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一章 社會-事業與家庭1

9月份公司召開了董事會,作為銷售業績最出色的佳旺應邀參會。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為了應對危機,開始經濟刺激計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房地產開始熱了起來,未來將會有更多熱錢流入房地產市場,所以公司決定進軍房地產,搞房地產開發,切入點是與香港K集團合作,開發內地商住專案。

K集團已經在內地選了一家房開公司,具體業務由內地房開公司負責,K集團只負責設計和規劃以及投資。內地的房開公司實力限制,需要尋求第三方合作,而這正是此次董事會決定切入的機會。談合作因為之前佳旺有過成功的經歷,所以董事會破格讓佳旺參加,並且任命為新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副總,一旦談成合作,獎勵5%的股權。新公司註冊資金1億,由原企業持股51%,其他的都是自然人股東和高管持股,按照持股比例實繳出資,而佳旺的這5%是所有古董按照比例分擔的,但前提是達成這次彎道超車的合作機會。

K集團的專案在一線城市二環與三環間,是一個龐大的產業園專案,整個專案計劃投資400億。而與之合作的內地房開企業是拿地的一方,做政府公關及具體專案落地工作,為了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他需要一個合作方。

佳旺來到了該房開企業的總部,約定的時間是上午9點。佳旺早早的在會客室等待,會客室裡還有幾個人。

快九點的時候,一位秘書邀請會客廳裡的幾個人同時去了總經理辦公室。佳旺第一次遇到一個企業同時與其他企業共同談一個專案的情況,意圖很明顯,誰給的利益大就用誰。

總經理姓趙,趙總很直接的說到:“諸位,我們的專案你們也都瞭解,是與香港著名的K集團合作開發,總投資400億人民幣,我方佔股百分之35,需要投資140億,經公司董事會決定,引入第三方合作,轉讓5%的股權,也就是在諸位意向企業中選擇一家合作,所以需要意向企業按照總投資額現金出資20億人民幣,誰能出資就與誰合作,都能出資,出資高者優先,當然也可以共同出資,你們自己研究。”

佳旺一聽條件,心裡有些猶豫,很明顯對方是獅子大開口。佳旺雖然沒有幹過房地產,但一直與地產企業打交道,總投資400億並不是一次性投資400億,除了首期的土地出讓金需要立即大筆投入,其餘的基本都是按期開發,啟動資金幾個億就足夠,其他的完全可以透過銀行貸款來解決,而且一期專案開發完後,會有一大筆收入進賬,償還貸款及利息足夠,並且有大量盈餘,開發二期的專案資金繼續透過銀行貸款。所以看似投資規模很大,而實際上真正需要投入的錢並不多。

那麼這個房開企業找第三方,無非有幾個原因:1是K集團的條件十分苛刻,要求地方房企投入巨大資金;2是該房開企業資金鍊出現問題,並且無法獲得銀行貸款3是該房開企業急需資金變現,急於其他投資4是該企業尋求第三方房開企業進駐,是為了引入成熟的房地產企業來參與管理,自己沒有房地產開發經驗,否則引入戰略投資或者高槓杆民間借貸都可以解決資金問題5該企業可能根本就不打算做具體的業務,而是全部轉給第三方,賺取溢價。具體是哪一種原因,佳旺有些摸不準,但這個專案確實是個好專案,未來收益也很可觀,只是卡在了眼前的投入上,資金問題是最關鍵的。

趙總看著在場的幾個人,“你們研究出價吧。”

一個企業的代表道:“您的想法我們清楚,但我們公司只能3億來認籌這百分之五的股份。

趙總看著他不說話,又看向其他人。

另一個道:“我們公司也只能出3億。”其餘兩家也都報了三億的出價。

趙總心想:來的看來都是老油條啊。他又把目光轉向了年輕的佳旺。很明顯,趙總的獅子大開口,換來的是來此談合作各方的攻守聯盟,至於花落誰家,那是後期競爭,現如今壓下價來才是關鍵。其餘人也把目光放在了佳旺身上,不知道這個年輕的小子懂不懂其中的道理。

佳旺微微一笑:“趙總,我們企業之前是搞建材,主要是建築材料,公司現金流不多,取得銀行貸款固定資產抵押物也不足,所以我們只能出到兩個億,其餘的我們可用建築材料補充。”

趙總一聽,心想沒一個省油的燈。其他幾位也沒想到,對方是這種合作方法,建築材料補充,補充多少沒說,給留了餘地和想象空間,明顯更勝一籌,這幾個人不得不暗暗佩服。

其實佳旺的思路也是公司此次合作的思路,一方面是藉助K集團的聲勢讓自己的房地產企業順利步入正軌,同時可以透過參與投資建設,擴大己方建材企業的銷售,而且最大限度的降低現金投入,消化庫存。

趙總有自己的預期,20億本身就不太可能,大頭兒他們透過拿地已經賺了,就是找一個企業來具體幹活,然後再賺點。他看著這些人哈哈一下,你們去會客室研究研究吧,我打算與多家合作,如果哪一家想單獨合作,就請拿出誠意來。

這百分之五的股權,在眾人眼裡是香餑餑,其實對於該房開企業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尤其是當知道他們的真實意圖後,更加覺得不合理,可是誰讓這是大家所渴望的呢。佳旺看著趙總的神態,忽然想起了小時候往豬圈裡丟梨核兒的情景,自己不要的,卻被兩隻豬搶的死去活來。

佳旺想退縮,生意不談了,可是這確實是企業進軍房地產絕好的切入點,也是消化庫存的理想專案。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作為一名銷售出身,能屈能伸是最基本的本能,又到了各自拿出真本事的時候了,誰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但還能高於其他競爭對手,誰無疑就是贏家。客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客戶的底線是多少?首先需要達到客戶的底線需求,顯然不是3個億,三億隻能算是公認的合理價位,到底多少呢?佳旺不停的測算著,正準備起身回會客室的時候,總經理辦公室的門開了。進來一個年輕人,人很帥,佳旺好像在哪裡見過。

“趙叔,有客人啊?”

“沒事兒,我們談完了,你過來把。”年輕人也看了一眼佳旺,眼神也是停頓了一下,然後走到了趙總辦公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