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軋鋼廠,李昭就看到廠裡掛了很多橫幅,主要意思就是熱烈歡迎大毛專家。今天是超級武庫艦設計方案換的兩個專案到達的日子,就是發電廠和氧氣頂吹轉爐這兩個專案,一個是繼續建設,一個是新專案。
從專案確定下來,到現在也就半個月時間,這個速度算是很快了,要知道從京城到大毛首都坐火車都要一個星期,現在僅半個月的時間,物資就已經到了京城,速度可想而知。但是在李昭的心裡,卻隱隱有些擔憂,感覺有些反常。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感覺這速度太快了,大毛不應該會有這麼快的速度才對,裝載這些物資的火車基本都是過載,為什麼半個月就能到達?
感覺像是還沒談判就已經往這邊運了一樣,哪裡都透著詭異,按照李昭的猜想,怎麼也要到十月份才能運抵。不僅李昭是這麼想的,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不然也不會先緊著李昭的電渣爐專案發力。
眾人都覺得大毛最少要到十月份才能把物資運達,要知道,這些裝置裡,可是有相當多的大傢伙的,裝卸都是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建設物資,總共有多少物資李昭不知道,但怎麼也要有幾千上萬噸的,哪裡是那麼好轉運的。
帶著疑惑,李昭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倒上水邊喝邊思考起來。關於換來的這兩個專案的事情,李昭最後決定當小透明,能不往裡面湊就不往裡湊,能躲著就躲著。做出這個決定後,李昭就往安總工的辦公室走去,看了看不在。
看來應該是到施工現場去了,他們對於建設都非常重視,一有空就會去工地盯著。想了想,李昭直接轉頭去找楊廠長去了,這個事情還是和他說明最好。到了楊廠長的辦公室,果然,他在這裡。
看著到來的李昭,楊廠長也是滿臉喜悅,現在自己可是手握兩個重要專案,在所有同行面前,那是絕對露臉了的。而這些專案都是李昭帶來的,對於李昭到自己辦公室,那是非常歡迎的,說不得就能給自己又整出一個好專案出來。
讓李昭坐下,倒好茶水,楊廠長就開口問道:“有什麼事嗎?看你眉頭緊鎖的樣子。”
其實李昭不知道該怎麼說,楊廠長一問,李昭也順勢把自己的疑惑和楊廠長說了,最後說道:“我總感覺這裡面有問題,所以我想最近我都低調點,不知道這個事情大毛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計劃,我準備離這些人遠點。”
楊廠長聽到李昭說的話,也是感覺有點心裡沒底,覺得李昭的想法不無道理。特別是李昭提到的時間問題,確實是不對勁,這個時間確實太短了。
所以李昭越想越覺得這回的事情不簡單,不知道大毛又打的什麼主意。至於裝置,對於大毛來說,都不是什麼先進的裝置,可以說給了也就給了,不給也是在自己家裡吃灰的存在,整體來說最少比大毛自用的要落後一代不止。
發電廠的裝置據說是以前撤走援助時扣在大毛那邊沒有運過來的裝置,相對於他們國內的裝置,屬於落後的產品,就一直堆在倉庫裡沒有動。
這一次換到這個專案的後續建設,就又把這些裝置裝車運來了。雖然是落後的裝置,但我們目前是真的缺,對於我們來說,全部摸索透徹,也是需要幾年的時間,這回無疑可以節約不少時間。
如果發電廠這些裝置都安裝到位,那麼發電量將達到現在的六倍以上。要知道這個專案由於大毛撤走援助,可是到七十年代才完工的。如果近期就能完工,那麼發電量隨便李昭怎麼折騰那都夠用了。
李昭這邊十噸級的電渣爐,功率可只有三千千瓦左右,如果多出來的功率李昭都用來建設電渣爐,那也足夠他安裝一百五十臺以上的。基本上很長一段時間內,京城的電都是充足的,這將帶動工業的新一輪發力增長。
再說氧氣頂吹轉爐,據說也是個舊裝置,已經用了好幾年了,現在大毛都在搞百噸級別以上的新裝置,這些算是淘汰的裝置。這次咱們換到這個專案,就直接拆了運來了,而他們則是準備換更大的。當然如果不是這次被咱們換來了,這套裝置再用個十幾年還是有可能的,但噸位上確實已經是淘汰的裝置了。
雖然是淘汰裝置,但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安裝完成後,使用一段時間,看看各方面的優缺點,咱們就可以大膽的建設國產新轉爐了,有著無比重大的作用。
下午,李昭接到通知,來到軋鋼廠的禮堂,這次為了歡迎大毛的專家,軋鋼廠準備召開一個盛大的歡迎大會。由於李昭和楊廠長打了招呼,所以歡迎隊伍李昭並沒有露面,而是直接來到禮堂,看看有沒有需要注意的事情。
到了禮堂,李昭就見軋鋼廠領導那一排赫然有自己的牌子,趕忙走上去,把自己的牌子給收起來。並且和負責會議安排的辦公室人員說明,以後凡是涉及到大毛專家的會議場所,自己的牌子都不要擺出來。
李昭還有點不放心,一直看著他們將自己的牌子收好,才到生產部的區域,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這個位置也是比較有講究的,第一二排是最容易被關注到的,其次就是中後排以及每一排的兩邊,最不容易被注意的是四五排的中間偏一些的地方。
當然這個禮堂很大,最後的位置肯定沒有人會關注,但那地方也看不清前臺的人。李昭還想看看來的專家都是什麼人呢,自然不會選擇最後排。
所以李昭選了第四排靠中間的位置,這個位置最好,特別是現在大多數人都穿著工裝的情況下,就是小透明。坐下後,李昭不禁苦笑,也許是自己太敏感了。
很快人員到場,領頭的是機械部的領導,以及一位四五十歲的大毛人員,看著兩人相談甚歡的樣子,李昭感覺他們應該認識。來的大毛人員有八位,六男兩女,兩女中有一位很讓人意外,因為這一位很年輕,不知道有沒有二十歲,聽說很多大毛的姑娘,你看著像二十歲的樣子,其實人家才十五六歲。
和她一同走的是一位男性,感覺年齡也不大,三十來歲,感覺像軍人多過像專家。看著身上基本沒有什麼贅肉,和另外六位專家不一樣,那六位專家他們雖然身材高大,但都有不同程度的贅肉,包括那位中年女性。
會議很快開始,李昭也在不時打量這些專家,不過除了剛剛看到的情況,李昭也看不出什麼名堂。這些人以和領導一起走的那位為首,分成兩邊分別落座。
接著就是人員介紹,這次的專案以發電廠為主,所以負責人是負責發電廠的。透過介紹,李昭所有人都沒有怎麼注意,只是注意了那位年輕女性,名字叫娜斯佳,後面的名字太長,李昭也沒在意,她就是軋鋼廠轉爐專案的專家之一。另外那位像軍人的專家,去了發電廠,李昭就更沒有在意的必要了。
李昭雖然不是什麼專業的偵探,但在覺得這些人有問題的前提下,就一直在注意這些人,特別是看到其中六人看著比較正常的情況下,李昭就不時用眼睛的餘光看那兩個不正常的人。
他可不敢盯著別人看,觀察可疑人員,李昭可是毫無經驗,如果盯著別人看,絕對很容易就會被別人發現,所以李昭除了不是記點筆記之外,大多數時間就是盯著領導和那位為首的專家。
當然這也很符合當下的情況,沒有哪個人敢一直盯著漂亮的女士看,不然會被認為是耍流氓的。在李昭的觀察下,還是有些發現的,李昭認為有問題的兩個人,並沒有怎麼聽會議內容,而是一直在打量著臺下的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