聯誼賽!
因著活動很多,學生會人手不夠,這時候外聯部才開始招新。
要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有紛爭,哪怕在大學裡也是這樣的。
學生會里面部門很多,但是最得校領導們歡心且部門一直實力強悍的,有兩個。
一個是外聯部,組織學校之間的聯誼、與社會各單位的交涉,為學校活動拉贊助等,幾乎代表著學校的門面。
一個呢是秘書部,協助主席團管理各種事務,許可權比較大而且與校領導交涉頗多,是各個部門的中樞機構。
雖然說學生會各項工作離不開每個部門的配合,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外聯部跟秘書部就暗地裡較勁,後來直接演變成為兩個部長以及其副部長和下屬們,之間的矛盾。
他們彼此之間看不慣,又得在活動中忍耐著合作,在保證活動進行的同時彼此為難對方。
而小顧就以絕佳的口才、“優異的成績”、端莊大方的姿態,競爭進入到秘書部,成為一名小幹事。
不過才一個來星期,她就與其中一位能力突出、長相清俊、擔任副部長的學長走得近。
對於關係敵對的秘書部,很多外聯部的成員們都像是雷達般,不會錯過對方一丁點的動靜!
謝筱芸剛上完第一大節課,去了外聯部辦公室,準備再琢磨下晚上納新和緊接著的幾次活動事宜。
“部長,”外聯部小喇叭一號,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神秘兮兮地拉著謝筱芸分享自己偵察的訊息。
“大新聞,大新聞吶,”小喇叭一號微微誇張地驚呼說:
“部長您猜猜昨晚我跟我舍友看見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