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番安慰,三人又開始有說有笑起來,這一次主要就是看看,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幾人一路走馬觀花,碰到收割油菜的地方就看看,偶爾也會找人聊聊天,主要就是了解下情況,看看最近這一段時間裡有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地方太大了,廠裡的管理是非常困難的,就說村子,每個鎮最少都有十幾個,而每個村子多的可能有七八上十個生產隊,其實這個生產隊就是以前的小村子,也就是一個鎮,可能就有大幾十到上百個小村莊,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能有一兩千個小村莊,管理的麻煩程度可想而知,李昭也是希望這樣能發現點問題。
就這樣走走停停,倒還真的讓李昭碰到事情了,當然也不是什麼大事,就在一個收割油菜的地裡,村民在挖油菜根時,有人用三齒釘耙刨土時,刨到了自己的腳,傷的倒是不嚴重,甚至都不怎麼影響走路,只是醫療條件比較差,只是一個村民拿自己配的傷藥給敷了一層,然後讓回家休息,估計過兩天就能來幹活。
看到這種情況,李昭也是有點無奈,想要將醫療人員普及起來,還有點困難,不過這時蘇雅問道:「要不要帶他去醫院處理一下,看著不嚴重,但畢竟破了一個口子,萬一有破傷風什麼的,就麻煩了,他們處理的太隨意了。」
這時娜斯佳也說道:「是啊,你們這處理的也太隨意了,也沒有消毒,更沒有對傷口進行清洗,塗抹的藥膏,看著也沒有進行消毒,這樣真的可以嗎?」
何雨柱倒是說道:「這有什麼,咱們一直以來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這麼點小傷,誰會去醫院啊,你們是不知道,以前我在四合院的時候,那個許大茂,經常被我收拾,不少次都是頭破血流的,比這嚴重多了,也沒上什麼藥,不也好好的。」
李昭聽到這裡,搖了搖頭道:「破傷風應該不至於,他那是開放傷口,破傷風一般都是在扎的比較深的傷口裡,才容易感染,他的傷口不深,剛剛流了點血,問題應該不大,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醫療體系給建立起來,我們雖然出了一本適合大眾的醫書,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到哪裡找那麼多醫生。」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廠裡最少也需要找來一兩千個醫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廠裡一共才多少醫生,幾百個罷了,這還是分佈在三個醫院,當然護士之類的倒是不少,但是她們也看不了病啊,所以總體上廠裡是很缺醫生的。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說道:「要不我們搞醫術培訓班吧?每個村子挑選三到五人,由醫院裡的醫生授課,就按醫術中專的來,同時把咱們編寫的那本冊子當做教材之一,進行培訓,對於最終考試合格的,安排到村子裡當醫生,每個村子咱們就搞個小診所,一般的小問題,就可以在村裡解決了。」
這時何雨柱拍馬屁道:「這話在理,咱們廠的培訓搞得那麼好,肯定可以很快將人培訓出來的,到時候這樣的問題也就解決了,還得是你們讀書人會辦事。」
李昭聽著何雨柱的話,好氣又好笑,這傢伙居然又不正經起來了,看來今天出來這一趟,何雨柱也是放鬆了,想想也是,這一段時間,他兒子出生,那真的是都在家窩著,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照顧的婁曉娥無微不至的,那場景和平時真的是判若兩人,今天這麼一逛,算是迴歸本性了。
這時李昭說道:「也只能這樣了,就是需要的時間恐怕不短,學習之後,還需要安排到醫院跟著老師實習一段時間才可以,就算是最好學的,也得按年算。」
這時李昭都有點嘆氣,缺醫生這事是最麻煩的,辦學都比這簡單的多,現在廠裡修的居住點,都是修建了小學的,廠裡隨便派一點有文化的人過去,就能將一個小學撐起來,畢竟這個時代的學校沒法和未來相比,但醫生就完全不同了,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一點都不能馬虎的,派去了,就要對村民的生命負責。
看了一陣,李昭等人再次上路,碰到景色比較好的地方,幾人還會停下來欣賞一下,而且李昭帶著幾人到了京城西北的時候,何雨柱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說道:「這裡知道是哪嗎?你們不知道吧,這裡可是有好東西的。」
李昭聽到這話,有點疑惑的問道:「這裡有什麼好東西,能讓你這麼說。」
何雨柱都這樣了,李昭當然要捧一下了,果然有李昭這個捧哏,何雨柱說道:「你見多識廣,知道正方形的石頭吧?這邊的山裡能挖到正方形的石頭。」
何雨柱這麼一說,李昭就知道了是怎麼回事,他可是學機械和鋼鐵冶煉的,對於鐵礦石那是知之甚詳,於是說道:「你說的是黃鐵礦吧?京城這裡倒是有黃鐵礦,不過含量太低,沒有什麼開採的價值,所以就沒有開採了。」
這時蘇雅也是問道:「黃鐵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李昭看著幾人都一副好奇的樣子看著他,也就解釋道:「顧名思義,黃鐵礦,當然是黃色的了,只是這種礦石容易形成晶體,而且是正方體晶體,所以比較好玩,你們要是想看看的話,我們可以去看看,能不能撿到一些。」
講真的,李昭還真沒有想過到這邊來撿這個,所以根本沒帶工具,只能從車上拿些扳手下來,一會看到石頭敲敲看,能不能找到,說著,拿出車上的扳手,一個人給了一把,還好,車上配了一套扳手,不然就只能碰運氣了,李昭這時說道:「沒帶錘子之類的工具,就只能拿扳手敲敲看了。」
說著李昭就帶頭往山坡上走去,然後看看石頭的情況,挑了一塊石頭,敲了起來,邊敲還邊說道:「就這樣,將石頭敲開,看看有沒有正方形的石頭就可以,看到了的話,就小心點,將周圍的石頭敲乾淨就可以了。」
有李昭帶頭,眾人就敲了起來,不多時,幾女就開始大呼小叫起來,不過這個時候不像六十年後,有那麼多人對到這裡找礦石感興趣,所以找礦石還是比較容易的,眾人只是隨便敲了幾個不算大的石頭,就找到了幾個,看著真的是正方形的石頭,幾人都是感覺非常的驚奇,不過這倒是非常正常。
蘇雅和娜斯佳都是文科,根本沒有怎麼了解化學,而何雨柱根本就是個半文盲,沒上過多少學,婁曉娥倒是強一些,但也沒有上過大學,也就李昭知道的詳細一些。約莫過了半個多小時,眾人都撿了有十幾塊,有大有小,還有一些是多晶簇生長的,不過總體上來說,真的沒有多少,他們找了半個多小時,才這麼多。
要知道這個時代可沒有多少人到這裡挖這個,不像未來,遊客眾多,都想挖點帶回去當做紀念品,但就這樣,半個多小時,眾人也沒找到多少。
李昭說道:「不找了吧,也快中午了,我們找地方吃飯吧,吃了飯就回去。」
李昭的建議,眾人自然沒有意見,很快就坐上車一起出發去吃飯了,要知道婁曉娥可是還要喂孩子的,已經出來半天了,不回去可不成,就這估計婁母都得發飆,畢竟將一個多月大的孩子丟在家裡,自己出來玩,這事做的可不怎麼好看。
果然等幾人到家的時候,何家正傳來撕心離肺的哭聲,婁曉娥這時什麼都顧不上了,話都沒說,就直接跑回了屋,去看孩子去了,李昭估計這是餓的。
晚上李昭找到李父以及蘇父,將上午和蘇雅說道搞醫術培訓的事情說了一下,果然兩人都很贊同,這是蘇父說道:「這樣也好,開始咱們的農場還比較少,組織醫院定時義診一下,問題不大,現在有三百多萬人,義診顯然就不現實了。」
李父說道:「不過這個規模怎麼控制?你下去的少一些,如果按照自然村來算的話,一個村如果三五個,那麼估計最少
有三五千人要培訓,是不是太多了。」
講真的,三五千確實不多,只是考慮到培訓,那就有點太多了,廠里根本沒有那麼多人代課,更沒有那麼多地方提供他們實習,想了想,李昭說道:「先一個自然村招一人吧,或者一個居民點招三到五個,這樣大概會有一千來人吧,最後估計一個居民點有五個人左右吧,以後一年招一批,你們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