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計劃的是給農場投入幾千萬用來修幾十公里公路的,基本上這個長度就能滿足農場的需求了,只是如果真的搞未來農業那一套,那花的錢就太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麼投入值不值得,李昭是有預見的,那就是最多三五年的時間,廠裡就應該沒有可能有這麼充裕的資金了,到時候該怎麼維持下去。
要知道現在的農產品是非常廉價的,而工業品的價格卻是虛高的,就如一噸鋼材,大概四百三十元,如果按購買力換算到六十年後,那麼基本上是一噸一萬七千多,要知道這個是碳鋼,還不是什麼特別的合金鋼,就算是生鐵,價格也超過一百一噸,相當於六十年後的四千多一噸,這就是工業品的價格行情。
而農業品呢,那價值就低的太多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棒子麵的價格才多少,九分錢一斤罷了,這個可是磨成粉的,如果不磨成粉,只有八分五,這個還是供銷社的零售價,五十公斤一袋的玉米,八點五元,當然需要糧票。
按照同等比例計算後發現,工業品的價格大概是後世的六倍,而糧食是兩倍左右,所以無形之中,進行工業品採購,其實是多掏了最少三倍的價格的。這樣的投資,利潤真的可能不高,特別是如果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建設,最終產出的農場品,極有可能直接將周邊其他地方的農業結構摧毀,讓他們日子更難過。
這時蘇父看向李昭問道:「如果李家村周圍整個鎮子都並進來,按照你的那個未來農業模式建設,估計要多少投資?我們可能最少會並進來兩個鎮子,這樣的情況下,能花多少錢?幾個億應該足夠了吧,我記得前面說的修路是幾千萬。」
李昭想想,也覺得應該是兩個鎮子並進來,畢竟現在的牧場那邊,是原來的軍區駐地,那邊以前就沒有人住,周圍幾十平方公里都是軍區的,現在那邊開發成奶牛養殖牧場,應該不會併入其他的村莊,而原來軍墾農場以及李家村,都不算大,極有可能會並進新的村莊,到時候形成兩個大型的農場。
不過蘇父顯然是低估了農業的投入了,李昭這時想了想大致的情況,說道:「如果真的按照完全的未來農業模式建設的話,二十萬畝土地,採用生態農業迴圈的模式,配上所有的輔助設施,那麼可能需要三十個億,當然這個建設的是最頂級的,大半土地都會建成玻璃暖房,可以採用魚菜共生的模式養魚種菜。」
當然到時候肯定是需要農業研究所最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但花錢那是真的花錢,只是這樣值不值的就不好說了,要知道李昭當時可是為了坑大毛才提出來的,就是因為感覺這樣的投入是真的大,如果大毛真的搞了,那麼他們軍事上的投入就會少很多,畢竟資金肯定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的印錢。
不過顯然李昭的話也讓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李昭見此情況也是說道:「我當時提出這個,主要還是為了坑人的,東西是好東西,魚菜共生的模式研究所也研究了,我那花園裡的情況你們也看到了,那麼一點地方產的蔬菜,我們自己都吃不完,如果真的大規模的投入,確實是能夠得到好處的,就是太耗錢了。」
這時蘇父說道:「我記得我們現在建的大棚,採用的鋼管加玻璃的,一畝地也不過是一千多,你這報價最少都一萬多了,怎麼差這麼多?」
李昭也只得解釋道:「現在廠裡使用的暖棚,比較低矮,能利用的空間比較小,如果真的搞未來農業的話,那麼空間的利用率就太低了,想要將利用率增大起來,必然是要將玻璃暖房建的高大起來,那麼需要的就是鋼材骨架了,就像廠房一樣,只不過牆體和屋頂之類的都換成玻璃,再加上各種輔助設施了。」
李昭說完,所有人也都明白了,畢竟李昭這裡已經給出了樣板,他花園種的菜就是種了三層,顯然建成大型的連棟
玻璃暖房之後,不可能只種三層菜的,到時候怎麼利用空間,想來農業研究所肯定最有發言權了,畢竟他們也在進行研究。
不過顯然李昭說的這個投資,廠裡很難答應,畢竟這筆投資太大了,要知道農業部搞得上億畝的投資,都沒有這個多資金,如果廠裡敢真的投入幾十億搞未來農業,估計上級肯定不會答應,這麼花錢實在太狠了,相當於三個師的裝備。
李父這時也算是麻爪了,只得說道:「這個事情還是從長計議吧,這投資太大了,我們要是建成了,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投資啊,就算是種的菜、養的魚,喂得牲口再多,也不可能吧?我記得你小子當時好像不是這麼說的啊。」
李昭這時只得說道:「賺錢肯定是可以賺的,如果真的搞成了,多了是不敢說,但每畝地的產值,估計可以到幾千塊吧,畢竟這種大規模的玻璃暖房模式,搞魚菜共生的話,最少每畝地可以產一萬多斤魚,外加兩三萬斤的蔬菜,去掉成本之後,一畝地的產值幾千應該是有的,如果有十萬畝,每年幾億差不多。不過我們這麼種了之後,京城的蔬菜我們估計能夠全部供應了,這樣恐怕不行。」
李昭這個只是估算,具體會有多少還不得而知,不過要是真的搞起來了,估計會將京城周邊所有種菜的地方給坑慘,十萬畝的話,每年的蔬菜不說多,最少可以產一二百萬噸,京城七百萬人口,每人每天估計能分二斤,別人都不用種了。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大規模的搞估計不行,我們最多在農業上投入幾個億,多了上級也肯定不會同意,畢竟我們的錢存在銀行裡,說白了還是國家的,我們只是賬面上有這麼多錢罷了,一旦我們一次動用幾十億,估計銀行也很難一次調集那麼多資金給我們,倒是可以搞一個萬畝的示範點出來看看。」
李昭聽了之後,也是點頭,萬畝的話,估計所有設施全部弄好,都按最高標準來,估摸著也就兩個億左右,加上其他建設,如分給村民的新房子也建了,也都按照高標準來,估摸著也超不過五個億,這個投資上級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
其實農業投資是非常高的,就以牧場為例,一頭奶牛就要三百元左右,畢竟進口的時候,大概是按照一百盧布左右的價格引進的,三萬頭奶牛,就要十個億了,而養殖場同樣如此,一頭豬從豬仔到出欄,差不多就是一百多塊,所以真的非常費錢,現在的情況也是類似,畢竟想模擬生長條件那是真的要花錢。
這時眾人也都表示同意,他們也被剛剛李昭說的投資給嚇到了,實在是投不起,不過他們也算是知道了李昭為什麼說是為了坑人了,因為這確實是在坑人,如果大毛真的大規模的建設,那麼對於資金的消耗,那就是真的巨大了。
這時張師長倒是來了興致,笑著道:「我們明年建成了,然後開始正式開始投產之後,要不要再邀請大毛的大使過來參觀參觀,展示下我們的農業成就?」
李昭這時也是好笑,這個張師長還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啊,要知道這個投資可是太大了,就以大毛來說,如果想要扭轉他們的農業狀況,建這種大棚的話,那就必須是百萬畝以上的規模才能真的起效果,那麼投資最少都是幾百億盧布甚至幾千億盧布才能實現,畢竟他們那裡的自然條件要差很多。
不過在座的哪個會在乎呢?這時蘇父說道:「當然要邀請了,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不和他們分享呢,畢竟當年是我們提供給他們的思路,如果我們沒有在這方面取得成績,豈不是有點坑騙朋友的嫌疑了,我們建成了,就說明我們是真心實意的幫助朋友的,想來,他們能夠理解我們神聖的友誼,對吧?」
這時眾人都開始笑了起來,坑人都能說的這麼清新脫俗,當然這也不全是坑人,是真的有效果,就是以大毛的經濟規模,想要進行
這麼大規模的農業投資,真的有點難為他們了。當然如果他們在農業上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那麼顯然軍事上以及工業上就會少很多投資,這樣的情況下,說不得咱們的工業品還能好賣些。
李昭這時說道:「那等年後我們具體的土地劃分下來之後,我們就開始搞相關的計劃,爭取在年底前完成大部分的建設,這個建設量估計也是非常大的。爭取冬天的時候,我們能夠種出第一季的反季節蔬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