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拓

玄門四代弟子楊彪,驅使家養鬼神築起連環塢堡,轉眼間就將連江排的原木消耗殆盡,這些都是有靈氣的古樹按照特定的格局具體佈置開後,這座塢堡就成了一枚楔子,牢牢地釘在彼方天地所化的島嶼上。

葉知秋的人間化身劉琦看出其中究竟底細,忍不住開口點評起來,很快引起附近道門諸脈修士的注意。煉氣士都是氣運所鐘的一時之選,哪個不是耳聰目明,看出這些玄門大教的餘孽所作所為的好處,即刻引起許多人的效仿。

沒有攜帶足夠多的建築材料,好辦的很,就地取材嘛!煉氣士吐納天地靈氣,從中提煉恢復全盛時期的法力,立即動手施法,驅逐林間瘴癧之氣,伐取自己所需的木材。

想要建立塢堡、要塞,僅僅只有木材是不夠的,道門諸脈的煉氣士,聯手召喚出宗門傳承的鬼神、僕役,著令它們摶土合水,搗成泥漿,捏出模型,弄瓦作磚,再建立爐窯,用來烘烤加工。

至於必須的燃料,自然有從原木上剔除下來的許多枝椏,還有林間地帶厚厚的落葉。與其讓它們繼續漚爛堆肥,鬱積出病癧瘴氣,危害過往的飛禽走獸,反不如廢物利用,為道門諸位煉氣士此次南海遠征大業添磚加瓦。

荒無人煙的海島,尤其是近海沙灘一帶,接二連三地衝起大團黑煙,灼亮的火星隨著熱風飛舞,落在溼漉漉的樹葉上,轉眼間熄滅當場,留下一點不起眼的灰跡。

葉知秋的人間化身,劉琦看著身邊到處都是大興土木的工程雛形,爐窯燒火躥起的煙龍直上雲霄,一點點地改造著古老的荒島,令其表面地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心裡卻想著如何進行下一步試驗。

道法工業革命,需要天地靈氣大潮,又不在中原九州的範圍之內,不受龍氣法禁的牽制,時機已經成熟了。

在所有登陸上岸的道門諸脈修士努力打造自家居所的時候,劉琦正在打一口井,憑著自悟的點化術,令鬆軟的泥土暫時硬化變成岩石。

緊接著,再用隨身攜帶的神兵青鋒劍,在岩石上挖掘垂直向下的井洞。原本就是法術變化的岩石,在斬金截鐵的青鋒劍前,根本不比豆腐硬朗多少,簡直視岩石為無物,只是一插,微微使勁攪動,就能切下碗口粗的石柱。

劉琦左手運勁一吐,震斷底部的連線,一根石柱就被輕易地提取出來,丟到一邊去,待點化術的法力效果消退後,堅硬的岩石自然會變成林中鬆軟的泥土。

隨著一根根石柱地切割、取走,一口雙手合抱徑圍,深丈許的水井就此成形。話說回來,這座海島還算不錯,水井底部湧出的地下水,並沒有受到海水的影響,苦鹹澀口,而是甘甜清涼。

劉琦此番舉動,早就進入有心人的視野,剛剛完工沒多久,請有擅長醫術的煉氣士前來,主動請纓,檢測井水的毒性。

很快,此人就有所發現,對外宣稱水質純淨,並沒有任何毒性,反倒是蘊含絲絲縷縷的靈氣,成為天然的一口靈泉。

玄門四代弟子楊彪聽聞此事,也在逐漸成型的連環塢堡內部,挑選了合適的位置,親自打了一口可供飲用、洗濯的淡水井,並順手在附近開闢良田,灑下中原帶來的種子,包括各類果蔬。

可惜,除了劉琦打的這口水井,能湧現出蘊含靈氣的井水,其他玄門諸脈煉氣士,特意開闢的水井,湧現出來的都是普通的淡水。

“或許貧道選擇的位置,下面正好有這座海島的靈脈,真是好運道!”

劉琦自謙的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矚目,一條靈脈足以開闢出福地,沒準還能昇華成洞天,普通的煉氣士還不怎麼在意,可是陰神圓滿的修士,就再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上面有人的道脈弟子,對於自家的道業仙途沒有任何疑慮,所求不過是洞天真人而已。此次遠征南海,也的確是為了福地洞天而來,萬萬沒想到,這座方圓不過千里的區區海島,地下竟然隱藏著靈脈。

“就算沒有福地洞天,我等也能依著道脈秘法,親自開闢出來,由此奠定此行的真正根基。須知,塢堡、要塞建地再牢固,也會在風吹雨打中,漸漸朽爛崩塌。唯有地氣靈脈凝聚的福地洞天,方能永世長存。無怪乎有前賢說南海有機緣,還真的是一樁好機緣!”

楊彪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地是自家道業仙途有望,笑地是差點被連根拔起的玄門三教,竟然還有復起的可能,沒準這就是反抗天庭的起家本錢。

由於發現了地氣靈脈,遠征軍精誠團結的人心,竟然浮動起來,彼此之間提神戒備,混雜在一起的煉氣士,甚至按道脈分開,呈現出涇渭分明的局面。

畢竟誰要搶到手裡,不遠的將來,至少一個洞天真人是沒跑了,妥妥地直入真仙之境,日後就等著天庭的符詔,拔宅飛昇罷。

至此緊要時期,就連遠征軍中陰神圓滿的修士都鎮不住場面,畢竟群情洶湧之下,他們可是直接受益人,方才攜手共度難關的情誼,也在莫名古怪的氛圍中蕩然無存。

關鍵時候,葉知秋的人間化身,劉琦再一次站了出來,伸手比劃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手勢,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隨後才笑著指點。

“我方登陸所在的島嶼,不過是南海群島中的區區一角,往東、南、西三個方向望去,都是人跡罕至的海島,塊頭不下於我等此時站立之地,上面的靈脈肯定更加雄厚,沒準早已凝聚出福地洞天出來。眼前可以一片寶山,得道成仙的機緣,可以說是漫山遍野!諸位又何必費心費力爭搶呢?”

劉琦的一番話入情入理,道門諸脈煉氣士攜手並肩遠征至此,正是繼續合作,約為盟友,共舉大事的時候,怎麼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反目成仇?

一旦訊息傳揚開去,只會落得目光短淺的名聲,徒惹人笑罷了。再說了,上面有人的道脈煉氣士,由隱秘渠道得了提點,約莫知道此次遠征的意義。

自己等人的一舉一動,恐怕都落在天庭四值功曹的眼裡。若了得了惡評,即便取巧入駐福地洞天,估計日後也不會得到天庭的符詔。

正所謂,合者兩利,分者互害。有劉琦將話題說開了,方才緊繃的氛圍,頓時大為改變,即便沒有徹底扭轉過來,卻令這句共患難、同富貴的俗話,成為日後開疆拓土的指導,也就是這支遠征軍內部的主流。

與此同時,交州南海郡,一艘艘艨艟鉅艦準備揚帆起航,每艘船上搭載大漢軍民三千人,軍是退役老兵,民是失地農夫,由第三大漢帝國官方出面組織,準備前往南海,開疆拓土。

至關緊要的海圖,早就有混在遠征軍中的暗間,透過秘密渠道,傳到南海郡道正手裡,重新繪製一遍,複製出多份,送往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用途。

道法顯聖時期,儘管有龍氣法禁在,偉力歸於自身的煉氣士,已然受到大漢帝國的重視,畢竟曾經力挽狂瀾的仙朝之主,曾經也是區區一位道人,而且還是不受玄門待見的左道之士。

律令法網早已覆蓋中原腹心地帶,儘管拓展延伸到各州,乃至邊疆之地,交州距離稍遠,現如今只有恢復往日繁華的南海郡,有一位資歷深厚的道正,身負監察天下諸多道脈傳人的責任,並有舉薦地方良材,免得落入道門手裡的義務。

現如今,遠征南海,開疆拓土,已然提上帝國朝政議事日程,漢室得到提醒,遠在道門諸脈之前,顯然是天庭之主的授意。

“第一批拓荒軍,有二十艘艨艟鉅艦,船上都是普通的退役老兵、失地農民,總計共有五萬人。一旦在南海群島登陸,站穩腳跟,日後就會源源不斷地輸送人口過去,務必馴服同化彼方天地的土著,納入大漢帝國的國野體系!”

艦隊指揮為劉冀州的五虎上將常山趙雲,他態度恭敬地側耳傾聽,耳邊迴響著故人的話語,道明此行的意義,不僅是拓荒移民那麼簡單,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說到關鍵處,以趙子龍的心智也是連連點頭,顯然是心有慼慼,對故人的好意,時刻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