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和陳海明幾個人聽到爺爺的話滿臉唏噓,當初他們雄心壯志,認為憑著精湛的廚藝,不錯的口碑,可以把徐家酒樓的分店開遍美利堅,甚至全世界。
然而第一家分店就把他們的夢想掐滅,中餐想要像麥當勞那樣遍及全世界太難了。
他們也可以用熊貓快餐的策略開分店,但嚴格來說,熊貓快餐不是中餐,叫美式中餐更合適,徐家酒樓是正宗中餐。
兩者的名字雖然都有中餐這個詞語,但一個美式,一個正宗,區別非常大。
熊貓快餐的成功讓很多非華夏人以為中餐就是那種甜甜的,酸酸的味道,就連一些新生代華人也如此認為。
爺爺他們不想搞美式中餐,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想推廣正宗中餐。
“阿青,你有沒有辦法解決中餐推廣難的問題?”爺爺看著沉思不語的徐青,問道。
這幾個月徐青帶給他的驚喜太多了,公司盈利,商業手段,管理手段這些都出乎他的意料。
原以為徐青這代沒希望,就希望徐青能早點結婚生子,看看徐青的子女能否撐起徐家,不過現在看來徐青已經是個合格的接班人。
一些商業問題,他也有意識的問徐青,進一步鍛鍊徐青的商業能力。
當然,這個中餐推廣的問題他是隨口問,並不期望徐青能給出答案,畢竟中餐想推廣到全世界難如登天。
徐青從沉思中醒來,看見爺爺鼓勵的眼神,說道:“說實話,中餐想要像麥當勞那樣推廣到全世界,非常非常難,幾乎是無解。
麥當勞的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標準化,另外一個是效率。
麥當勞的標準化主要體現在食物口味,店面裝修設計,員工服裝和服務這幾個方面。
食物口味全世界統一,去哪家麥當勞用餐,感覺味道都差不多。
店面設計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中餐也可以搞成統一標準。
難搞的在於食物口味,很多中餐製作程式繁雜,任何一道程式有差別,味道就不一樣。
比如同一道菜,一個火候高了一些,一個火候低了一些,味道就會不一樣,食材的產地不一樣,味道也會不一樣。
麥當勞就沒有這個困惑,他們的食物製作程式全都實行同一個標準。
麥當勞還有一種很神奇的能力,無論食材有多麼好,還是多麼差,最終制作出來的食物味道竟然都差不多。
比如麥當勞的雞腿,有些地區的雞腿原材料可能好一些,有些地區的雞腿原材料可能差一些,但他們最終制作出來的食物味道都差不多。
不是非常挑剔的顧客無法區別出來。
中餐不行啊,太多製作程式了,搞不了。
如果不實行標準化,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味道不一樣。
就像爺爺剛才說的,很多顧客會對比,認為這家徐家酒樓的味道更好,那家徐家酒樓的味道不行,這樣就會損害另外一家的利益。”
徐青停下來,用筷子夾起一塊釀豆腐,美美地放進嘴裡。
爺爺一瞪眼:“還有一個效率你沒有說,先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