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 孟婆

清子對武學之道徹底放棄,而且在明瞭是天生身體缺陷後,對希佑的內疚感隨著日子的流逝而減弱。清子為了在寺裡能有一席之地,轉而專攻經文。不久,經課老師父就讓清子自由出入藏經閣。

藏經閣裡都是佛經史典,並無拳譜心法,各派高深武學均是代代口授,所以在普通僧眾看來,這雖代表一輩子能留在南少林寺旱澇保收,卻為人所不屑。

清子的作息也隨之調整,午休改在藏經閣。藏經閣所處的位置極佳,離幾處大殿還有方丈精舍都很近,有時清子就睡在藏經閣,明晨方便去做早課送膳食。

某一日,一個肥肥的中年商賈來找經課老師父,送上三張銀票:“謝謝老師父關照弟子,一點心意,還請笑納。”

清子看老師父接過了銀票,心裡的敬意蕩然無存,卻聽老師父說道:“我購進你的經書,是因為你的書好些都是孤本、手抄本,和你是俗家弟子沒有半點關係。”他仔細看著銀票,似在鑑定真假。

商賈面上堆笑,眼神有些得意與嘲諷。

突然老師父指著銀票上一枚印章,問道:“這是什麼字?”

商賈一怔,以為老師父還在懷疑,便道:“官府印章,兌換真金白銀。”

老師父還是問:“這是什麼字。”

商賈無法,道:“好象是‘華’字。”

“你一個賣書的,竟不識字!這是‘羋’字,也是人的姓。”老師父竟是氣極,手指顫動,指著那個“羋”字,銀票也在手中抖動。

“師父的教訓有如醍醐灌頂,令弟子茅塞頓開,受教了。”商賈連用兩個近意的成語來顯示自己並非一無所知。

“我問你,知不知道醍醐灌頂出自何處?”老師父抓住話頭問道。

“這……這……”商賈連說好幾個“這”字,卻再也吐不出什麼。

老師父見商賈問題答不出來也不臉紅,他怒由心生,咄咄逼人的口沫飛濺,道:“虧你還是佛門出身,醍醐灌頂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以前教你經課全當耳邊風了!”

“這……這……”那商賈又一次口吃難語。

老師父將銀票塞還給商賈。商賈還想說什麼,老師父走到一座小山似的新經書前,點亮一盞油燈持著,右手輕輕撫摩經書,翻閱,好象一個婦女正照顧初生的嬰兒,口中尤自不饒:“你搭上一些孤本手抄本,強賣大量劣質經書,可憐,可憐!”

商賈終於面上一紅,對清子道:“老師父才德兼備,你跟著他學經文,將來前途無量。”這話不知是出自真心還是諷刺。

清子方才還為老師父收下銀票而鄙視,現在銀票被帶走了,反覺得有些可惜:“收下來用做修補經書的費用不是更好。”

老師父保持持燈姿勢到半夜,直到尿實在憋不住,與清子一起在茅房槽前解手,老師父動作遲緩,清子解決完畢,老師父竟然還在扶牆解帶。老吾老,吾及人之老,清子真想上去幫他一把,極力的按捺下這股衝動,見老師父滯在手中良久就是凝而不決堤,驟然一瀉,全噴到手上,滴在褲子上,又駐立了很久,才步履蹣跚的走回去,又撲到經海之中。

清子冷汗直冒:“自己老來千萬別變成那個樣子……”

清子在藏經閣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被老師父逼著看經書整理經書。經文甚是枯燥,清子常挑佛教典故看,某一日,看到一篇小品:觀音菩薩化作“賢女馬郎婦”,在金沙灘上與一切過往的男子云雨,“凡與交者,永絕其淫。”

清子看了大是憤慨:“什麼‘以淫止淫,淫是成佛的必經之路。’真是假借大義,道貌岸然!”

清子突然覺得這篇小品與夢中場景很像,他就想:“夢非自我能掌控的,這樣到底犯不犯色戒?”他自問卻無法自答,經書裡也沒有答案,這裡更是無人能夠請教。

清子留了心,又挑了幾本同一檔的書,裡面更有甚者竟公然鼓吹:“大道真體,不離聲色。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

恰此間少年,風華正茂。清子正熱血年紀,他就專挑一些“古怪”的書看,他嘴上批判著,腦海卻蟬聯而想:“和觀音菩薩相親相愛,是什麼樣的場景?”隨即狠狠的拍一下自己的額頭,深自懊愧:“我真是……膽大包天,畜生,哦不,是畜生都不如。觀音原本是男的,這不成了龍陽怪癖了麼?實在令人髮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