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樣的情況下,基層村鎮領導的權利會被無限放大,為了給這些權利套上繩索,在李昭要求下的監察機構也成立了。當然李昭是不怎麼清楚的,他都是聽蘇父說的,畢竟據蘇父說,軍方也提供了一條監察線,這幾個監察機構互不統屬,各幹各的,而且可以相互調查舉報,只要查實就會嚴懲。
具體情況李昭是不清楚的,但蘇父讓他放心,說所有方面都有人管,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李昭對於蘇父的話深信不疑。這些機構會經常監察各個農場的運營情況,查詢違法違紀的行為,盡最大的可能為生態農業的推廣進行保駕護航。
時間悠悠,到了三月十五號,這時蘇雅的妊娠反應到達了新的高度,基本上吃什麼都會吐,蘇雅會有這麼強的反應是李昭沒有想到的。李昭也被這種情況搞得焦頭爛額,為了讓蘇雅能夠吃點可口的東西,最近他下班都不去接孩子了,都是直接交給了蘇雅大嫂,而他則是每天到菜市場去找菜。
這樣的情況下,李昭就讓蘇雅休息了,雖然在家裡已經焦頭爛額了,但李昭的工作也一刻不能停,就比如今天安頓好蘇雅,李昭就來到了軋鋼廠這邊來。時間到了三月之後,氣溫沒有那麼低了,給頂底復吹轉爐準備的廠房也進入了收尾階段,由於不是什麼大工程,所以年前建了一部分,現在收下尾。
而今天則是轉爐開始安裝的日子,這個轉爐算是一件跨時代的裝置,對於這臺裝置的實際情況,安副廠長是非常緊張的,今天安裝,也是直接把李昭也叫來了。當然不只是李昭,還有這個專案的小組成員,以及蘇父他們,畢竟這也算是一件大事了,畢竟這是第一個國產的轉爐,還是頂底復吹的。
當然雖然這項技術原本會是十年後才會被提出的,但這種技術並沒有跨代,底部吹的氣體主要以惰性氣體為主,如果出現底部的碳反應不足的情況,則可以在底部吹少量的氧氣,其實起到的最大作用也是輔助,能夠讓生產的鋼材,材質更加均勻,不會產生質的改變,所以雖然先進,但並不算太過先進。
當李昭來到廠房的時候,所有零部件都已經運輸到位,就在等待組裝,李昭看著這個情況,於是對著安副廠長說道:「這不會是在等我吧?我最近家裡的事情比較多,等我可是要耽誤不少事情,這個責任我可背不起啊。」
安副廠長笑道:「這個設計裡,你可是出了大力氣的,第一臺裝置的安裝如果不等你,不是太不尊重你了?而且你這來的也不晚,大夥也是剛到。」
李昭也明白是怎麼回事,隨著他拿出來的專案越來越多,他的地位也是會水漲船高的,別看他才工作了不到兩年,但他已經算是重要人物了。就如今天,如果他再來晚一些,所有人仍然會等著他過來,才會開始安裝。就算是有上級領導,只要知道他會來,如果不會耽誤什麼事情,估計都會等他一下。….
果然隨著李昭的到來,裝置安裝正式開始,這個時候的安裝已經完全和以往不同了,前面還是主要靠人工,現在廠裡安裝主要已經靠行吊了。隨著行吊的移動,一個個零件被吊到相應的位置,然後固定、安裝,由於最麻煩的爐體是已經完成了的,所以安裝工作會比較迅速,以李昭的估計,大概要半個月的樣子。
轉爐的主體是比較簡單的,但還是需要不少輔助設施的,其中一項就是環保設定,畢竟鋼材裡面可能含硫,通入氧氣之後,一部分硫也會被氧化析出,所以同樣會有一部分煙氣,需要經過一些處理,所以還是需要煙道的。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輔助的設施裝置,也是需要安裝的,比如潤滑系統。對於這種大型裝置來說,潤滑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設施,潤滑油不僅起到潤滑作用,同時還起到降溫的作用,與這個潤滑系統相配套的還是冷卻水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為了給潤滑油進行
降溫,所以需要安裝的系統是非常多的。
看了一陣之後,安裝也在穩步推進,李昭就和安副廠長一起跟著蘇父走了,很快來到安副廠長的辦公室,接下來需要討論下廠裡鋼鐵冶煉方面的問題。
眾人坐下之後,蘇父首先說道:「根據預估,差不多七八月份,高爐就會準備投產,現在轉爐是嚴重不足的,現在已經到了三月十五號了,還有大概五個月的時間,我看了你們的計劃,準備直接安裝十臺轉爐,這五個月夠嗎?」
聽了蘇父的話,安副廠長說道:「到八月份我們並不需要一次投產十臺轉爐,有個六臺就應該差不多夠用了,之所以打算建設十臺,是因為我打算將舊裝置都淘汰了,包括那臺五十噸級的,相對於我們現在的裝置,那臺裝置太落後了,根據李總工的設想,最遲明年我們就準備建設五千方高爐了,那些沒必要留著。」
蘇父聽了之後,也是瞭然,這樣的情況下,只需要再建造五臺裝置就可以,以目前的能力來說,問題並不大,畢竟還有五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時蘇父說道:「這樣的情況下,時間倒是差不多,只是五千方高爐一旦開建,我們的礦石供應估計會有很大的問題,現在三千方高爐的礦石供應都已經比較勉強了,畢竟廠裡落後產能也有差不多二百萬噸,兩座三千方高爐投產後,那麼廠裡的產能將會飆升到五百萬噸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車輛運輸的。」
聽了蘇父的話,李昭也明白蘇父的意思,想要再建兩座五千方的高爐,那麼不只是需要更多的礦石,更是需要更多的礦石運輸能力才行,不然根本無法滿足廠裡產能提升的需要,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需要在礦山上下功夫之外,還有運輸。
想到這裡李昭問道:「我們這兩座高爐投產了,對於原料的外需應該能夠降低不少吧?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運力應該可以節約一些才是,畢竟這邊兩座高爐,每年最少也能產三四百萬噸鋼材,這樣的話,應該可以保證運輸吧。」….
要知道現在往九九八廠運輸原料鋼材的火車,會直接帶走生產的鋼材,這樣的情況下,其實軋鋼廠運輸原料的火車,運力是浪費了的,而將來顯然可以讓那些火車來運輸成品,至於髒不髒的問題,有時候沒有那麼重要了。
然而蘇父這時說道:「你還不知道吧,廠裡可能需要進一步擴產了,我們現在基本上是每年四百萬噸的產能,但隨著我們的投產,特種鋼鐵的需求量也是在不斷上升的,上級已經有意讓我們在新高爐投產後繼續擴大產能了。這也幸好我們安裝了一些三十噸級別的電渣爐,不然上級直接要求擴產,我們還沒辦法呢。」
李昭一聽,也是苦笑,於是問道:「那上級有意讓我們擴產多少?太多的話也是不現實的,畢竟輔助跟不上,我們的生產也是無法進行下去的。」
蘇父聽了後說道:「第一批會增加一百萬噸每年,也就是說將現有產能提升到五百萬噸每年,我感覺問題不算太大,也就答應了,基本上這個計劃會在九、十月份開始實施,所以我們的任務是非常重的,你算算還需要多少電渣爐吧。」
李昭聽了之後,都有點不能理解了,現在的國家怎麼會需要這麼多特種鋼鐵了,畢竟這些鋼鐵的效能都是比較高的,而伴隨著效能的提高,價格也是會大幅度提高的,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般的專案使用,那就很不划算了。
不過不能理解也要先做,畢竟上級要求了,肯定有消耗的地方,見李昭答應之後,蘇父這時說道:「五千方的高爐,估計最終還是要建的,只是具體時間需要看實際情況,我會和上級溝通這個事情的,如果不能解決礦石以及運輸的問題,我們建了也是白建,不過你們倒是可以把設計先完成了,一旦需要,馬上開建。」
安副廠長這時說道
:「蘇廠長,沒有問題,等三千方的投產之後,我們根據生產的情況,就開始進行設計,畢竟我們從來都沒有建設過這麼大的高爐,對於生產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都是不瞭解的,只有等投產後才能知道有沒有問題。」
蘇父這時點頭同意,想了想道:「那這個設計任務就交給你吧,安副廠長,想來有三千方的打底,完成這個設計,對你來說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了。」
居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