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這麼一說,蘇雅就明白了李昭的意思,現在李父住在四合院,現在已經到了陰曆十二月了,過幾天培訓班也要放假了,李昭這是怕院裡幾個大爺,回家瞎折騰,要知道李父也是很忙的。不過要是能讓院子裡的人平時有一個消遣的地方,院子裡的全院大會就不太可能湊齊人,這所謂的全院大會自然就開不起來。
蘇雅這時說道:「這樣估計很難,我們文工團的人創作能力並不怎麼樣,現在幫著指導節目的人還是我託關係找的,所以讓他們自己創作節目,很難。」
李昭想想也是,未來很多所謂的大家,一年也不見得創作兩個節目,甚至一個節目都不知道要吃多少年,但李昭顯然不可能讓這些人這樣,如果沒有持續的節目,這文工團搞起來有什麼用呢?難道讓廠裡直接養這麼一幫人嗎,這不合適。
想了想李昭說道:「那看來就只能這樣了,以後他們還是兼職吧,如果有需要表演的時候,再隨時抽人表演吧,如果沒有什麼節目,咱們養著他們也不合適。」
蘇雅點點頭道:「那就先這樣吧,我後面再想想辦法,看有沒有辦法解決吧。」
李昭點點頭道:「要是實在不行,就在禮堂裡放電影算了,哪怕是老片子什麼的,不時放一放也可以,算是給工人們的業餘找點事情做。」
李昭沒想到廠裡的文工團這麼拉胯,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這些人都是從部隊裡抽的人,這些人哪有直接學過藝術的?很多甚至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也就到了部隊之後,訓練之餘,學了一些知識罷了,和專業搞藝術的沒法比。
這事說過之後,也就只能這樣了,很快一個星期過去,時間到了六三年的一月九號,這些天裡,廠裡倒也算平靜,所有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也就是農業研究所那邊將來學習的人送走了,他們算是收穫滿滿,既學習了技術,又在廠裡的組織下參觀了京城的名勝古蹟,也看了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
再有就是七號的時候何雨柱一家,在四合院給他家千金舉行了一次滿月酒,好傢伙,去的人是烏壓壓的一大片,其中最多的是何雨柱名義上的那些學生們,當然由於他們實在太多了,到了那裡給師傅見了禮之後,就都陸續走了。
不得不說,這些傢伙也是人精,估計也是有人在背後指點,李昭甚至都懷疑這事是蘇父做的,原因就是想讓這些有點關係的退伍軍人們學點東西。他們都送了一些東西,不算多貴,但這麼一送,何雨柱想直接不教都不可能。
不過李昭倒是聽說,何雨柱在軋鋼廠的兩個徒弟只去了一個,李昭也不知道是誰,李昭並不在意這些,當然那天李昭並沒有露面,那場面他不太適合去,當然作為好閨蜜,蘇雅是去了的,和娜斯佳以及五名老師一起。
而婁董也是大手筆,也不知道找廠裡誰給他弄得批條,所有來道喜的,都回禮了兩罐奶粉的批條,不過雖然不知道是誰,但蘇父肯定知道這事,不然幾百罐奶粉的批條,一般人也開不到,而且這個也算值錢,在鬼市最少也要兩三塊錢。
這樣一來,所有送賀禮的人,基本上都算沒有虧錢,而且大多數都算是小賺了。當然對於婁董這樣的人來說,這種批條就算是惠而不費,且很有面子了。
接著就是酒席,倒算是比較低調,畢竟到處都還是吃不飽飯的人,他如果搞得太豪華,就是取禍之道了。當然低調並不代表寒酸,每桌還是有三個葷菜的,倒是讓四合院裡的鄰居大吃了一頓,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賓客。這次滿月酒,辦的算是低調了,但也適當的展示了婁董的能量,畢竟一次幾百上千罐批條可不容易。
當然李昭也明白蘇父的意思,兩廠合併,廠裡算是承了婁董的一份大人情,婁董開口,只要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蘇父是肯定都願意答應的
。這人情最怕越欠越大,哪裡會怕還掉呢?所以蘇父是巴不得婁董不時找他幫忙。
而週二的今天是廠裡學校期末考試的時間,對於三個小傢伙來說,他們剛上學,只考語文數學,李昭的大侄兒,確是五年級,內容就相對多一些了。
不過還好,他們都是隻考一天,然後就算是放假了,到拿放假通知書的時候,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而且這幾天他們還沒有什麼作業,可以給他們瘋玩幾天。當然如果考試考的很差,那就另當別論了,當然李昭相信,幾個人都能考的很好,畢竟都是李昭平時輔導的,對於幾個孩子的水平那是有絕對的信心的。
早上將幾個待考的小傢伙送進學校,臨走的時候李昭還給幾個小傢伙打氣鼓勵了一番,看著幾個自信的小傢伙跑進學校,李昭也就和蘇雅一起去上班了。
只是今天需要早一點去接三個小傢伙,他們上午就會考完試。而李昭的大侄兒,則是要到下午,家裡沒有人,李昭可不放心讓他們回家待著,而從這裡到四合院還有不短的距離,李昭也不放心讓幾個小傢伙去四合院,而且由於下雪的緣故,李昭也不打算讓李母來接他們,所以就只能辛苦蘇雅將他們接到辦公室了。
中午李昭去蘇雅那裡吃午飯的時候,三個小傢伙已經考完了,正端坐在桌邊,等著李昭一起吃飯,而李昭的大侄兒則是還在學校,等著下午的考試。
很快蘇父也到了,見了三個小傢伙,果然第一句問的就是考的怎麼樣。
三個小傢伙也有意思,異口同聲的說道:「我們能考一百分。」
蘇父這時問道:「這是誰教你們的,我可是記得你們三個期中都沒有人考一百分的,不會是在騙你們蘇爺爺吧?還有一個星期你們就拿放假通知書了,到時候沒有一百可就是在撒謊了,撒謊可不是好孩子,你們可都要做誠實的孩子。」
李昭看著也是好笑,蘇父估計也是很久沒和他大孫子玩了,自從天冷之後,蘇雅的侄兒在知道了李昭家裡有暖氣,很暖和之後,直接連他媽媽都不要了,直接就在李昭家裡住下了,到現在都沒有想回家的意思,不過倒也能夠理解,李昭家裡比他家裡熱鬧多了,也有人能陪著玩,就直接不想家了。
見蘇父聊的開心,蘇雅只是默默的將碗筷準備好,然後等著他們聊完。不過三個小傢伙的成績也還是可以的,畢竟剛上學前班,老師本來就都很靠譜,再加上李昭的督促,三個小傢伙的成績還是相當好的,多了不敢說,年級前十肯定有他們三個,不過李昭也不知道這個張口就喊一百分是誰教的。
不過今天考完試,蘇雅的侄兒就被蘇父帶回去了,走的時候嘴一直撇著,一副隨時要哭的樣子。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昭兩人都要上班,白天可沒有時間管他們,就算是李昭的幾個侄子侄女,明天也是要到他們奶奶那,而且到週末的時候,李昭也是要給送回李家村的,他們可是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回家了。
週末,也就是十三號的時候,李昭和蘇雅帶著三個小傢伙直接回了李家村,這次李昭去的房子已經不是村裡的老房子了,而是在路邊新建的房子。至於村裡的房子,比較差的都已經拆除了,只留下了以前村部的那個小院。這個小院最少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是官員休閒的別院,建的還是很精緻的。
而拆除了老房子的地方,已經開始改建了,準備建成小學和公園,不過估計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投入使用了。來到分給李昭大哥的那棟房子,進門就是小院,地方其實不小,大概有三百來平,將來允許種東西的話,可以改為菜園,不過估計需要收拾,裡面石子挺多的,正對著大門是青磚漫道,不寬,一米多一點。
而房子則是二層小樓,當時建的時候,圖紙李昭還給提了不少意見,空間利用的很好
,能夠有太陽的房間比較多,挺適合這個時代農村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住的,當然也分了大小,家庭大的給的是比較大的院子,比較小的家庭則是給的小院,而李昭大哥住的,則是一個大院,畢竟不算李昭兩口子,算是有八口人。
當然如果算上王珺以及李昭兩口子,那就有十一口人了,當然要分一個大院了,不過估計將來都是給李昭大哥的,李星將來肯定是要留在醫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