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展

農業方面的事情,最後會發展成什麼樣,李昭也不知道,反正餌已經撒下了,其他國家想要援助的解決方案他也已經給了,這件事會走到什麼方向,李昭不知道,也不是他可以左右的。李昭雖然妖孽,拿出了很多的東西,但畢竟都是見不得光的,他的影響力真的很有限,他能做的也只是完成手裡的工作罷了。

這時李昭也只能嘆氣道:「這次邀請這麼多人,看來是邀請錯了,只是如果不邀請他們,只邀請大毛大使的話,又顯得太刻意了,還真的是兩難啊。」

蘇父這時說道:「這個事情不能說錯,最多是讓他們知道的早了點,我們這麼大張旗鼓的宣傳,他們早晚是能發現的,說不定哪天就會找過來,見了之後,他們同樣會申請援助的,只是我們將他們請過來,將這件事給提前引發了罷了。」

對於目前的情況,李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只得對蘇父道:「這個事情,最好和上級說一下,表明一下我們的想法,投資的事情交給有實力的國家,咱們儘量只提供技術,最多是允許他們來學習技術,不然被人給裹挾了,就不好了。」

李昭想法很簡單,廠裡給的建議就是咱們不出錢,畢竟是個窮國,咱們出技術就好,甚至咱們都可以不出技術,出個點子就成,至於會走到哪一步,誰知道呢?又和蘇父聊了一陣,李昭也就回去繼續忙他的事情了,發動機的研究,已經算是有點小成果了,最近就要開始一輪修改、製造以及新一輪的試驗了。

隨著這一段時間的高強度試驗,第一批的九臺發動機開始陸續進入報廢階段,其中最先報廢的就是開了加力的那一臺,由於開了加力,所以這一臺主要就用來研究開加力對發動機的影響,這樣的試驗已經進行了很多次,而每一次都會對發動機造成比較明顯的傷害,這也導致這臺發動機報廢的最快。

造成損害的原因很多,一個是高溫,加力開啟之後,達到了一百六十千牛的推力,這時燃燒室和渦輪的溫度都很高,雖然有潤滑油來進行冷卻,但傷害還是不可避免的。其實對於很多運轉裝置來說,潤滑油除了潤滑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降溫,當然不同裝置潤滑油用來降溫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般的地面大型運轉裝置,會有單獨的油路冷卻系統,這個系統會將裝置裡的潤滑油迴圈起來,經過一個冷卻器,用迴圈水給油降溫,當然這種方法不適合放在飛機上,對於飛機來說,每一點重量都是需要精打細算的,顯然不可能給發動機安裝一個帶迴圈水的潤滑油冷卻系統,這裡的潤滑油主要靠風冷。

而當發動機內部過熱的時候,還會有一部分潤滑油被排放到燃燒室中,從而將過熱的潤滑油燒掉,增大潤滑油流量,從而儘可能將潤滑油的溫度降低,實現發動機軸、軸承等這一塊的降溫。至於外涵道,那就簡單了,畢竟發動機的進氣本身就有一部分會透過外涵道來給內涵道的外壁降溫,以此保護內涵道外壁。

所以發動機真正承受高溫的是渦輪和軸這些部位,其中又以渦輪為最,畢竟帶動渦輪轉動的就是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氣體,而且越靠前溫度越高。

現在試驗的發動機,所需要承受的最高溫度,達到了一千八百度,這對於發動機的損傷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對於這種情況,李昭也沒有什麼好方法,他是知道有耐高溫塗層存在的,但是這方面恰恰是他不擅長的,設計這款發動機,是他第一次接觸這麼高溫度,以往根本接觸不到這種高溫的工作環境。

這種高溫環境,應用到的場合並不多,往往都是和高精尖的科技有關的,根本不是一般機械廠能夠接觸到的,李昭能有這一類的配方,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與現在這款發動機的使用環境相比,李昭以往接觸的環境都只能算是低溫環境了,畢竟他以往接觸最高的溫度,也不過一千四

五百度罷了,根本用不到這些。

面對這種情況,李昭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除了限制最大加力推力之外,也只能將耐高溫塗層相關的研究交給研究所,讓他們找到合適的塗層材料。對於現在的李昭來說,也只有限制最高推力這一個方法了,畢竟降低最大推力就能降溫。

除了高溫之外,第二個損傷原因,其實也和推力有關,那就是隨著推力增大,風扇以及渦輪的轉速也在加快,當轉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零件損傷的速度也是會增快的,特別是當溫度起來之後,這種損傷速度也在明顯加快。

這些研究結果大多來自這一臺即將報廢的發動機,透過對於這臺發動機的研究,也得到了不少資料,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關於發動機使用壽命方面的結果。

首先是開最大加力,最大推力到一百六十千牛之上,渦輪前端溫度達到一千八百度以上之後,雖然使用了耐高溫的合金,但最終發動機的壽命也大大降低。根據測試結果計算,最終得到的大概推論顯示,如果開最大加力,那麼基本上一次開五分鐘,最多十來次就要報廢,如果是稍小一點,在一百五十千牛的情況下,一次開十分鐘,估計也能來十幾次,這樣的效果,李昭也算是比較滿意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簡單,在一百六十千牛的時候,溫度太高了,而在一百五十千牛的時候,溫度其實也不低,也有一千七百度了,而這個時候,之所以損壞的速度也很快,主要是部分零件達不到要求導致的,是可以改進的。

而如果不開加力,比如只有半推力的情況下,那麼對於發動機的損害是非常小的,這個時候發動機的轉速很小,估計用個幾千幾萬小時問題都不大,而如果是全推力,達到一百三十千牛的情況下,那麼估計發動機首次大修時間會在五百多小時,到六百小時之間,加上維護保養,用兩千小時應該沒問題。

對於這個壽命,李昭就有點太滿意了,畢竟這就等於最多一年,飛機就要大修一次發動機,而使用四年左右,就需要更換兩臺發動機,這樣的消耗太大了。

要知道這款發動機可是很貴的,如果算上試驗以及裝置投資的費用,一臺最少也是幾百萬了,就算是不算裝置的錢,也最少值一百萬一臺,這樣三四年就換兩個,使用成本太高了。而且,這個使用壽命,還是李昭使用了六十年後的金屬配方的情況下,同時沒有什麼向量噴管,結構簡單了很多的情況下。

要知道這些金屬材料都是可以和這個時代形成代差的,就如耐高溫材料,相差六十年,耐溫能力是直接相差四百度以上的。同時無論是在結構強度、韌性、耐磨損等效能上,都是對於這個時代可以形成碾壓的。還不僅如此,李昭還有一款發動機作為參考,但在使用壽命上還是有點不盡人意。

畢竟當推力降到一百三十千牛的時候,溫度已經降低了很多,只有一千四百來度,這個溫度哪怕是這個時代的金屬,都能勉強達到了,李昭對此相當不滿。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見過的那款圖紙,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那款發動機推力稍微有點小,最大推力只有一百三十千牛不到,李昭感覺有點太小了,畢竟他在網上見到的發動機,都已經開始往一百九十千牛的最大推力跑了。同時推重比也比較小,只有不到八,李昭對於這個推力是非常不滿意的。

這樣的情況下,李昭當然希望能夠搞出一款推力更高的發動機出來了,就以那款發動機最高推力,一百三十千牛作為不開加力的最大推力來設計,而開加力之後的最大推力定在了一百六十千牛,畢竟李昭是非常羨慕力大磚飛的。

然而現在,顯然讓李昭有點撓頭,一則是最大推力情況下,溫度會達到一千八百度,沒有耐高溫塗層的情況下,金屬材料是真的有點扛

不住,現在想要解決這個情況一個是繼續研究金屬,一個就是耐高溫塗層,一個就是降低最大推力,將一千八百度的溫度,降到一千七百度,或者稍微多一點的程度。

而目前最容易達到的顯然就是限制最高溫度了,這一定只需要限制最大供油量就可以實現,相對來說,其他兩樣都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研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