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外包

看著陷入沉思的金老,李昭也不打擾,很快蘇父和張師長都來了,看著陷入沉思的金老,兩人都還有點詫異。於是李昭又把剛剛想到的點子和兩人說了一下,金老也回過神來,說道:“你們來了,剛剛在想李昭的電子呢,他的想法好啊,如果真的能夠進行裝飾畫的拓印,我們生產普通瓷器的工時就能降低很多。”

這時蘇父也說道:“那這個事情就要靠你研究了,我感覺這個裝置應該不算難,畢竟我們只是生產低檔瓷器用,畫質差一些也是能夠接受的。”

普通生活中需要的餐具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但現在的人都沒有什麼錢,這個時代還有一種非常常見的職業,那就是瓷器修理匠,修理的範圍就是常見的鍋碗瓢盆。這些人走街串巷的,誰家如果需要有破了的碟子、碗,就會找他們修。

工作也簡單,就是在相鄰的兩片碎瓷片上打好洞,然後在斷面上抹上一些粘合劑,最後用銅卡子扣起來就完事。當然碰到大件,比如水缸,則是用鐵卡子。

這個時代的普通家庭,哪家沒有幾個這樣的碗碟,一次修理費也便宜,通常一二分錢一個,而直接買新的就要花三毛錢左右,這還是最低檔的瓷器。除了少數非常富裕的家庭,基本家家都是這樣。所以如果能將瓷器的價格降低一個檔次,那也算是非常不錯的,而想降低價格,使用拓印的方式,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金老這時也點頭表示認同,李昭已經將方法和他說了,現在就是找材料以及試驗生產工藝的時候了。而且這種機器也不一定需要用金屬的,直接使用木製的都是可以的,畢竟這個時代想要實現自動化是比較困難的,多數還是要靠人工。

而且這個方法如果研究出來了,那麼李昭現在用的這種組合瓷器生產就容易的多了,只需要將一幅畫分解成相應的部分,然後同時成批的生產,最後再挑選合格的組合就可以了,這樣的話,也算是一個特色產品了。

聊完了這個,張師長對著李昭問道:“我聽說昨天你安排生產了一輛減配的軍車,是怎麼回事,你不會是準備給軍隊配這種吧?我們現在的不是更好嗎?”

李昭還沒有回答,蘇父就先說道:“這事我知道,前面考慮到我們國內需求量可能很難起來,所以就有了出口的想法,我就給報了上去,這種減配的,上級準備拿來出口,雖然是減配的,但也已經比絕大多數的軍車要好的多了。而且李昭已經透過娜斯佳和大毛的大使搭上話了,還是準備看能不能出口他們。”

張師長這時說道:“這樣啊,出口可以,但需要先保證我們的供應才行。廠裡的情況我也知道,現在技術工人可是非常匱乏的,如果出口的數量太高的話,肯定會影響我們的供應的,這樣我可不答應,還有直升機,到現在都沒影呢。你們可不能最後軍車也讓我們摸不到影子吧?我們每年可生產不了多少。”….李昭聽了也是苦笑,直升機的事情李昭也想過,但現在的問題是材料廠根本沒有那麼多技術工人,就如直升機製造廠一樣,他們就是不能嚴格執行直升機的生產工藝,所以最終導致的直升機合格率太低,產品價格虛高。相當於生產一架,需要報廢三四架那種,零件的合格率實在太低了,材料廠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高階技工可以輕鬆做到,但今年剛剛入職的人員,哪能做到,如果將大量零件讓他們做的話,基本很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李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想了想,李昭說道:“我們確實是有這個問題,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吞併一個擁有大量普通技工的工廠,我們這裡絕大多數配件都是可以讓普通技工生產的,但現在我們就缺少這樣的人,高階技工夠了,但普通技工想要培養出來,基本最少也需要個一兩年才有可能,這還是天賦比較好的才能達到。”

聽了李昭的話,張師長瞬間來了精神,說道:“那我們把軋鋼廠吞併了怎麼樣?軋鋼廠是我們鋼材原料的最主要提供廠,將來肯定是主要靠他們的。而且軋鋼廠機加工車間也很拉胯,但我知道他們普通技工是不缺的,主要缺高階技工。吞併了他們,我們不就能形成互補了嗎,我這主要好吧?”

李昭對於這個想法,只能無奈搖頭,他怎麼沒想過這個,只是無法實行罷了。

李昭只得對著張師長解釋道:“這個想法不太可能實現,軋鋼廠的級別有點太高了,而且上級已經決定了,下個月就會給軋鋼廠進行升級。而且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軋鋼廠裡有私營成分,雖然隨著國家投資,這個比例已經很小了,但私營成分還是存在的,上級不可能讓一家軍工廠被私人持股的。”

李昭的一番話直接讓張師長蔫了下來,說道:“還真是這樣,其他的工廠又不合適,我們這太偏僻了,離我們都比較遠,合併了,管理也不方便啊。”

李昭這時說道:“管理都還好說,主要問題是人員,管理上我們甚至都不需要怎麼動,主要是管好紀律和錢就可以了。管好紀律就是給廠裡一個安全、公平的環境,管好錢就是防止浪費和貪汙。但我們不能保證廠裡的人員都是可信的,如果裡面有害群之馬,對於我們將來的管理什麼的都是大麻煩。”

其實李昭想的是特殊時期,如果廠裡有一些二大爺、許大茂、原李副廠長這樣的人,那將來這個廠就會成為材料廠的禍害。李昭倒是真的想將軋鋼廠兼併了,這樣的話就將廠裡的高階技工都集中起來,生產高難度的零件,然後將比較簡單的零件交給中低階的技工生產就可以了,中低階的技工正好是軋鋼廠不缺的。

但軋鋼廠的成分是個問題,李昭總不可能跑去直接和婁董說,為了讓材料廠能和軋鋼廠合併,你把股份給捐了吧?雖然婁董把所有股份都捐了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只要特殊時期能夠安全過去,將來肯定能東山再起,但人家不可能信啊。….想了一陣,李昭說道:“現在倒是有一個方法,應該能有不錯的效果。就是我們把比較簡單的活外包給軋鋼廠,我們的高階技工專職生產比較困難的零件,而兩方的機床都採用這種方式來組裝,估計能大幅度提升我們的生產速度。”

這種方式在未來是比較常見的生產方式,但這個時代顯然是沒有的,就如軋鋼廠,幾天才能生產一臺機床,原因很簡單,就是一部分零件只有靠一大爺這樣的高階技工生產,低階技工生產,很容易不合格。這也導致了軋鋼廠的產量受到了限制,要知道軋鋼廠現在的機加工人員可不比材料廠少。

聽了李昭的建議,蘇父說道:“這倒是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給軋鋼廠提供比較困難的零件,而比較簡單的零件就讓軋鋼廠多生產一些,這樣我們兩個廠的機加工產能都能有比較大的提升,今後的汽車等生產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李昭這時說道:“我其實也挺想將軋鋼廠給兼併了的,軋鋼廠放在楊廠長手裡有點浪費了。他的管理水平和爸您相比還是有點太差了,根本沒法發揮廠里人員的真實能力,現在整個工廠只是靠著幾個出口專案賺大錢,對於廠裡真正重要的專案,度明顯不足,現在見了我就是問汽車專案的情況,太想出風頭了。”

張師長這時說道:“你說的還真是,從去年開始,他就一直想著生產汽車了,對於廠裡鋼鐵生產明顯不夠,軋鋼廠最主要的還是要生產鋼鐵啊。”

聊到這裡,幾人都有點沉默,蘇父最後說道:“說了也沒用,我們畢竟管不到軋鋼廠,至於李昭,也只是那邊的副總工,在廠裡還是要聽楊廠長的。他的很多要求雖然不合理,但他提要求了不還是要想辦法完成嗎?”

李昭嘆氣道:“是啊,最近我都只是到工地上去看看進度情況,那邊廠裡辦公室我去的都少了,就是怕被他堵上,他現在一見我面就是催我試製汽車。”

幾人正聊著,何雨柱這邊就開始了上菜,很快眾人都幫著上菜了,不過由於婁曉娥懷孕了,這次就沒有到上邊來吃,畢竟金老是第一次來吃飯,她過來不太好。這樣的情況下,蘇雅、娜斯佳、王珺還有何雨水她們就在下面開了另一桌。

.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