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乾沒有回答,只是將手中信箋放下,淡淡道。
“什麼意思?”
姜讓滿腦袋的問號:“為什麼想而不能?”
“一條需要被託著才能浮起的船,是行不遠的。”
鄭乾淡淡道:“有些東西,只有離得足夠遠,才能看得清楚真切,因為時間和距離,會讓一切事物,露出其真實的品質。而品質的成色,才是決定去留的關鍵,而不是情感與念頭。”
“所以您之前突然來到楚江城,就是為了要看清乾坤商行的本質?”
聽到這話的姜讓難以置信,反問道:“可那商行不是您從無到有一手建立的麼,難道還會出問題?”
“所有關於未知的嘗試,成功不過僥倖,失敗才是常態。”
鄭乾淡淡道:“若是從無到有一手建立便能包成,那麼我又怎麼會失敗那麼多次呢。”
“......您管首腦離開導致的發展停滯,勢力崩潰叫做失敗麼?”
姜讓實在難以認同,難以置信反問道。
“發展停與不停,勢力崩潰與否,不是衡量成色品質的唯一標準。”
鄭乾淡淡道:“所謂謀事在人,成事看天。種子會長成什麼樣子,是由種子本身決定,而非由播種者控制。”
“......可若隨波逐流,航向豈有不偏之理。”
姜讓想要消化鄭乾的觀點,但艱難消化了半天,還是沒消動,硬著頭皮勸諫道:“弟子仍舊認為,群龍無首,乃是大凶!”
“群龍無首,應是大吉。”
鄭乾瞥了姜讓一眼,擺擺手,感慨道:“看來你學不明白了,回宗門覆命去吧。”
……
話說永寧這邊,周商與婁洪在吃光了麵攤老闆整日的備料後,就地分別。
周商要趕回道場午課,而婁洪則是要回去乾坤集通知鄭福與沈熾,去道場一趟看看【逆寒真氣】的效果,並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但從萬通驛站離開的婁洪,卻沒有立刻回到乾坤集,而是進了一趟永寧城。
這座本就繁華的大城,因為速成丹道、賦活稻種、走炁雞禽的出現,更有龍興之象。
尤其因為五帝雙榜的關係,更是在永寧掀起一股修行的熱潮。
永寧的道館業也因此,迎來了空前的發展,尤其是生源方面。
以往對修行入門限制最大的兩件事,一是日常開銷,二是求學資糧。
而這兩項限制,因為永寧人均收入提升,以及賦活稻種、走炁雞禽的出現,對大多數有志修行者而言,已經不再是很大問題。
按理說這種情況,永寧的入品數目應該迎來暴增才是。
但可惜的是,並沒有。
依婁洪判斷,這病因還是出在道館教得導引功法,實在太糟糕上!
不知是為了方便學員模仿,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