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二六班會由誰來參加呢?
答桉顯然不言而喻。
“去看看,也行。”
常樂咧嘴笑了笑,唐雨以同樣的笑容回應。
熟悉的主席臺,熟悉的位置。
唐促常樂秦箏三人站在昨天的地點,臺上的表演嘉賓則換了一批人。
昨天是黑絲兔耳學姐們的加油舞,今天是高二年級的樂器合奏。
在當今社會里,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們全能發展,一般都會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各種興趣班。所以想要從高二整整十個班級裡每個班抽出一個會演奏樂器的學生,完全不難。
由於昨天學姐們的舞蹈太過熱情,導致今天句號高中的學生們看到主席臺上只不過是樂器合奏以後,議論聲裡多多少少帶著些許失落。
高二六班的文藝委員陳晴柔佔據著妥妥的c位。
那是個有著一頭烏黑長卷發的少女,她亭亭玉立站在最中央,哪怕身上只是穿著最普通的句號高中校服,卻也如一隻優雅的白天鵝驚豔全場。
陳晴柔的肩膀上搭著一把小提琴,隨著前方負責指揮的學生雙手開始揮動,合奏的音樂聲也在整個句號高中的操場上響起。
至於合奏的曲目,倒是讓唐促想起了某位脖子上挎著收音機,拉著二胡的老大爺。
沒錯,就是那首經典的曲目《賽馬》。
這確實是一首聽起來會讓人覺得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的曲子,也十分適合這個熱鬧的場合。誠然,學生們選擇的樂器五花八門,合奏的音樂聲也顯得有些違和,但這並不影響操場中央圍觀學生們的熱情。
常樂望著站在主席臺中央的陳晴柔,她拉著小提琴的動作輕快優雅毫不拖泥帶水,頗有大家之風,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前途不可限量。
陳晴柔是常樂的憧憬物件,並不只是因為常樂對音樂感興趣。
準確的說,常樂會開始喜歡音樂,完全是因為在某一天點開陳晴柔的朋友圈時,看到了她所演奏的曲子。
那些原本與常樂所喜好的熱血音樂格格不入的純音樂,每一首曲子都足以洗滌內心,淨化靈魂。
陳晴柔偶爾會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她所錄製的演奏影片,每次常樂點開影片,都會看到她正在演奏著各種樂器。而那些各自不同的樂器所傳出的樂曲是那樣動聽,令人嚮往。
常樂平日裡能夠跟陳晴柔接觸的機會很少,他們座位離得很遠,興趣愛好又完全不同,除了偶爾在走廊裡見面會彼此微笑點頭打個招呼以外,也就沒有什麼交集了。
在許多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夜晚裡,常樂的耳機中播放的都是陳晴柔所演奏的曲子。
而這一切,陳晴柔根本不知情。常樂跟陳晴柔生活在同一個班級裡,卻是兩個世界裡的人。
常樂始終覺得,陳晴柔這樣的女孩子,應該出現在各種音樂會上,而不是坐在常樂的電動三輪車上。
“促哥,你說用口琴吹《賽馬》,會不會很難啊。”
常樂輕聲對一旁的唐促問道,又更像是一種特別的自言自語。
唐促瞥了他一眼,沒有接話。
口琴當然能演奏《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