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一章 擴建

關於擴產,廠裡是已經做好準備了的,只是由於電力的問題,一直沒有開始,現在已經不缺電力了,當然就沒有問題了,只不過現在人力上稍微有點問題,畢竟這樣的車間都是需要從部隊要人,暫時張師長那可沒人可派了。

這時蘇父回道:「擴產不是問題,不過合金車間和普通車間不同,需要的人員都是從部隊裡直接退役的,所以需要調一部分人進來,現在直接每年擴產將近三百萬噸,我們是沒有足夠人手補充的,就是不知道新調來的部隊什麼時候到?」

確實是這麼回事,現在車間產能也不過是五百多萬噸,這次準備擴產的目標是差不多三百萬噸,已經比原本一半還多了,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補充不少人進來,然後有老員工帶新員工,然後逐步擴大產能,不然絕對要出問題,畢竟這一批新人可沒有培訓的時間,需要放到崗位上一邊幹活一邊學習了。

聽到蘇父的話,軍工系統的領導說道:「人的話應該用不了多久,我這邊都已經收到訊息了,估計近期就會有訊息傳到你們廠裡,至於到位,最多十天半個月,要知道調部隊過來,那些調出的位置就要換防,他們肯定是要等換防之後才能過來,特備是如高原,總要帶新的部隊熟悉了防區的狀況才能過來。」

李昭聽了之後也是瞭然,怪不得這麼久都沒動靜,原來是在忙著換防,這倒是說的通,如高原地區,算是最麻煩的,別看現在是夏天,但出去一次巡邏,可能就是好幾天,說不得山都要翻上幾座,環境是特別惡劣,如果所在的防區還有特殊情況,那需要適應的時間就更長了,不然可不放心將防務移交出去。

只是李昭有點想不通,為什麼會將蘇雅大哥所在的那個團調進來,這不免有點捨近求遠的意思,而且顯然那個團現在也有主官,調過來也不可能讓蘇雅大哥去帶,而且張師長估計也沒有那麼大面子,為了把他兒子調回來,就調一個團。

雖然不理解,但對於廠裡來說總歸是個好事,部隊的人手多了起來,對於廠裡的保護力度也能大一些,要知道和最初的材料廠相比,九九八廠已經算是擴大了幾十倍,特別是遠的廠區已經離廠裡有幾十公里了,總需要做好保護才好。

和領導聊完這些,他們也就直接離開了,今天並沒有在廠裡吃飯,他們也需要回去準備一應事物,首先就是發電廠繼續擴建的事情,只多裝一臺發電機顯然是不夠用的,畢竟又增加了三百萬噸的產能,不再增加一臺裝置,如果有檢修什麼的,都沒法進行,廠裡需要儘快開始新的發電機組建設,然後儘快投產。

不過這事倒是好辦,廠裡已經有了設計以及建造經驗,同時廠裡的地質環境早已勘探完成,資金到位,直接開建就好。其次就是關於其他地方建設發電廠的事情,可以說現在各地都在申請建設發電廠,國內這會能夠製造的發電機,除了九九八廠之外,只能造一萬千瓦的,能夠起到的作用實在太小了。

現在有了九九八廠提供的裝置,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儘快將發電廠的設計下發,然後組織好建設工作。接下來當然是協調好發電機組的生產了,現在已經有了方法,李昭這邊也給出了外界可以生產的零部件,他們當然需要找好工廠,然後儘快開工了。最後就是協調好部隊調動,然後讓九九八廠儘快擴產了。

現在的時間可是很緊迫的,從下個月開始,就需要逐步加大合金的供應力度,到了年底,估計就要按照最大量來供應了,一點也耽誤不得,只能儘快落實各項事物,不能九九八廠都準備好了,這其他有上級協調的工作還完不成吧?

就這樣送走上級之後,李昭就和蘇父一塊,召集發電廠的廠長以及副廠長、總工等一應主要管理人員,進入會議室坐定,蘇父就說道:「今天發電機組運轉看起來相當平穩,上級很滿意

,同時也做出了新的指示,那就是廠裡再繼續建設一套發電機組,這樣就能滿足供電的同時,保證計劃維修時不至於停電了。」

聽了蘇父的話,這些人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的,表示沒問題,見到這個情況,李昭也說道:「另外一件事就是關於廠裡的煤炭卸車以及轉運的問題,你們可以到軋鋼廠那邊看看他們的情況,然後拿出一套符合你們自己的設計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效率,至於裝卸工,想來你們有地方安排。」

隨著發電廠的擴大,需要的工人也會增多,其中增加最多的顯然是裝卸工,沒辦法,實在是每年需要的煤炭太多了,而且不只是煤炭,爐渣也是要清出去的,這些都要有人來做,而這些現在都是人工,而現在廠裡已經不可能再大規模的招人了,必須要在輔助工具上想辦法,然後降低工人的需求量,不然還得招人。

聽了李昭說的話,這時總工說道:「李總工您說的是軋鋼廠那邊的自動卸車裝置以及輸送帶吧,那個我們已經看過了,我們其實也是打算建的,申請檔案都已經交到廠裡了,只是前面為了建設發電機組,給耽誤了。」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既然已經有了方案,那就儘快實施吧,至於淘汰下來的工人,你們有安排的去處了嗎?我記得你們僅僅是裝卸工就有將近兩千人。」

這時電廠的廠長說道:「這個好安排,現在用電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維修工一直不足,他們培訓之後,可以放到維修工隊伍裡,而其中一些年齡比較小且有文化的,倒是可以往操作以及裝置維修方面發展,安排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蘇父聽了之後,點頭表示知道了,就讓廠裡的人做好各項報告,然後儘快完成施工準備,然後開始新的發電機組的建設工作,這會都已經八月了,離天冷下雪可是不遠了,畢竟京城初雪時間還是比較早的,通常都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初。

對於廠裡來說,需要儘快完成新的發電機組的建設工作,不然肯定會影響廠裡的執行的,畢竟發電機組也是需要維修的,而且一旦維修需要的時間可能就會比較長,不提前準備好,趕上維修的話,又不知道會出多少問題。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對於工廠來說每次大修之後的開機都將是一場考驗,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管道,正常執行的時候還不顯,但時間久了之後,由於腐蝕等原因,在大修之後開機時,破上個洞是再小不過的事情了,但就是這樣的事情,就極有可能耽誤上幾個乃至幾十個小時都有可能。

安排完發電廠的事情,李昭就和蘇父趕回廠裡,接下來的事情,基本上就不怎麼需要李昭過問了,至於發電機組的進一步研究,主要也是發電機小組的事情了,李昭只需要定時參加他們的會議,然後提提意見,解答些問題就好,而生產也將由專案小組和生產車間對接,遇到問題自然由他們解決了。

忙完這些,廠裡的合金車間擴產也開始了,雖然現在人員還沒有到位,但稍微擴產一些還是沒有問題的,在和上級溝通之後,首先擴產到了年產六百五十萬噸,後續的擴產會在人員到位後,再和上級溝通看怎麼擴產,這不是著急就能完成的事情,要知道這一百萬噸每年可不少,基本上一臺就要接近三千噸。

也就是廠裡一直以來都知道現在合金供應量不足,所以給合金車間配的人比較多,不然也肯定沒法將產量擴充起來,只是人員雖然配的多,但配的工人也並不是無限的,現在這個規模就算是極限了,而且一次擴充太多,其他配合的單位也反應不過來,比如運輸,這每天就需要增加三列火車了,進出都算就是六列。

如果直接增加三百萬噸,那麼就是九列,進出都算就是差不多二十列了,這個時代哪有那麼大的運力隨便安排出來?如果有的話,

早幹別的事情去了。

不僅如此,廠裡的新的發電機機組生產也悄然展開,當上級協調好合作工廠之後,生產計劃也直接鋪開,每月九九八廠需要組裝八臺發電機組,然後上級會直接安排好發電機組的發貨問題,而專門為了九九八廠研製的貨運車廂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這種十二對二十四輪的車廂,是真的太有用了。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