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安總工說道:“還算可以吧,就是有點取巧了,技術還不夠熟練。”
李昭這時也說道:“是啊,天賦一般,現在易中海已經算是傾囊相授了,但一直都沒有抓住精髓。還是我前不久看他實在找不到重點,提點了他幾句,才有現在的改變的。”這話李昭沒有誇大,李昭那幾句,算是給他指明瞭方向。
易中海雖然是八級工,但他們和李昭不同,李昭學的時候是成體系的學習的。易中海他們學習時,基本都是師傅教一下怎麼操作,以後的學習就完全是憑藉經驗和天賦練出來的,對於教徒弟還是差了一些。
對於自己滿意的徒弟,基本也就是哪裡不會教哪裡,不成體系,知識也不連貫,基本上徒弟聽了都是當時會了,轉頭就忘了。大多數的時候,還是靠自己練自己悟。他們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錯誤會迴圈著犯。
假如有十個點不會,第一點犯了錯誤,師傅教第一個,學會了,然後開始犯第二個錯誤。從一錯到十,教了之後是會了,但過一段時間,這些錯誤就會再從頭到尾錯一遍,他們之所以記不住,其實就是因為根本不理解。
李昭不僅是成系統學習的,自己還帶過不少徒弟,所以對於徒弟會出什麼問題,那是一清二楚。自己稍微點撥幾句,那就是完全點在了賈東旭的關鍵點上,他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勁,而不是需要教什麼知識點。
從現在賈東旭的表現來看,他已經理解了自己告訴他的重點,他不是不會操作,是把握不了全域性,現在在紙上列一下也好,以後慢慢會習慣下來,拿到一個工件,就能在腦海裡形成操作步驟。八級工不可能,但五六級還是挺有希望的的。
於是李昭接著說道:“他的天賦還是太差了,五六級就算是頂點了。”
安總工也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好苗子還是太少了,能達到八級工的基本沒有幾個,希望今年能發現些好苗子吧。”這也是無奈之舉,加工能力跟不上,只能靠高階技工頂著,而培養八級這樣的高階技工又太難了。
技能考核很快結束,李昭和安總工整體都看了看,真正能成為高階技工的很少,正所謂“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沒有一股對技術的痴迷勁,是很難成為八級技工的。
這時李昭又看到了娜斯佳,她正在到處拍照。李昭看了看,對安總工說道:“關於娜斯佳,有沒有什麼訊息?我聽說咱們這批裝置本來是準備運往白象的,算是被我們換回來的。要是再晚上一個星期,就裝船了,他們都是要去白象的。”
聽到李昭這麼說,安總工說道:“我倒是打聽了一些訊息,她是友大文學系畢業的,並不是工業相關的專業。目前她的工作就是跟著整理檔案,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工作也很認真負責,聽說現在準備寫一本在咱們這的遊記。”
李昭想了想,覺得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於是說道:“也許是我想多了,其實他們有可能比我們自己都瞭解我們,所以並不在意咱們這裡也說不定。”
兩人也是邊說邊聊的回到了辦公室,現在需要確認裝置該怎麼安裝了,因為明天廠房那邊就準備給柱子拆模了。拆模結束就會開始砌牆,而週一,裝置也會進場,上級安排的工人也會一同到場。所以週一這一天,註定非常混亂。
這些天李昭陸續收到兩邊家庭準備的各種結婚用品,由於準備低調辦理,所以置辦的結婚用品都是直接送到家裡來的,這些事情,李昭全部交給了蘇雅,自己則是一心鋪在了工作上,不是在畫圖,就是在工地盯著。
目前水壓機圖紙進展順利,估計月底完成沒有什麼問題,下個月隨著電渣爐投產,基本可以進入製造階段。到時候估計會更忙,雖然同樣是交給軍工方面負責製造,但這次畢竟是個大傢伙,重量在那擺著呢,李昭肯定要時常去看看。
果然到了週一,一大早就有幾輛軍車開到了軋鋼廠,李昭接到楊廠長的通知,由他負責安排這些人,今後他們也主要和自己對接。生產方面,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只會以編號的形式送達軋鋼廠,軋鋼廠也不知道具體生產的是什麼。
很快李昭就見到了這一行的負責人,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是軍工廠派過來的技工,叫張亮,以後他就是材料車間的車間主任了。一同來的技工還有六人,都是三十來歲,以後生產主要就是靠他們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隊士兵,有四十多人,看情況應該是一個排,說是安排給自己的工人,但看著明顯不像,很簡單,他們的武器都是隨身攜帶著的。下了車就已經整好隊,現在正在等候安排。
張亮給李昭做了介紹,果然他們不僅是工人,更是擔任著車間的保衛工作。以後隨著規模擴大,會有更多的軍人轉業過來,到時候就會將生產和保衛分開,但目前都由他們負責。張亮也給李昭做了介紹,排長叫徐銳。
拿著他們帶來的檔案,李昭先帶著他們找人事科報道,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估計都要從軋鋼廠領工資,不在軋鋼廠掛名那是肯定不行的。不僅如此,還要給他們安排吃、住等問題,後勤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事。
和人事科打好招呼,讓他們先登記,李昭直接去找了李副廠長,現在這個問題需要他來解決才行。見到李副廠長說明情況之後,果然他很重視,這是必然的,要知道這可是上級領導親自安排過來的人,不安排好,那不是打領導的臉嗎?
有了李副廠長出面,事情就好辦了,住宿選了離車間最近的宿舍,那裡是新建的,還沒有人住,正好整片區域都劃給了他們。裡面的設施都很簡單,也就電燈、床、物品架和桌子,每個宿舍四人,風扇之類的就不要想了。
宿舍附近就有食堂,他們以後吃飯都由這個食堂負責,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很方便,有浴室、理髮鋪等。基本能滿足生活需要了,但想住的多麼好,也是不可能的,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普遍情況。
帶著眾人辦好手續,來到宿舍,還別說,這裡挺不錯的,看著一起開過來的車,李昭不由問道:“張主任,這幾輛車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也劃給車間了?”
張亮回道:“是的,李總工,考慮到保密的需要,我們暫時所有與生產相關的事情都和外界做了分割,以後如果需要運輸,就由我們自行負責了。”
聽了張亮的話,李昭也是感覺到了上級的重視,這就等於直接在軋鋼廠內設定了一個分廠,雖然名義上還是軋鋼廠的生產單位,但實質上已經進行了分割。軋鋼廠除了發工資和管生活,對於生產方面其實已經管不了了,以後基本其他人進入生產區,都需要出示相關的證件才行了。
安排好眾人的生活後,李昭準備給眾人開個小會,也是需要給他們講講專案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以後的安排。當然具體事務李昭不打算管,準備直接交給張主任,他們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再來找自己就可以了。
接下來李昭給他們介紹了現在廠房的施工進展,以及裝置的到場時間,以及接下來的安裝安排,最後強調了幾項要求:“咱們這個專案是機密,我想保密方面你們比我懂,保密條例什麼的,我就不說了。為了能夠做好保密工作,這就需要徐排長不但要安排好操作人員,更要安排好保衛工作了。”
“後面我會給大家一些培訓資料,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這些資料會告訴你們如何操作,操作中容易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當然更包括瞭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保護裝置的方法,對你們來說非常重要,是需要經常考察的。”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安全,我們目前的安裝工作,將會是多方交叉進行施工,隨時都需要注意別人的施工情況,不要傷到自己,也不要傷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