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無憂的腦子裡如今只有一個詞語:“柳下惠”,只是柳下惠哪裡是那麼容易當的。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身邊有一個可人的尤物,若是身體某個部位沒有反應的話,那就不是男人了。林無憂覺得他再和阿秀這樣躺在一起,很快就會把持不住了。
林無憂伸手摸了阿秀的脖子,阿秀整個人不由顫抖了一下,她的心裡既是驚喜又是害怕。不過她很快就驚喜不起來了。因為一陣睏意襲來,她整個人昏睡過去了。林無憂也趁著阿秀昏睡過去,立即從床上坐了起來。
藉著外面悽清的月光,林無憂仔細地端詳躺在床上的這個女子的臉,即便是昏睡過去了,青澀的臉蛋上還是那麼嫵媚可人。阿秀身上的那股香味,林無憂知道絕對不是什麼普通的女兒香,是一種特殊香味,是讓男子對女子有產生慾望香味。這種香很厲害,能讓人不知不覺失去原有的理智,讓人內心的慾望能在香味當中被無限的放大。
林無憂替阿秀蓋上被子,隨即整理好衣服,便跳窗離開了。
到外面呼吸了新鮮的空氣了之後,林無憂小宇宙的慾火這才逐漸的消失。看著悽清的月色,林無憂突然間想到了什麼,嘴角露出了笑容,很快就點腳,幾個起躍就消失在黑暗當中了。
東觀樓是整個漢朝最大的圖書館,因為位於南宮的東面,被稱之為東觀樓。東關樓高九層,是九層寶塔的形狀,第一層就有十二個房間這麼多,最頂層也有三個房間。在這裡存放著許多在後世所沒有的先秦時期的孤本和殘本,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秦始王焚書坑儒將全國民間的各流派的書籍藏書都焚燒了,可是秦王朝的皇宮裡卻保留了先秦百家最精華的書籍。後來,劉邦與項羽二人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可為王,劉邦比項羽先入咸陽。劉邦攻入咸陽之後,並沒有率先掠奪秦王朝的金銀珠寶,而是將秦王朝當中諸子百家的藏書給搬空了。
這些書籍有很多如今都被珍藏在東觀樓中。林無憂也是在前世與兩個歷史學家的朋友談論漢朝的時候,聽他們聊過這件事情。不過,這件事情只是猜測罷了。因為東觀樓在董卓篡權的時候,已經被亂兵放的一把火燒了,據說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整個東觀樓才被燒為灰燼。
林無憂是一個愛書的人,他的大師父曾經和他說過關於墨家的《魯班秘錄》的事情,這本書分為天、地、人三卷,人字卷據說在民間有所流傳,可是也是殘本,至於天、地二卷失傳了。若是能在這東觀樓找到完整的《魯班秘錄》的話,最好不過了。
林無憂的輕功卓絕,對避開守衛翻越宮牆的事情自然不在話下。
進了南宮了之後,林無憂憑著方向感,往東走。
過了幾個宮門,很快,就看到一處宮殿塔樓,上書“東觀”二字。這東觀樓,四周竟然一個看守的守衛都沒有,只有兩個泛黃的燈籠掛在塔樓的門口上,這兩個燈籠在風中搖曳擺動,裡面的燈火隨時都能被吹滅。
林無憂雖然在東觀四周沒有發現守衛,可是在皇宮裡,林無憂還是不敢大意的。他從地上撿起了一顆石子,彈了過去,將其中一個燈籠打掉在地上了。很快的,落到地上的燈籠就因為洩油自燃起來了。整個過程當中,雖然只有半柱香的時間,可是竟然一個管事的人都沒有出現。
林無憂又撿起另外一顆石子,將另外一個燈籠也擊落了。
很快的另外一個燈籠也自燃了。
兩個燈籠燒完了之後,整個東觀的門樓就籠罩在一片漆黑當中了。沒有一個管事的太監或者是守衛出來。
如此看來東觀四周確實沒有人把守。
想來也是,皇帝已經駕崩了,如今整個漢皇宮都是何進兄妹二人把持,如東觀這個藏書的地方,他們自然不會去留意的。
林無憂悄然地走到東觀門樓下方,幾個起躍就爬上了東觀樓。
如孤本殘卷這樣的東西,應該是不會放在東觀樓的底層的,林無憂決定從最頂層開始查詢。用匕首撬開了東觀最頂層的窗戶,林無憂悄然潛入。黑漆漆的樓裡,林無憂要閉上眼睛一陣,才能適應裡面的黑暗。這東觀樓第九層如傳說的那般有三個房間。這最頂層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到過了,一股子灰塵和黴味,這股子味道十分的嗆鼻。
林無憂趕緊將四周的窗戶開啟,讓這味道四散,隨即他就藉著從窗戶滲入的悽清的月光開始翻找書籍了。第九層的東觀樓放的書果然都是先秦時期的一些孤本和殘本,而且都是裝在一個個盒子或者箱子裡的。翻找起來並不容易。
眼看著天矇矇亮了,林無憂他不能再繼續逗留了。他立即將四周的窗戶關上,然後悄然地從其中一處窗戶離開東觀樓。
因為知道何進大將軍今天肯定是要對皇帝寶座出手,林無憂並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在東觀樓附近的一處宮牆翻牆離開了。
洛陽的卯時,街道一片悽清。
除了上朝的大臣們的馬車,基本上看不到一個百姓。
林無憂高來高去,倒也不用擔心被人發現。到了荀府之後,林無憂為了避免被人發現他夜裡出去,他自然立即將夜行衣換下,藏起來。等他回到房間解開阿秀的穴道的時候,已經是亮了。
林無憂和衣睡下了之後,沒有多久阿秀就醒過來了。她看到在她身邊呼呼大睡的林無憂,心情有些複雜。昨天晚上她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睡過去了,可是她非常清楚她如今還是完璧之身,這個男人竟然一個晚上都忍住了,沒有碰她。
她悄然地爬起身來,並沒有驚醒林無憂,而是悄然離開了。
很快的,阿秀就來到了荀家的一處隱秘的房間裡。
“主人。”阿秀進去了之後,跪下來,低聲叫道。
“如何?”隱藏在黑暗當中的那個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