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章 上班了

現在廠裡是真的缺乏技術人員,不僅是車間,研究所更缺,他們的專案太多了,區區千把人,真的支撐不起幾個大專案。軍人雖然紀律性很好,但他們也真的不懂技術,需要從頭培養,這樣的情況下,李昭就覺得,直接搞個技校就非常需要了,高階人才短時間內沒有辦法,那低端人才總是能想想辦法的。

蘇父思索一陣說道:「可以倒是可以,我們現在的需求很多,但如果規模大了,過不幾年,估計我們就安排不了這麼多人了,這樣的話,怎麼辦?」

李昭沒想到蘇父會擔心這個,於是說道:「這個也簡單,那就是直接和咱們的友好工廠一起辦學,給他們做委培,就和他們說我們可以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上課,再加上我們的高階技工,想來他們會願意讓我們代為培訓的。當然也有代價,那就是真正的好苗子,需要交給我們研究所,留在工廠,顯然是浪費人才了。」

這時在做的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這一點好啊,普通的大家大不了平分,但好苗子到工廠去當工人顯然是浪費了,只有交給研究所才是最好的。這時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問道:「那我們農業研究所能夠參與進來嗎?我們也缺研究員啊,雖然開始的時候,可能只能打下手,但時間長了,那也可以成為研究員啊,。」

李昭這時說道:「農業研究所參與進來當然沒有問題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原因學農業方面的知識,畢竟他們將來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農場。」

這時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說道:「這就更沒有問題了,我們將來也可以和農場合作啊,吸收農場的人員,進行委培,發現好苗子,不就可以補充我們研究所了嗎?而資質一般的技術人員,就可以派回相應的農場,反正將來各地的農場都會很大,他們對於技術人員的需求,想來也是非常多的,這絕對是個好出路。」

李昭不禁感嘆,這農業研究所現在路子是真的走寬了啊,馬上就發現了辦學的好處,問上級要大學生,那是真的難,就算是大專生都難。如果廠裡能夠辦中專,可能培養出來的人不如大學本科的,但想來出一些不比大專差的,還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部分資質真的非常好的,有可能不會比大學生差。

蘇父這時說道:「好,這個我記下了,我先去問問上級,可以的話咱們就辦,現在我們要人困難,也只能自己培養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些成績太差的怎麼辦?估計這樣的所有單位都不願意要吧,我們更不可能什麼人都收。」

這確實是個問題,不能什麼人都要,不然送來稍微花點錢,不就等於直接安排工作了,李昭想了想道:「搞個入學測試吧,成績太差的就算了,除此之外就是入學後直接說明,畢業考試不及格的,不予安排工作,你們看怎麼樣?就如機加工相關的,咱們直接就按照正式工或者二級工的標準來考,怎麼樣?」

這當然沒有問題了,這就等於各個工廠直接收了一批一二級的工人,還不用他們掏培養費,而且由於是學校裡學出來的,還有理論基礎,進入工廠後,進步速度也會快於從社會上招聘的閒散人員,這樣哪有工廠會不同意?

蘇父這時說道:「好,就這麼辦,想要幾個研究所都不會有意見。還有什麼問題,這會還是要開的啊,幾個人這麼一討論,馬上就發現了不少問題啊。」

眾人都是相互看看,現在倒是沒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事情了,基本上就是接待然後考核、培養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幾個研究所拿出建校後的培訓方案了。當然其中最急的就是農業研究所了,他們要培訓的人,馬上就要到了。

見眾人沒有事情要說了,蘇父也就直接宣佈了散會,讓眾人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就這樣日子很快到了初六,今天廠裡上班了,新的一年開始,廠裡的工作也開始繁忙了起來

,首先就是幾樣重要裝置的製造,一個是電渣爐,現在三十噸級別的還在持續製造,這個算是儲備產能,並沒有特別趕,但每月一臺還是有的。

其次就是一百噸級別的頂底復吹轉爐,這個製造相對比較麻煩,李昭估摸著,三月份就應該能夠完成生產,基本上四五月份就能進行試生產。除了這個之外就是為了生產模鍛機而專門設計的加工裝置,這個算是比較緊急的,畢竟李昭希望兩年內能夠把模鍛機給安裝起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完成,畢竟這個裝置太大了。

今天是第一天上班,李昭就直接將四個研究所的負責人都叫了過來,待幾人到了,互相問好之後,都坐下來,等待李昭的吩咐,李昭這時說道:「今天叫大家來,有幾個事情,一個是你們各自研究所今年的專案申報,看看還有什麼需要報的,交上來之後,我先看看,有比較好的方向,我們好安排進行研究。」

這算是慣例了,研究所裡都是能人,他們自己研究的專案,很多都是挺有用的,對於這些專案,李昭還是非常支援的,就比如電視機之類的,現在都已經投產了。當然也有實在不止所云的,比如,還是有人一心想搞永動機,李昭都不想說了,那東西,哪裡有一丁點成功的可能?這樣的專案當然是直接丟垃圾堆了。

聽了李昭的話,眾人點頭表示明白,廠裡經費充足,他們只要有好專案,廠裡都會進行投資的,這一點他們也是得到了驗證的,所以都表示明白。

李昭見眾人點頭繼續說道:「第二點就是我前面說過的建技校的事情,上級已經同意了,今年農業研究所那邊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推廣,明年會有一次超大規模的推廣,需要培訓的人員很多,我們打算藉此機會,和多家工廠一起搞一個聯合培訓,已經和他們說好了,好苗子先讓你們挑,我想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這不需要李昭說的太明白,不好好培養,哪裡能有好苗子,他們現在正是研究專案超多,人手奇缺的時候,哪裡肯放過一個發現人才的機會,眾人都是欣然點頭,這時電子研究所的負責人說道:「李總工你放心,這是我們壯大研究隊伍的機會,我們一定用心培養,不過如果我們要多了,他們不能有意見啊。」

李昭笑道:「肯定沒有意見,不過咱們也不可能要濫竽充數的,不然沒意義,什麼人都收,估計還不如直接到車間抽優秀員工呢,他們可能更靠譜一些。」

這時電子研究所的負責人笑道:「那哪能啊,我們是缺人,但不缺閒人啊。」

李昭見他這麼說也放下心來,接著說道:「那剩下的就是我這邊的專案了,一個是五軸機床的,一個是無人機,還有農機專案以及坦克專案。」

說著李昭將自己的保險櫃開啟,將裡面的圖紙抱了出來,農機專案李昭其實早就有過想法,陸陸續續畫過一些,最近也是都給趕了出來。而坦克專案也是早有想法,就是不知道現在火炮的情況怎麼樣,如果好了,那就可以開始準備了。再有就是無人機,這個算是李昭的老本行,準備的是最充分的,就差電子系統了。

最後就是五軸機床,李昭這個是在現在已有的三座標機床上,增加了夾具的兩個運動軸,算是比較經典的五軸聯動機床了,只是這種機床對於計算機以及操作軟體要求很高,所以需要研究所做的工作是非常多的,不過還好,李昭將機械部分給完成了,不僅如此,他還將增軸方案也給出了,比如自動換刀、比如刀具轉向等等,總之只要真的將五軸五聯動攻克了,後面增軸就相對簡單一些了。

看著李昭抱出來的圖紙,眾人一驚麻木了,實在是太多了,接著李昭也開始給眾人介紹這些圖紙的情況,以及各個研究所需要做的事情。其中任務最重的還是電子研究所,就如李昭拿出的坦克,他只是完成了機械方面的一部分,

畢竟他只是參考了現有坦克,然後進行的放大以及增加功能,電子方面更是沒有。

不過這也算是好的了,至少李昭解決了動力、機體以及機械式炮口穩定器,不過還需要解決觀瞄系統,如紅外瞄準儀等等,這些不是李昭的專長,但就以李昭的設計來說,基本上可以弄出一款遠強於現在的坦克,但比起真正的三代坦克,那就差的遠了,不過現在李昭把這些問題都交給了幾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