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凌晨,城關按時開啟,一隊衛兵搬出拒馬,分左右佈置開來,開始檢查準備入關的人。在牆外自發聚集的商旅,為了趕早過關,忙不迭地收拾行裝,人來人往地非常糟亂,咒罵聲、咆哮聲、呵斥聲不絕於耳,空氣裡透出一股忙亂緊張的急切。
大商會車隊由於人多眼雜,整理隊伍完畢至少半個時辰,反倒是三五成群的行商、冒險者,通行過關的速度最快,畢竟船小好掉頭。
葉知秋與結識不久的道友,也就是闡教三代弟子陳倫互道珍重,隨即灑脫地揮手告別,獨自一人過關。
走過三丈長的城門通道,晨光還未拂及此處,顯得有些幽暗,葉知秋看著左右的邊軍士兵,臉上盡是歷經風霜的痕跡,心裡不由地生出佩服之情。
“原本我還以為會節外生枝,沒想到狼族遺民暗襲的事,竟然被壓下來了,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葉知秋輕輕晃了晃頭,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牽著駿馬步行,隨著大隊人流走過城關。
回國的感覺真好,葉知秋深吸一口氣,清冷的空氣灌滿體內,忍不住渾身一個激靈,他環視左右,也許是深秋時節的緣故,牆角的枯草染上些許微白的霜痕,寒冬的冷意頓時撲面而來,就熟稔地翻身上馬。
無需他親自示意,頗具靈性的駿馬,立即邁著碎步走出人流,至左右沒多少人後,才開始慢跑起來。
附近有依附邊軍士兵自發形成的集市,甚至小型的村鎮,都是要塞式的建築結構,也不知道住下多少人。
不過現在時辰還很早,葉知秋也沒有看到幾個起身的人,估計他們都沒有醒來,也就不想打擾別人的清夢,於是輕輕挽著韁繩,駿馬立即會意過來,當即放慢了腳步。
經過一條兩丈寬的主道時,葉知秋聞到溫熱的鍋氣,夾雜著鹹香的豆醬味道,忍不住口水直流,肚子非常及時地發出咕咕叫聲,就用左手抓著袖子,連忙在嘴角擦了一把,雙腿輕輕一夾,駿馬會意過來,逕自往早起開伙的店家走去。
小店門口有一根齊腰高的栓馬石,葉知秋翻身下馬後,就牽著坐騎上前,簡單地打了個活結,隨即向店家要了一份麥飯、羹湯,自顧自地在店門口的方桌坐下。
片刻過後,黃澄澄的麥飯被人雙手捧著擺放在葉知秋面前,濃稠的羹湯稍後也端了上來,隨熱氣升騰,散發出一股生薑的辛味。
這種小店肯定是邊軍士兵的家屬開的,份量倒是十足十,不過價錢就有點偏高了,連帶給坐騎餵食的草料,開口就是十個大錢。
葉知秋不是腰纏萬貫的豪富,也並非囊中羞澀的清苦人家,全數給了飯錢後,終究是枚吃貨,忍不住有些饞嘴,就好為人師地指點一二。
魚皮凍、紅燒肉、叫花雞、荷包蛋,都是簡單容易上手的菜式,當場說地店家眼睛一亮,顯然也是個行家。
葉知秋看到他吞嚥口水,竟然勾起自己腹中的饞蟲,不過憑狐關顧過後,他的臉色就有些不淡定了,連忙將它們收進法劍裡溫養。
得益於張騫的西域之行,帶回了黃瓜、大蒜、香菜、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蔬菜水果,加上淮南王劉安麾下術士的煉丹術,以石膏點化豆汁開發出豆腐,再也不用為黃豆漲腹煩惱,食物材料可以說是極大地豐富起來。
不過,限於烹調手段的貧乏,尤其是油料的稀缺,百姓日常食物多是以炊蒸熬煮為主,貴族豪富家裡的飲食,由於沒有接觸過,暫時還不知道。
葉知秋的舉動算是一次小小的試探,即在現有的條件下推陳出新,是否會引起反彈和限制,尤其是在邊軍這種半封閉半開放的圈子裡,權作一場社會試驗。
稍後,這位從遊學士子口中得到美味佳餚秘方的店家,不僅退回麥飯、羹湯的飯錢,還將灶臺上空懸樑煙燻多時的臘肉,解了兩條下來算作謝禮。
葉知秋知道民風淳樸,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家境並不富裕的店家,會將最值錢的煙肉相贈,不敢往外拒絕推辭,收下後當作乾糧儲備,擔心對方傾其所有致以謝意,連忙揮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