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二章 用力過猛的地方部門

時間很快到了五月底,讓李昭意外的一件事情發生了,無他,就是外派出去的農業技術人員以及農業研究所的人員,開始了陸續返回。這次返回不是少數,而是大多數,當李昭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無比詫異,無他,這前後加上在路上的時間,還沒有一個月呢,而去年用了多長時間?大概小半年他們才回來。

當李昭被蘇父帶著一起去參加總結會的時候,都還有點不敢置信,問道:“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下都回來了,出什麼事情了嗎?以去年的經驗來看,怎麼著也要三個月吧?怎麼就一下子都回來參加總結會了,專案都落實嗎?”

蘇父這時說道:“沒有什麼事情,只是當地的建設專案已經完成了,相應的專案也已經開始啟動了,對於農業技術人員需求沒有那麼多了,現在每個農場都留下了一部分人負責後續專案的技術支援,其他的人就都回來待命了。”

李昭一聽,滿臉的震驚,畢竟這是真的不到一個月啊,雖然事先的方案准備的非常精細,但想要在不到一個月內完成建設,這速度還是有點太出乎李昭的預料了,要知道每個農場的建設專案都是非常多的,這麼快,要發動多少人啊。

李昭這時問道:“地方上是怎麼操作的,這效率未免太高了吧?”

蘇父見李昭這麼震驚,也是接著說道:“我也非常震驚,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我們去年的推廣,都是農場內部人員建設的,整個農場也不過兩三千人,隨便建點什麼,人手就不足了,這一次則是完全不同,基本上是相鄰的幾個鎮一起支援一個鎮搞建設,人手直接就是五倍十倍的上,怎麼可能不快?”

李昭想想也是這個理,畢竟今年的推廣面積並不大,全部算下來,也不過是五十個鎮罷了,這樣的規模在有地方部門全力支援的情況下,不快都沒有道理了。而且由於投資的問題,建設的其實都是非常低階的建築,比如養牛,不過是有牛棚罷了,你想要現代化的設施,那是不可能有的,就算是路,也只是碎石路罷了。

李昭這時問道:“那現在回來幹嘛?既然完成了,直接去調查下一批的推廣農場就是了,怎麼還都回來了,這不是浪費時間嗎?下一批規模可是很大的,就以現在的人手,每個農場也不過六十來人的規模,只是調查估計也要個把月吧。”

蘇父笑著說道:“下一批的調查也已經完成了,所以才會這麼快回來的。對了,回來的人大概有八成,現在還有五六百人在當地做技術指導,基本上一個專案留下了一個人,每個農場有十一二個人還留在那裡,做長期指導。”

李昭難以置信的問道:“怎麼這麼快,這有點不合理了,下一批的推廣差不多一億畝,就算現在準備搞大農場,那也差不多是一千家農場,這太快了。另外就是留下的人是不是太少了?一個農場也才十個,出點問題都沒人可以商量。”….是的,這個速度太快了,現在差不多是五十個大型農場,接下來等於說每個農場要帶動二十個鎮,基本上相當於一個縣了,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僅完成了現有的推廣工作,還直接將下一期的推廣鄉鎮都摸查完成了,太不可思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蘇父這時說道:“這就要多謝當地的部門了,是我們太小看了當地部門的力量了,就說一個水文資料,和當地合作了之後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就有這些的資料了,根本不需要我們每個地方都去摸查,有些地方的湖泊什麼的,幾百上千年的資料都有,所以有地方部門支援之後,我們很多資料都不需要收集了。”

李昭聽了之後,感覺非常的憋屈,好嗎,本來只是想著地方部門別給推廣使絆子就成,這倒好,居然可以這麼輕鬆的就能收集原本需要花大把時間才能得到的資料,而且看現在的情況,地方的資料估計遠超自己的想象啊。

李昭問道:“除了水文資料還有什麼資料?這個速度還是太快了,很不合理。”

蘇父這時笑道:“其實我們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收集當地的水文地理資料、土壤資料以及物產資料對吧?這些對於當地部門來說,除了土壤以及部分水體的化驗資料沒有之外,如物產資料,基本上都是非常詳實的,畢竟過去幾百上千年的時間,這個地方的主要特產,他們都是有記錄的,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快了。”

李昭聽到這裡也是明白了,確實,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是有自己的地方誌的,對於過去幾百甚至幾千年的時間,都有記載,其中對於物產的記載,估計是最詳實的,畢竟這關係到了民生,知道物產情況才能很好的治理,所以有這些資料一點都不奇怪,而且最重要的地理、水文資料,更是地方部門必備的東西了。

也就是說,這一次調查,只需要到相應農場將相應地方的水樣、土樣、大氣等進行取樣化驗就好,可以說有了地方部門的全力支援,直接就將原本九成以上的工作給省略了,哪像去年,就是農場多少人都需要去問問。而今年,只要你需要的資料,基本上人家地方部門手裡都有,只要你要,就基本沒有拿不出來的。

李昭這時說道:“看來我們一開始的方向就搞錯了,從一開始就應該將地方部門給拉進來,如果以後推廣都像現在這樣,那麼我們以後的推廣會輕鬆很多。”

李昭這時也是有種捶胸頓足的衝動,實在是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地方能夠給的支援有多大,人力只是一個方面,當地的資料是真的能起到大作用的。比如物產,能上當地地方誌的物產,絕對是適合當地種植的,基本上初期的推廣專案,直接從地方誌的物產中去找就可以了,這將大大降低以後推廣的工作量。….蘇父這時也說道:“我們哪裡能想到地方上會有那麼多詳實的資料啊,本來是推廣團隊看著建設喜人,他們事情不多,準備分兵進行接下來的考察的,但地方部門聽到之後,僅僅三五天的時間,就將大多數的資料都整理出來了。不過現在知道了也不晚,明年的推廣就能順利很多了,而以後的推廣也可以遵循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其實這也不怪李昭以及研究所以及九九八廠的其他人不知道,對於地方誌這種東西,其實包括李昭在內,都是沒有接觸過的,在過去,也只有官老爺才會關係,畢竟這上面會記錄他的官聲,而對於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蘇父他們,又哪裡會知道這個,要不是當地部門的提醒,估計接下來的調查還在焦頭爛額中呢。

知道了原委,李昭又問道:“那每個農場留的人是不是太少了?現在每個農場基本上只是留下了十來個人的樣子,如果有問題,估計很難忙得過來啊。”

蘇父這時說道:“哪裡需要這麼多的人啊,我們的專案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當地懂相應專案的人可不少,只是他們沒有想過將這麼多專案給聯合起來罷了,更沒有想到可以透過蚯蚓來完成這個過程,所以只是指點了一番,當地的技術人員也就明白了,接下來的事情不就簡單了嗎?最多就是比咱們粗放一些。”

想想還真是這樣,就說種地吧,你想讓他們種的特別好是非常困難的,但一般水平都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當地的技術人員,可能在前沿科技上不如研究所,但只要是分解成普通專案了,那就完全沒有什麼問題了。就如用蚯蚓餵豬之類的,只需要按照要求做就可以了,根本沒有什麼難度,而養豬技術,當地就能解決。

當然了,農業研究所也不是吃素的,這麼長時間的研究也是有很多自己的成果的,推廣的時候,當然也是將研究所裡的相關技術進行了傳授的。有了技術資料以及相應的指導,地方上的技術人員,就能完成後續的工作,甚至農場裡的資深老農,就能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只需要和他們將技術解釋清楚就好。

李昭這時也回道:“倒是這麼個理,看來地方部門的力量不容小覷啊,這一次他們稍微一發力,就解決了我們這麼多的麻煩事,以後可得多依靠他們了。”

很快李昭和蘇父到了會場,這次會議準備的也是非常隆重的,不僅是上級各個部門,更是有地方部門派過來的相應人員,當然最多的還是技術人員,這次總結大會,就是要找出這次推廣的經驗,為下一輪大規模的推廣做準備。qQXδЙεω

.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無盡的昏迷過後,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