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問了很多卡尼傳媒的事情,再一次揉了揉眉頭,卡尼傳媒就是一團亂麻。
爺爺創辦卡尼傳媒的目的是希望華人有一個發聲和傳播的渠道。
發聲渠道是卡尼報社,它不像絕大多數的華人報紙用中文印刷,而是用英文。
爺爺希望卡尼報社的主要使用者是英文人士,而不僅僅是華人,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影響力,畢竟美利堅主流群體是英文人士。
所以卡尼報社的內容來源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關華人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比較少,但放在報紙最重要的幾個版面上。
另外一部分內容是美利堅,國際,其他族裔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比較多,是為了吸引那些英文人士閱讀報紙。
而且卡尼報社是免費發行的方式,這樣銷量會盡可能高一點。
傳播渠道是卡尼出版社,出版的書全都是華夏經典書籍和華人作者的書,用英文印刷。
爺爺做了很多措施來擴大卡尼傳媒的影響力,很顯然,這些措施都失敗了,卡尼傳媒已經搖搖欲墜,快要破產了。
“出版社有正在出版的書嗎?”徐青問道。
“剛接到一本書稿,正準備出版。”一個亞裔中年男人回答道。
亞裔中年男人是出版社的主編楊金,徐青看了他一眼說道:“退掉這本書稿,10天之後我會給你們一本書稿。”
“好的。”楊金迅即答道。
接著徐青把8張紙遞給報社的主編約翰森說道:“約翰森,卡尼報社從明天開始連載這本小說。”
這8張紙印著一本小說的開頭,有8000多字,分為4個章節。
這本小說的書名叫《天使與魔鬼》,原作者是丹·布朗,這位在徐青前世是大名鼎鼎的暢銷書作家,寫過一本風靡全世界,銷量上億冊的《達芬奇密碼》。
雖然《天使與魔鬼》的銷量比不上《達芬奇密碼》,銷量也有上千萬冊,是一本極為暢銷的書。
現在這本小說被徐青提前發表,他無恥的做了一次搬運工,而且以後他還會搬運更多來自前世的東西。
沒辦法,重生到這個時代,他依然是一個普通人,除了記憶力變好,其他都沒有變化,沒有變成一個超級天才。
他要想在這個時代取得成功,少不了要搬運前世的東西,好吧,這些話是給他減輕愧疚感,不管怎麼樣,他都決定搬運了,也會給那些人補償。
約翰森接過紙,態度隨意的看著,他很不服氣徐青當上卡尼傳媒的總經理。
徐青紈絝子弟的名聲早已傳遍了卡尼傳媒,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來管理卡尼傳媒,恐怕只是把卡尼傳媒當成玩具,隨意玩耍,隨意丟棄。
剛才聽到徐青說3個月內要讓卡尼傳媒的盈利超過1000萬美元,約翰森已經有辭職的想法。
他認為自己是卡尼傳媒最有能力的人,他上一份工作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這個身份比卡尼報社的主編高貴很多。
如果不是因為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導致他在傳媒業差點被除名,他不會來卡尼傳媒。
這本叫《天使與魔鬼》的小說,該不會是這個紈絝子弟寫的吧,他想出名?約翰森看完第1張紙在心裡想著。
接著翻開第2張紙,咦,有點意思,約翰森看第2張紙的速度比第1張慢了很多。
然後以更慢的速度翻開第3張紙,第4張,第5張,第6張,第7張,第8張。
約翰森旁若無人的沉浸在《天使與魔鬼》中,其他人想催促他快點看完,現在正在開會,徐青制止了他們。
結果會議室裡的人都安靜的看著約翰森旁若無人的翻看小說,場面十分詭異,這些人感覺很彆扭,也很好奇。
約翰森的自大,整個卡尼傳媒的人都知道,平時一直在公司吹噓自己曾經是《洛杉磯時報》的著名記者,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