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這種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的性格,足以讓任何知道的人都為之膽顫心驚。
然而,倘若楊廣不是這種性格,而還是跟以前一樣庸碌無為的話,那麼,大隋大概也很難能夠走到今天。
時間緩緩流逝。
次日,楊廣一早便得到訊息,依依娜柔離開了江都行宮,回突厥去了。
倒是沒有親自過來與他告別。
不過這畢竟是楊廣提前知會的,因此他心中並未感到什麼不適,再者說,依依娜柔此次回突厥畢竟還有些許作用,他還巴不得後者早點動身呢。
而今,依依娜柔之事暫時告一段落,瘟疫一事也初步解決,相信司馬德戡不久之後就會回江都來。如此看來,如今擋在楊廣面前的,就只有一個萬毒門了。
萬毒門是一個江湖門派。江湖門派與李世民、王世充之流卻不同,他們融於民間,很難捕捉到其行蹤,一旦與之交惡,那真可謂防不勝防,稍不注意就會被對方得手,給自己惹來一身騷。
正因為這個原因,楊廣自然不可能放任萬毒門不管。只不過他一時間確實很難找到萬毒門的線索,哪怕知道他們還有人隱藏於江都之中,對此亦無可奈何,很難將其一網打盡。
不過就在楊廣為此苦惱的時候,卻忽然聽說一則訊息,在江南地區那邊,竟突然有人揭竿起義,選擇造反。
其實類似於這種事情,在楊廣繼位之後真是屢見不鮮。楊廣起初也跟以往一樣,根本沒當回事,回頭派點軍隊過去鎮壓即可。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他出手,駐紮在江南那邊的李拭都能夠解決。
然而很快,李拭倉促送來的奏摺,就讓楊廣感覺到了,此事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朝堂上,在楊廣的默許下,楊公公替代他向文武百官們轉述奏摺上的內容。
等到他轉述完畢,楊廣立刻敲著椅背,面色嚴肅道:“自從得了江南之後,朕一直在等待李世民率軍過來攻打,與朕搶奪江南,不曾想,沒等到李世民,反而等來了起義軍啊。”
“各位愛卿,你們對這個叫做方信雄的人,怎麼看?”
方信雄,正是那個揭竿起義之人,根據李拭所奏,此人在江南擁有很高的威望,且出身於商賈世家,祖祖輩輩都是做生意的,按理說像這樣的人,很難與揭竿起義聯絡在一起。可實際上,到了方信雄這一輩,卻出了個怪胎。
方信雄為人豪爽正直,最看不得百姓受苦,為此更散盡家財幫助那些窮苦人家。如此長年累月下來,自然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副大善人的形象。
除此之外,方信雄本人,更生的孔武有力,力大無窮,傳聞他八歲之時,就能舉起百斤巨物,如今二十五歲,力氣更大到可倒拔垂楊柳,簡直堪比後世的魯智深了。
隨後,在其叔父的慫恿下,方信雄靠著自身的威望,開始在江南地區招兵買馬,準備於亂世之中大幹一場。
想當初,李世民率軍進入江南之時,就曾跟方信雄有過沖突。只是還不等他將方信雄剿滅,就被李淵召回了長安,因此,才給了方信雄休養生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