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人手相對於現在研究所的專案來說,真的是少的不能再少了,更何況這些人還有很多主職是醫生,現在廠裡的三家醫院基本上每天都是爆滿,對於醫生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根本不可能投入過多的人力到研究中來。
廠裡的醫院,講真的,開始的時候也就那麼回事,人員並不算多,但隨著廠裡治療人員的增多,名聲也就出去了,畢竟廠裡是真的捨得花錢,讓醫院的各種設施都比其他醫院要好的多,就如原本的軋鋼廠附屬醫院,現在已經多建了幾座樓了,醫療裝置除了外購的,還有廠里根據醫藥研究所提出的要求,研製的。
在裝置上比別人先進,就能更加準確的判斷一些疾病,再加上廠裡對於醫藥的研究,實力上自然有著不少的進步,特別是從全國各地送過來的醫療資料,更是讓醫院的醫生們的見識有了很大的提升,有著這麼多的因素,醫院怎麼可能不名氣大漲?只是這樣的名氣大漲,讓研究所的人手更加緊張了。
聽了李昭的建議,負責人也知道,廠裡能夠提供的幫助也就這麼多了,畢竟分人現在真的是上級決定的,廠裡從來沒有停止過申請要人,但上級能安排過來的,一直都是比較有限的,這不是誰來就能夠解決的。
幾人又聊了一陣,李昭和蘇雅就準備走了,只是在走之前,負責人遞過來一本書,李昭一看,樂了,這不就是研究所編撰的那本冊子嗎?就見冊子上寫著《醫療衛生手冊》六個大字,看來上級將那個拗口的名字給改了,拿到手裡,大致翻了翻,怎麼說呢,印刷的有點粗糙,不過倒是符合這個時代的技術情況。
李昭問道:「什麼時候出版的,我居然不知道這件事,有什麼修改嗎?」
負責人說道:「這個月剛出版的,這是送來的樣書,我們還在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錯漏呢,不過暫時倒是沒有發現什麼修改的地方,畢竟我們找的治療方法,都是比較有效的,而且還考慮了南北的差異,所以基本沒有什麼修改。」
李昭聽了之後,也開始注意翻看起來,確實和他交上去的好像沒有多少區別,頁數也是不少,有五百多頁,一千多面,是相當厚的一本書了,介紹的東西也很全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水平不錯的醫生,都有用,初學者可以學習,水平不錯的醫生,可以知道一個病,別人是怎麼治療的,算是相當有用的書了。
李昭看了看就沒有什麼興趣看了,他畢竟不是學醫的,也就將書遞給了蘇雅,讓她也看看,說道:「那這一本我帶走留個紀念了,沒有關係吧?」
對於李昭想帶走這本書,他自然沒有意見,說道:「這就是給您做紀念的,現在醫院的每個醫生都買了一本,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書了,而且我聽說衛生系統還專門給各個地方配發了一批,花了不少錢,咱們編寫的這個算是真的成功了。」
李昭聽了自然非常高興,畢竟是他提議弄出來的,出了成果,與有榮焉啊,不過李昭接著說道:「這就好,這書你們平時看病的時候,也可以繼續進行修訂,過個兩三年,看看情況,如果整理出比較多的更好的方法,或者醫學理論什麼的又有了新的突破,你們還可以出第二版甚至第三版,這書估計要用二三十年的。」
對於李昭的建議,對方自然是滿口答應,李昭見沒什麼事了,也就和蘇雅離開了。不過剛離開研究所,一直沒怎麼說話的蘇雅說道:「這本書居然這麼快就出版了,而且上面還有這麼多領導的序言以及評語,看來這本書是編對了。」
這本書當然編對了,李昭不是搞醫學的,對於醫書什麼的並不瞭解,但還是聽說過《赤腳醫生手冊》的,只是他根本不知道那本書裡都講了什麼,不過現在研究所編撰的這一本,絕對不會比那本書差了,畢竟這一本書有一個研究所的人通力合作,同時又透過上
級,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李昭不覺的會比那本書差。
只是以後那本書估計是出現不了了,畢竟李昭不是學醫的,根本不知道原本那本書是誰編撰的,只是知道市面上沒有這本書,也就讓研究所編撰了一本新的。
想到這裡李昭說道:「當然編對了,就以咱們現在的發展來看,最少二三十年內,這本書都是非常有用的,咱們專業醫療人員的培養,需要大量的時間,三十年內,我們也最多隻能做到一個大的聚居點有一名醫生的程度。」
當然這主要是城鄉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導致的,廣大農村地區的醫生,收入是遠低於城市的,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土生土長的醫生,又有幾個人願意到農村呢?這種情況不要說現在了,在六十年後也是普遍現象,這本書也算能起到點作用吧。
晚上下班,李昭帶著書去找蘇父,見了面,李昭將書遞給蘇父,說道:「爸,這本書你見到了嗎?上級有沒有什麼獎勵發下來,我怎麼沒聽到獎勵的訊息。」
看到李昭遞過來的書,蘇父笑道:「當然見過了,上級的獎勵倒是還沒有下來,不過稿費下來了,很大的一筆,你覺得該怎麼分配這筆錢比較好?」
李昭不由得問道:「有多少錢?居然能讓您說很大的一筆,這可不容易。」
蘇父笑道:「書的定價你看了吧?二十六塊錢一本,十個點的稿費,第一版印刷了五十萬冊,稿費整整一百三十萬呢,你說是不是一筆很大的錢。」
李昭一聽也被震到了,好傢伙,怎麼會這麼多,還真是一筆很大的錢啊,不過這定價有點貴了,這個時代由於印刷技術並不算太好,書本的價格其實並不算多便宜,但這本書本身就是為了鄉村使用的,這麼貴的定價,好像有點不妥了。
李昭這時說道:「我還真沒注意,不過這定價是不是太高了?咱們本來就是為了鄉村醫生編制的啊,他們哪能買得起這麼貴的書啊,這不是和我們的目的相違背了嗎?難道不應該將定價定低一點,然後衛生系統補貼一部分。」
蘇父看著李昭,笑著道:「你都能想到,上級怎麼可能想不到?第一版的五十萬冊已經被衛生系統包圓了,用於下發到鄉鎮的醫療人員手裡,至於其他人感興趣,就要量力而行了,所以對於真正需要的人,上級已經直接發了。」
李昭聽了之後,知道是他淺薄了,畢竟也才一千多萬,上級現在拿出來,壓力還是不大的,畢竟這幾年,各個部門的資金都是比較充裕的,這也算是將錢用到了刀刃上,花了一千多萬,就給幾十萬醫療衛生從業人員進行醫療知識普及。
對於定價的事情,李昭也就不管了,他接著說道:「至於稿費,要不留一部分作為他們研究所的經費,剩下的就按照當時的人員,發下去吧。」
蘇父這時說道:「我現在就是在考慮,讓他們研究所留下多少作為經費使用,又該給他們發多少獎金比較合適,全發了確實太多了,一個人差不多六千塊。」
李昭想了想說道:「發六千多是有點多了,不過發太少也不好,畢竟是他們忙了大幾個月的成果,不過太多了其他研究所估計也會有意見,我建議按照以往的慣例來,您看怎麼樣?就發五百到一千左右吧,其他的先留著,年底再發一批。」
李昭之所以這麼發,也是有原因的,廠裡其實成績是很多的,但並不是什麼都是適合發表的,而且上級發下來的獎勵,也不可能直接發個一百多萬啊,以往的重大突破,獎勵都是廠裡添一部分,然後發個五百到一千的意思一下,這次如果將所有的都發現去了,那其他研究所一定會有意見,還不如分開發,一次少點。
蘇父這時問道:「就不劃出來一部分當做研究經費嗎?這筆錢可不少,而且後面還會有第二版甚至第三版,這
些都會有一些稿費入賬,估計總額也不會少。」
李昭一聽,也是瞭然,雖然不知道《赤腳醫生手冊》一共刊印了多少,但李昭大致還是聽說過的,有一百多萬冊,而這本書由於綜合的資料更廣,對於很多醫生都是有很強的參考價值的,估計會賣的更多,也許能到兩百萬也說不定,那麼最終的稿費,說不定能到二百多萬,如果都發了,還真的不合適。
李昭想想道:「其實我是不知道該留出來多少用於研究,要不,先把這個專案當時投入的資金扣出來,剩下的就研究所與他們對半分,不過不能一次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