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解說之後,終於忽悠走了安總工,李昭也就回自己辦公室,現在李昭的事情非常多,他可不準備再開新專案了,自己解說了這麼多,相信他們也能明白現在的處境,這個時代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兩個,一個是發展農業,一個就是保住工業,讓工業慢慢恢復正常,不然說什麼都是虛的。
發展農業李昭已經在做了,而且後續的化肥廠等專案聽說也已經開始選址了,這些都不需要李昭過問。現在最讓李昭牽掛的其實就是材料廠什麼時候澆築柱子,現在最低氣溫已經只有六七度,再耽誤下去,一旦出現零度,又沒有做好防凍措施,那澆築出來的柱子強度就完全沒有保障了。
看看自己需要關注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好,李昭也是先往鉗工車間去看看,這兩天是改造機器組裝的時候,自己忙著開會,那邊現在已經在拆機器了。果然到地方,機器已經完全拆開,正等著李昭來之後開始安裝。
李昭也是為了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準備自己先親自測量,畢竟原本測繪的圖紙也已經有幾年了,現在裡面的磨損情況李昭需要把握好。一番測量之後,開始安裝,這時大毛的專家也是都在,為了這事,李昭還找了楊廠長,而且楊廠長也請示了上級,得到的答案是讓他們看,畢竟是一款落後的機床。
這也是上級領導有了底氣,現在就等著李昭設計的機床生產出來呢,到時候進入量產階段之後,就準備大面積替換這些老舊的機床了,自然不介意他們看。李昭明白,這是上級領導完全看不上這些機床了,這樣李昭也就大膽起來了。
見到眾人,打過招呼,李昭也就開始測量起來,以前的測繪圖已經在李昭腦子裡了,現在測量主要就是確定又磨損了多少。很快測量完畢,開始組裝,因為磨損的原因,不少地方都需要加裝墊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加墊片,零件的位置就會有偏差,最終影響裝置效能,當然也可以修補,但那很花時間。
由於這次一大爺他們生產零件的時候特別用心,零件的總體公差都非常小,李昭也準備安裝出高水平的機床,所以測試的環節很多。每安裝一部分,都會盤車測試,就這樣,這臺裝置的安裝在一眾人的努力下完成了。
這時大毛的專家也很興奮,因為他們也能感覺到李昭安裝、調校的精度非常高,這個裝置的最終精度能達到什麼程度,對於他們來說也非常重要。一旦能夠有重大提升,那回國後,他們憑藉這個改進,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好處。
安裝結束,李昭直接讓車間的幾位八級工測試,這臺裝置在他們手裡才能測試出最高的精度,李昭都感覺不太行,原因很簡單,這臺裝置他手生。
測試進行的非常順利,最後測試得到的結果也讓李昭很滿意,這臺老裝置,以往的精度大概在八絲的樣子,再小的話,誤差就會很大,這主要就是零件的精度不夠導致的。現在已經能夠保證一絲的時候都非常精準,再小就沒有辦法了。
原因很簡單,李招設計的最小刻度就是一絲,他本來不認為這臺裝置能夠達到這個精度,所以設計的時候,最小的精度設計的就是一絲。這次能達到這個精度,完全是幾位八級工用手工打磨出來的。現在這臺裝置,有經驗的老師傅估計能靠自己的手感加工出一絲以下的精度,但普通人不行。
這時眾人已經高興瘋了,很簡單的原因,在他們的手裡,這臺裝置現在已經成了整個車間精度最高的裝置了。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加工速度和工件最大加工尺寸了,如果速度還快一些,然後最小加工精度還能高一些,那麼這臺裝置就算是高效能裝置了,全國都找不出來幾臺的那種。
李昭看著這臺裝置陷入了沉思,眾人歡呼一段時間之後,都看到李昭沉思的樣子,都是看向李昭。包括大毛的專家,他們也是疑惑,這已經是重大成功了。
這時一大爺走到李昭面前問道:“李總工,這臺裝置還有什麼問題嗎?咱們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這臺裝置的精度,現在已經是咱們車間最高的了。如果咱們車間所有的裝置都有這個精度,咱們就沒有什麼不能製造的了。”
李昭聽了一大爺的話,也回過神來,說道:“我在想,有沒有必要把最小加工精度再設計的小一些,比如兩微米,我剛剛大概估算了一下,我覺得最小刻度如果是兩微米,應該能夠勉強達到,最次也應該能夠達到四微米。”
要知道,李昭現在設計的裝置,量產的標準也不過如此,只是加工速度比這個要強得多。只有經過精密調校的裝置,才能超過現在這臺裝置的加工精度,達到一微米,甚至更小的加工精度,普通的也就差不多這樣。
眾人一聽也是驚訝,要知道微米這個級別,已經是目前最好的機床才能夠達到的精度了,大多數國家,可能都沒有多少裝置能夠達到這個精密程度。
這時大毛的專家反而先開口道:“李總工,那就試試吧,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那種程度,那麼貴廠的加工能力將上升一個大臺階,直接躍升至最頂級的加工廠。再加上你們車間的八級鉗工,那麼已經沒有什麼加工能難到貴廠了。”
這時幾位大毛的專家,也都沒有開始時的驕傲了,李昭和幾位八級鉗工的操作,直接敲碎了他們驕傲的外殼。這次機床升級,是他們沒有能力完成的,就是拿著圖紙,他們也只能知道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做會有這些好處,李昭的機械最佳化能力,已經有點超出他們的理解範疇了。八壹中文網
想了想,李昭開始重新設計進給裝置,想要達到更高的精度,需要將進給裝置做的更精密才行,看看時間,已經下午四點,李昭也沒有畫太詳細的圖紙。
直接一邊畫,一邊給幾位八級師傅講解,他們會根據李昭的要求和簡圖直接將零件加工出來。而大毛的領頭專家,也自告奮勇的接過了其中一個零件的加工任務,畢竟現在軋鋼廠八級工是真的少,就這三位。
很快,幾位師傅開始加工起來,現在有了剛改造的裝置,加工速度快了很多,僅僅二十多分鐘,所有零件的初加工就已經完成,接下來就進入了手工打磨階段,李昭自己也製作了一個零件,他的動手能力可不比這些人弱。
李昭不知道的是,鉗工車間改造的裝置,最高精度達到一絲的訊息,沒用十分鐘就已經傳到了楊廠長和一眾領導的耳朵裡。這些領導一聽這訊息,也都往鉗工車間而來,都想親眼看看這臺裝置的情況,很快一眾領導就到了。
看到眾人都在看李昭幾人手工打磨零件,楊廠長非常納悶,問起了郭主任:“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已經改造出了加工精度達到一絲的裝置嗎,怎麼還在加工?難道傳出去的訊息是假的?郭主任,你這樣做,廠裡可是要處分你的。”
這時郭主任也是趕忙解釋:“廠長,一絲是達到了,但李總工覺得還有潛力可以挖,所以又改了一些,現在正在加工,一會就準備安裝測試。”
楊廠長與一眾領導聽了也都著急的問道:“能達到多少?”
看著一眾亢奮的領導,郭主任嚥了口唾沫道:“可能可以達到兩微米。”
這時眾人也不再多說,都是盯著加工零件的幾人,生怕錯過一個細節,直到過了五點,眾人才停下手中的動作。這時大毛的專家說道:“我這個精度還差些,我已經不敢再操作了,再打磨,可能就過了。”說著將零件交給李昭。
李昭量了一下,發現精度只是還差一點點,這個專家,動手能力也已經摸到八級工的邊緣了。李昭這時反手將這個活交給了一大爺,這個時候有表現的機會,當然是交給熟人了,也能讓廠裡的領導認識到八級工的能力級別。
這時果然引起了楊廠長的注意,不由得問李昭:“咱們八級工這麼厲害嗎?”
李昭微笑著回到:“當然,咱們機加工一兩千人就三位,你說厲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