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斯是一個極為強硬的領導者,1993年的時候,AOL的發展引起了微軟的創始人之一艾倫的興趣,他想要收購AOL。
當時艾倫還是微軟的董事會成員,出於對微軟的恐懼,凱斯向艾倫提出如果你退出微軟董事會,就可以考慮讓你收購。
艾倫不想離開微軟董事會,凱斯就拒絕了艾倫的收購,艾倫用了各種手段來收購AOL,甚至威脅凱斯:
“這是美利堅,我要想在AOL投資,沒有人能阻止我,一定能做到!”
面對艾倫的各種手段,凱斯沉著應對,最終挫敗了艾倫的收購,讓AOL逃過一劫。
AOL剛逃過一劫,另外一劫又來了,而且還是更大的劫難,比爾·蓋茨想收購AOL。
在AOL和艾倫爭鬥的時候,蓋茨就在暗中觀察AOL,蓋茨認為線上服務有利可圖,想開展這方面的業務。
對微軟來說,怎麼樣最快開展一個新業務,那就是收購該業務相關的公司。
所以艾倫失敗後,蓋茨立即提出要收購AOL,凱斯依然是拒絕,毫無意外,蓋茨向凱斯展示了他一直以來的強硬,威脅AOL:
“我可以購買AOL20%的股份,也可以AOL全部買下來,我還可以讓微軟進入AOL的市場,當時候等待你們的命運是死亡。”
蓋茨的這番話讓AOL全體人員都非常擔心,因為微軟有很多前科,用進入對方所在的市場的方法毀掉了很多有前途的公司。
如果微軟也用這種方法對付AOL,AOL能抵抗住嗎,沒有一個人有信心。
在蓋茨這番話出來後,AOL立即召開會議,當時AOL的兩大領導者凱斯和吉姆的觀點相反。
凱雷拒絕收購,吉姆贊成收購,會議上AOL投票決定是否答應收購,最後拒絕收購的比贊成收購的多了一票險勝。
蓋茨被拒絕後,果然採用了進入對方市場的做法,推出了線上服務專案“微軟網路”,搶到了一些AOL的市場份額。
凱雷強硬但不自負,和員工的關係很好,每週請員工喝酒,只要是好的建議都採納。
這樣一個實力強大,領導者又強硬的公司,在背後支援那59個賬號,說明AOL已經注意到future公司。
這次他們的陰謀被徐青識破,那下一次又會使出什麼陰謀,徐青不知道。
AOL為什麼沒有提出收購future公司,原因很簡單,徐青現在的身家10多億美元,用幾千萬美元收購future公司,徐青看不上。
用幾億美元收購future公司,AOL又覺得不值這個價格,所以用陰謀的方式搞future公司。
是否要報復AOL?目前徐青不打算報復,首先AOL的實力比徐青和徐家就在一起還要強大,報復AOL付出的代價很大,而且又無法搞死AOL,這種報復沒有意義。
徐青只能先忍下這口氣,最遲到明年的時候,徐青就會拍死AOL。
現在徐青看似擁有10多億美元的身家,但真實實力還是很弱,想要做到無人敢惹,還有很長的路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