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從袖中取出書冊,緩緩開啟後,朗聲誦讀:“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慼,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董卓聽見李儒讀完書冊,立即令左右西涼兵,扶少帝劉辯離開帝座,奪走他的天子印璽,抓住他的胳膊,強逼其面向北方,也就是帝座跪下。稍後,董卓又親自威脅何太后,叫她自行解除太后的服飾,等待新帝登基繼位的詔書敕封。
少帝劉辯和何太后痛哭不止,朝中文武百官面色戚然,對一帝一後的悲慘感同身受。
與此同時,葉知秋憑藉望氣術觀看大漢龍氣,親眼目睹飛虎緣著天柱浮雲而上,凌駕在幼龍之上,身後的血色長劍,將龍氣天柱來回穿透,頓時鱗片崩掉,斷爪鋸角,渾身鮮血淋漓,奄奄一息。
大漢四百年天下,終究有孤直老臣沒有死光,階下一位大臣按捺不住內心怒火,挺身而起,戟指喝罵:“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說完,這位大臣將手中象牙芴板當作標槍,投向膽敢廢立皇帝的董卓。身軀臃腫痴肥的太尉,被芴板砸掉頭上的金冠,髮髻打散披落下來,什麼麵皮都沒有了。
董卓見此大怒,喝令左右西涼兵武士將這位大臣擒拿,仔細一看正是工部尚書丁管,出身寒門小族,就根本不給面子了:“推出去,斬首!”
工部尚書丁管被武士夾著胳膊拖走,一路上還是罵不絕口,朝中眾臣不敢頂撞太尉,直到刀鋒破空斬落,罵聲戛然而止,所有人才回過神來。
稍後,董卓令人傳首在場的大臣,嚇地人人變色,才讓武士請陳留王入殿,又逼迫群臣叩拜,有工部尚書丁管的前例,朝中重臣莫敢不從。
陳留王劉協不過九歲,驟然登基繼位,一舉一動都在太尉操控中,成為董卓手裡的扯線傀儡,從此漢室天子被權臣控制,失去所有權利,沒有任何人身自由,淪為橡皮圖章似的象徵物。
漢室四百年天下的威嚴,在士族門閥的默契下,在狂妄無知的邊疆軍閥手中,撕下最後的遮羞布,天柱崩壞,失去了天命眷顧,龍氣衰弱不堪,由真龍蛻化成蛟,龍氣法禁應聲而破。
三山五嶽的煉氣士,左道旁門的修士,甚至於玄門大教的仙真,發現籠罩九州大地的法網飛快瓦解,曾經堅如磐石的桎梏已經寸寸崩碎。
龍氣消退的同時,天地靈氣變得越發濃厚,道法顯聖的時代痕跡,明顯地眼睛可見。
屬於煉氣士的時代終於來臨了,仙道魁首嘗試再次突破瓶頸,窺視天仙的境界。
各州各地的蟒蛇虎豹,在大漢真龍失位後,獲得蛻變的機會,諸侯的野心急劇勃發,紛紛擁兵自重,並開始彼此征戰。
龍氣法禁崩壞後,葉知秋的本尊實力大減,不過他也趁機獲得自由。他讓五毒法體分身出洛陽,經虎牢關時埋下暗手,向北地涿郡的劉皇叔轉進。
逃出洛陽的曹操,發現自己被海捕文書通緝,家鄉老父率領親族投往兗州陳留,被河東門閥衛氏收留,幾經周折與老父會面,將京城洛陽發生的事情,撿重要的關鍵分說。
曹操的父親,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曹嵩畢竟老練,得知前後經過,反問深孚眾望的兒子:“你想怎麼做就去做,為父必定全力支援。”
如今變成通緝犯的曹操,咬牙切齒地恨聲道:“散盡家資,招募義兵,以討董之名,號令天下群雄!”
曹嵩聞言大喜:“漢室闇弱,或不可期。可惜我家資財不足,恐怕不能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鉅富;若得相助,此事可圖矣。”
曹操心事大定,立即置辦酒筵,先投拜貼問路,再請衛弘到家,實話相告:“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這位陳留郡鉅富,想起家族的密信,不慌不忙地回答:“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當即大喜,舉杯一飲而盡。而後,曹操先發矯詔,馳報各道,再以衛家的資財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幾天時間內,應募而來的人才,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