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三章 總有意外

顯然,娜斯佳也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畢竟他們那,只有冷與更冷的區別,哪裡會有咱們這種情況,在非常靠南的地方,冬天最冷可能都還有十幾度,他們能夠想到的冷,無非就是準備點薄棉衣罷了,但面對零下七八度的氣溫,這點衣服顯然就太薄了,而娜斯佳他們,只要帶他們自己的冬衣,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去。

就在娜斯佳猜了一圈什麼坐過站、沒坐到地方之類的以後,蘇雅才將事情說了出來,不過也果然如李昭所料,就聽蘇雅說道:“你是不知道,到咱們這的技術人員有南方的,很靠南的那種,他們只帶了幾身咱們的秋裝,剛下火車就開始抖上了,要不是李昭提醒,我們提前準備了棉衣,估計他們能凍病。”

對於這一類的情況,娜斯佳還是不能理解的,見到娜斯佳一臉懵的樣子,李昭說道:“這個事情你不理解也是正常,你能想象得到熱帶人眼裡什麼叫冷嗎?”

娜斯佳想了一下,說道:“溫度十來度,需要穿毛衣,應該差不多吧?”

李昭這時說道:“你說的那個算是亞熱帶吧,對於熱帶來說,他們認為的最冷,是將短袖換成長袖,你想如果讓這樣一個人,冬天到你們國家首都去參加活動,他會怎麼樣?我想如果沒有人幫忙的話,估計他會變成冰雕吧。”

李昭這麼一說她才算能夠理解,畢竟這個時代的資訊是真的不發達,普通人對於世界的瞭解是真的不多,對於一個一直在南方生活的人來說,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雪,一下子到了幾千公里之外的北方,不被凍到是不可能的。

就這樣紛紛擾擾的接人行動持續到了十五,讓李昭意外的是,接到的人和開始說的人數完全不同,當時預計一千人左右,但真正接人之後,才發現,接到了將近三千人,對於這種情況,蘇父不得不到上級那裡去諮詢,才知道他們擴大了調人規模,準備為後續的推廣直接儲備人才了,而且來人裡不乏其他研究所的人。

面對突然增加的人數,李昭等人也很頭疼,今天已經是十五了,眾人又一次坐到了會議室,今天到的人有蘇父、張師長、李父、李昭兩口子、蘇雅大嫂、農業研究所負責人以及李副廠長,基本都是和這次事情有關的。

這時蘇父說道:“關於上次說的直接將今年推廣的農場和現有農場合並的事情,上級同意了,不過同意之後,上級想直接試試我們提的那種模式,所以這次推廣的面積也有所擴大,本來是隻準備一百五十家農場的,現在要到五百家,等於說,需要將現有農場擴大十倍面積,具體的情況到當地之後才能知道。”

蘇父掃視一圈之後繼續說道:“這樣的情況下,說來是對我們現在的工作比較有利的,等於是現有農場的工人,都能作為骨幹來用,對於帶新農場發展,應該是比較有利的,但這又對我們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夠重視。現在大家想想,這中間會出現什麼問題吧,這次推廣,我們是必須保證萬無一失的。”….這時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問道:“這樣的話,我們參不參與農場的具體管理,去年我們基本都參與到農場的具體管理中了,這樣才比較好的完成了推廣。”

蘇父想了想道:“還是不參與了,去年你們基本面對的都是大一點的村,下面可能就是幾個生產隊,村裡村長的水平可能有限,需要你們幫著管理,才能比較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但現在基本上已經是鎮子了,農場也會直接由鄉鎮的一把手來直接管理,我們就沒有必要直接管理了,你們就當自己是廠裡的技術部吧。”

這樣一說,眾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對於一個工廠來說,技術部首先就是調查廠裡的情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技術發展方向,然後拿去給廠領導審批,審批透過之後,廠裡就會撥資金髮展相關專案。

而現在顯然這次的推廣將會是這樣的模式了,分工、責任、管理都會相對明確,比較有利於推廣的進行。這時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說道:“那我明白了,不過我想,我們還是和去年一樣進行專案稽核吧,考察之後,編寫了發展方案之後,還是我們先進行稽核,最終確定後,一份直接上交農業部,怎麼樣?”

蘇父聽了之後,連連點頭,不僅是蘇父,在場的所有人都很認同,蘇父也說道:“這樣最好,也最穩妥,咱們雖然是提供技術的,要聽他們管理的意見,但也肯定不能任由他們指手畫腳,一旦發現他們搗亂,就第一時間上報。”

李昭也明白蘇父的意思,有的人可能會為了所謂的權威,進行打壓,這樣安排,能夠比較好的保護技術人員,同時保護廠裡,畢竟如果因為別人瞎指揮而失敗了,責任李昭他們肯定是不會背的,這也是研究所打算上交方案的原因。到時候對照方案來定責任,誰的問題誰承擔,當然這也是未雨綢繆了。

討論完這一點,李父廠長說道:“我們現在已經接到了兩千九百多人,具體數字還不知道,剛剛我來開會的時候,看到又回來了一輛軍車,不知道拉了多少人,上級有沒有給咱們確切的數字,我怕出現漏接的情況。”

蘇父點點頭道:“我問了,上級說的是三千多,沒給具體數字,估計當時有可能有人沒有及時回應,上級也不知道具體能來多少。後續我會多和上級聯絡,以確定最終的人數,但現在只能多安排幾天的接待人員了。”

李副廠長聽了之後表示沒有問題了,這時蘇雅說了起來:“到目前為止,已經到的人員裡,有八百名本科以上學歷的,一千五百多大專生,差不多七百是中專或者高中學歷的,他們都是靠實踐積累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不過這些人該怎麼安排,我們根本沒想到會有這麼多高學歷人員,需要考慮下該怎麼安排。”….好傢伙,李昭已經聽愣了,這些人都是從哪拉出來的啊,居然這麼多,一下子就直接來了兩千多大專以上學歷的,廠裡要了這麼久,也不過是要了一千多技術人員,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大專生,而這次,上級不聲不響的,直接就召集了兩千多農業方面的大專也上學歷的人,這也太打擊人了吧。

不過想想也挺合理,以後的農業研究除了常規的研究之外,就是生態農業了,一下子叫這麼多人來學習,好像也並不過分,只是這些人該怎麼安排卻是個問題。

這時所有人都望向了李昭,想聽聽他的意見,見此情況,李昭直接說道:“這也好辦,直接根據這些人的特長來分類,然後相關專業出題考一下,確定下人員的水平,如果真的有水平的話,你們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嗎?現在他們還不熟悉我們的情況,一旦熟悉了,有厲害人物,當然是讓他們直接帶隊了,反正我們人員不足嚴重,你們本身就有不少研究都耽誤了,而且老出差也挺累的吧?”

聽了李昭的話,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說道:“好,就按李總工說的來,所裡的研究員去年就抱怨不少次了,如果不是去年廠裡給的獎金足夠多,他們估計現在都還在抱怨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很多地方的衛生狀況真的非常堪憂。”

確實,現在廠裡的幾個農場都在搞建設,其中一項就是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沼氣池就是其中一項解決衛生的重要舉措,只是這一項輕易不能實施,必須要將技術人員培訓起來之後才行,不然炸幾次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想到這裡李昭說道:“衛生問題目前不好解決,就如沼氣池,能夠解決很多衛生問題但是沼氣池也有自身的問題,那就是安全上不能很好的保障,我們不培訓出相應的技術人員時,我是不建議上這個專案的,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大家也是點頭,見討論的差不多了,蘇父問道:“研究所打算什麼時候進行測試?現在人員已經到了差不多了,我們也不能讓這些人老是閒著啊。”

這時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說道:“我們本來出的是綜合的試卷,不過現在的情況下,我們打重新出題,明天開始先帶這些人到農場參觀幾天吧,讓他們知道我們現在的大致情況,再根據他們的專業分班,介紹下各個農場的情況,您看怎麼樣,我估計我們能在二十號的時候開始考試,然後根據成績開始培訓。”

.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