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偉說道:“易大哥,這傢伙是有點慌了,不過依我看離最後的崩潰還差一點火候。”
易青嘆了口氣說道:“可惜我們手裡沒有子彈了,再想進一步真有點難。小蕭,你那有什麼發現沒有?”
蕭偉答道:“是啊,無知者無畏,宋青林不一定明白什麼是DNA鑑定,也就不是那麼擔心什麼鑑定結論,反正最後是一概不知。
不過剛才審訊宋青林的時候,我還是有所收穫的。”
這時費龍也到了跟前,在一旁饒有興趣的聽易青他們說話。
蕭偉清了清嗓子說道:“剛才在審訊宋青林的時候,他起碼有三處地方是在明顯說謊。
第一:當問他最後一次見金蘭花的具體地點?他回答是半夜在金蘭花的家。
第二:是問他宋紅軍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家?他回答是四五天前。
第三:就是問他見金蘭花的時間是在7月26之前還是之後?他回答是在此之前。
這些答案本身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漏洞,但是宋青林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個特點和相同的動作,儘管很細微,但如果我們有現場錄影的話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什麼特點?什麼動作?說的挺神秘的。”費龍嘴上問著,其實對蕭偉微表情和微動作的見地在審訊李宏偉的時候,就已經早有了領教。
蕭偉微微一笑說道:“看起來神秘,聽起來神奇,其實說透了道理卻是非常簡單。我們從小到大很多時候都在用。
就是易隊長在問問題的時候,宋青林眼睛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易隊長看的,而且還不停的眨眼。
這是我說的那個特點。
另外說的動作就是,宋青林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看似在思考回憶,其實他的眼珠都在轉向右上方。”
費龍笑道:“轉向右上方,這是否說明宋青林就是在撒謊呢?”
蕭偉看了看易青,又看了看費龍說道:“是的,就是說明宋青林就是在對我們在撒謊。
至於為什麼?那我就當著兩位領導和哥哥們的面班門弄斧了。
我看過的國外的一些資料,上面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最常說謊的人,當他的大腦轉換成說謊模式時,也會有下意識的訊號可以被抓住。
所謂測謊原理就是如此,並不一定都要藉助儀器。當然儀器得到的資料更加客觀準確。我們普通人不用儀器其實也可以很輕易的捕捉到說謊者的資訊。
首先說謊者不敢看你的眼睛―――我們都知道這句話。
每個人都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批評:‘你肯定又撒謊了―――我知道,因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這教會我們從很小起就知道說謊者不敢看眼睛,所以我們學會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發覺。
因此自認為高明的說謊者會加倍專注地盯著你的眼睛,瞳孔膨脹。實際上,說謊者在看你的時候,因為注意力太集中,眼球開始乾燥,這會讓他們更多地眨眼,這也由此洩露了致命的資訊。
另外就是眼睛的轉動,人的眼球轉動表明他們的大腦在工作。
當大腦正在“構築”一個聲音或影象時(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在撒謊,他們眼球的運動方向是右上方。
而如果人們在試圖記起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向左上方看。
這種“眼球運動”是一種反射動作,除非受過嚴格訓練,否則是假裝不來的。
因此當大腦回憶真實存在的事情時,眼睛會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而如果去虛構一個畫面(即說謊話時),眼球的運動恰恰相反。會先向上、再向右轉動。
所以,如果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我們可以問一些必須要回憶才能想起來的細節,然後,觀察他的眼睛。
就像我們剛才做的一樣,因此我可以判斷宋青林起碼在那三個問題上是說謊了。”
“所以,”蕭偉用略帶總結性的語氣說道:“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那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