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怪不得虎頭鯊,聽完回話,便立刻消失,驚濤駭浪中。確原來,它存入海底,吸水鼓勁,蓄力運氣。以沖天水柱,將阿竇訴求,傳遞孟章神君。仙鶴駕到,分明是,奉神君之命。阿竇隨即應允:“回仙鶴,本人阿竇,正是有熊使者。在此恭候多時,多謝仙鶴,開恩助力。”
仙鶴聞言,將自己一雙,大長腿下蹲。身體,附在海平面。展開雙翅,對阿竇說:“有熊使者,不必多言。快快登我脊背,孟章神君,等候多時。”
阿竇定晴一看,頃刻間左右為難。他不敢騎馬,就此踏上仙鶴翅膀。一怕,自己和白雪悍馬,踩斷仙鶴翅膀;二怕,白雪悍馬,加上自己重量,千金有餘。仙鶴羽毛,受力及斷,勉為其難。一旦仙鶴,力不從心。自己和白雪悍馬,摔下是小。巳時,耽擱遮天使命,才是罪不容赦。
“這......”阿竇猶豫不絕、左右為難,煞是糾結。
面對阿竇好意,仙鶴不但不領情,反倒視阿竇,有瞧不起它之心態。從鼻子發出一聲“嗤笑”,對阿竇好意,置若罔聞。瞟一眼阿竇,不屑一顧反問:“切......怎麼啦?瞧不起我雙翅力道,擔心,將你從空摔下?不用怕,我若空圖其名,孟章神君,豈能令我前來。想多了,有熊使差!”
仙鶴,方知阿竇,心事重重。只因,信不過自己實力。阿竇,聞聽仙鶴一席話,不敢妄加評論。聽得仙鶴,底氣十足。也不假思索。唯恐,好事多磨,節外生枝。回一聲仙鶴:“那,我等有勞仙鶴,阿竇......這就得罪了!”
戰戰兢兢,邊說,邊雙手牽住馬韁,用力拽一下。
“籲......”
白雪悍馬,彷彿明白,阿竇心事。四蹄,小心翼翼,踏上仙鶴脊樑。
“啪啪......”幾下,仙鶴,穩穩馱著阿竇,直衝藍天。
所到之處,阿竇一雙眼,目不暇接。
蓬萊山,怪石峻嶺。隘口石縫,佈滿蛇蠍吳淞,燕雀鴻鵠。
東海,以巨鯨虎鯊,海豹神龜,蝦兵蟹將集結;蓬萊山,側以鳥蛇雀窩,奇花異草自居。儘管,山石矗立,陡削絕壁,連為一體。蒼翠松柏,奇花異木,依舊見縫插針。傲然屹立,山石縫隙。不畏風吹雨淋,日曬夜露。藤蔓,纏繞蓬萊山,由下至上,一圈又一圈。與奇形怪狀山石為伍,年復一年,生長成精。
目光所觸,蛇身纏樹,鳥窩搭枝。鳥捕魚生蛋,孵化小鳥;蛇側以小鳥,和鳥蛋為食,隱藏於,樹木花叢。燕窩、雪蓮,木耳、蘑菇......。重重疊疊,從阿竇眼前,一瞥而過。仙鶴奮力,阿竇摒棄呼吸。眼前,奇珍異寶,活靈活現,觸手可得。只是阿竇,無心採摘。心裡,始終裝著,遮天臨走前叮囑:務必巳時,定將四方神君,帶到有熊部落。聖命難為,一刻千金。
九牛二虎之力,飛到山頂。仙鶴,已經大口喘氣。顯然,它已體力透支。
登峰造極,阿竇,遙看蓬萊山頂。仰上,可以一手摘天;付下,有一喇叭口形狀天坑,直入谷底。阿竇豁然開朗,蓬萊山外形遠看,即是參天擎柱,無底無頂。四周,青色壘牆,似呼從地底,冒出一顆,參天大樹。無休止生長......
仙鶴,馱著阿竇,上升至頂。入天坑,徐徐下行。借住,下降之慣性。阿竇連人帶馬,飄飄然。不用說,是來自天坑底部氣流,迴旋上升。形成一股,託升浮力。仙鶴,不像剛才從海平面,奮力揮翅。而是,慢慢旋轉下落,雙翅平展,卻自然下落。
也不擔心,阿竇和白雪悍馬,從它脊背摔下。是因為,他們身上重力,相當於,來自山底浮力一半。即使沒有仙鶴背馱,轟然落下,也不至於,摔成肉泥。仙鶴站穩,收起雙翅。一本正經對阿竇提醒:“有熊使者,下來吧。正門,從天而入,為龍太子囚牛守護;偏門,鑿石成門,鑽山入內,為二太子睚眥守護;側門,從底而入,至下而上,為三太子嘲風把手。你選擇囚牛天門而入,算是找對人。大太子,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子。性情溫順,不愛廝殺,不逞兇鬥惡。終其一生,愛好音律。龍頭蛇身,囚牛能辨萬物之聲。”
仙鶴氣喘吁吁,乃不忘指點一二。
阿竇躍身下馬,手牽韁繩,急忙道謝:“有勞仙鶴,仙人指路,阿竇謝拜!”隨即,於仙鶴各行其道。
阿竇,走在白雪悍馬前面,滿眼金碧輝煌。蓬萊山,裡外一色。對他吸引,遠超有熊部落。眼花繚亂處,懸崖峭壁,顯得晶瑩剔透。四周石壁,斑駁陸離,琳琅滿目。曠古奇寶,前所未有。奇光異彩,刺眼耀目。青石怪癖透明,氣勢坻崿鱗眴,棧顔巉險。也許,這裡即是傳說中,蓬萊山洞底,水晶宮殿是也。
果不其然,入洞底,方知上觀日月星辰;下看地府地藏地聽。天、地、人,三才合一,盡收眼底。
“站住,可是有熊部落,差使駕到?”囚牛見阿竇,三心二意閒逛,心裡不悅。手持琵琶,龍頭琴聲,面目猙獰。但講話語氣溫和,令阿竇心悅神怡,未覺悚惶。只是,見到囚牛身形,阿竇詫異。心裡想:我的天啦,龍太子怎麼長得人不人,鬼不鬼模樣。令人作嘔不說,大白天見他,似人,確有爪走步,儘管講人話。似物,龍頭琴聲,確又彬彬有禮,富有細膩情感。
甭管囚牛是人、是神、是鬼,自己不過是使者,如實應答,便是萬事亨通。阿竇止步,上前行禮:“呵呵,正是本人,大神可是囚牛大太子?聽你講話,語氣和藹,性情溫馨。猜也猜到,定是大太子,囚牛無疑。”
看這馬屁拍的,把囚牛誇得,色授魂與,骨騰肉飛。
“嗯,會說話,懂禮數。我囚牛久居蓬萊山,就是喜歡,於你這樣的凡人,打交道。看在你,心誠人實份上,我親自帶你,去見孟章神君!”說完,他對著八爪、魷魚、海馬、金槍一揮手:“過來,給有熊使者,牽馬喂草。記住,有熊部落,路遙知馬。餵飽喝足,方能日行千里。爾等,切勿因坐騎,不勝腳力,而耽擱,使者歸途。”
四神聞言即到:“哎哎哎,小神明白,我等,這就去打點。煩請囚牛大神,不必擔憂。”打躬作捐,諾諾連聲。
汗血寶馬,即刻被牽走。只是,從未見過海里尤物,奇醜無比,馨竹難書。“嘶嘶......”白雪悍馬,一陣緊似一陣,受驚狂嘶,驚動宮殿,所有大神。
“哪裡來凡間野馬,怎會,來我蓬萊山狂野?”守候偏門龍王,二太子睚眥,豺身龍首。皆因龍王敖廣,娶豺為妻所生。畢生性格,嗜殺喜鬥,剛烈擅勇。給人印象,睚眥嘴含寶劍,對任何人,怒目而視。刻鏤刀環,劍柄吞口,虎虎生威。古人云:一粥一飯,行善之德必償。睚眥,殺人越貨之怨必報。
報仇雪恨,免不了血腥屠殺。因此,睚眥遂成人世間,一切邪惡之克殺、剋星化身。
無獨有偶,守候側門,三太子嘲風,同時聽得凡間馬嘶。可了不得,操戈即來。傳說,嘲風喜功自大,冒險好望。它不但象徵吉祥,外形似獸,獨角龍頭。美觀威嚴,威懾妖魔。因此,凡間經常有人,將其至於廳堂角落。以示象徵,清除災禍,辟邪安宅。降妖捉魔,劫煞鬼怪,非嘲風莫屬。
“且慢!二位內弟,白雪悍馬,乃有熊部落使者坐騎。乍見海物,驚恐萬狀。撒蹄嘶吼,實乃發洩壯膽。非人為故意,休得無禮劫煞。”囚牛上前,擋在睚眥和嘲風面前,令其迴轉。欲說睚眥、嘲風,誰都不服。但在老大,囚牛面前。龍生九子,其餘八子,沒有一個,敢出囚牛範圍。睚眥和嘲風,自然悻悻離去。
汗血寶馬,嚇得四腿,站立不穩。嘲風、睚眥面目猙獰,齜牙咧嘴。人間白雪悍馬,哪裡見識過。如此相貌,醜陋怪獸。嚇得,連嘶嘶聲,也作罷干休。畏畏縮縮,跟著八爪魷魚等身後,服服帖帖,吃草喝水。
汗血寶馬,豈能不知神獸威嚴。欲說行程萬里,汗血寶馬,不在睚眥、嘲風之下。神凡隔界,任憑奔騰駿馬,也有偶失前蹄之時。神獸之力,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神凡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獨步一時,無可比擬。汗血寶馬,露出一副屈從樣子,不張揚,不躁狂。因為剛才嘶吼,尚若不是囚牛阻擋,它早已成為,睚眥和嘲風刀下鬼,囊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