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尾聲

“我和範琳姐去上海瘋狂shoppi

g了一番,收穫了很多包包、衣服、鞋子。”韓蕾說。

“你們當初就打算這麼做。”蘇曉彤笑著說。

“我換了套房子,和馬強結婚了,然後出國去度了一個豪華版的蜜月。”李雪麗說。

“啊,你都結婚了,恭喜!”

“除此之外,我們還集體資助老譚的女兒出國留學,包乾了她大學期間所有的費用。然後,我們就不知道該幹嘛了。手裡還有很多錢,關鍵是,每年都有這麼多。我們幾個人全都陷入了迷茫。”範琳聳了下肩膀,“這時雪麗像當初那樣提議道‘我們要不要組建一個大家庭,一個真正的大家庭’。”

“這個提議得到了我們幾個人的一致響應。亞梅姐當初就熱衷公益事業,袁老師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麼不用這筆錢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韓蕾說。

“於是我們一起出錢,買下了這家‘玥海莊園’——分成好幾年付款,改建成了療養中心。一開始本來是不打算收錢的,但王星星說,這樣的話,這地方肯定要被擠爆,所以我們就象徵性收點錢,用作運營開銷,這樣也更長久一些。所以,算是半公益性質的吧。”李雪麗說。

“每個月一千塊錢,包吃包住,海景房,還可以免費打牌、看書、喝咖啡……怎麼樣,划算吧?”王星星說。

“簡直太棒了。”蘇曉彤由衷地說。

“不是誰都能住進來,只針對六十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條件困難的,可以半價或者免費。”王星星說。

“非常合理。”

“你想知道,我們開了這家療養院之後,發生了什麼事嗎?”範琳問。

“發生了什麼?”

“我們簡直——快樂得不得了!”範琳滿面紅光地說道,“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所以不管是住在這裡的老人,還是其他市民,都對我們非常尊敬,也帶動了更多人做公益。一些年輕人主動來這裡當志願者,還有商家免費送來食品、蔬菜、水果,政府也給予稅收減免政策。結果,反而營利了。真有意思,你拼盡全力想賺錢的時候,不一定能賺到錢;不想賺錢的時候,反而賺錢了。”

“這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吧。”蘇曉彤說。

“不過我說的快樂不是指賺錢,而是我們每天的生活狀態。和這些和藹可親的老人和積極向上的年輕人在一起,我們感受到了付出的快樂,每天都過得特別充實。每個週末還有文藝晚會呢,你真應該感受一下那熱烈的氣氛。”範琳說。

“我現在就想參加了。”蘇曉彤說。

“你當然得參加,我說的不是晚會,而是這次這個真正的‘大家庭’。”李雪麗說,“曉彤,你知道嗎,你是這家療養中心的股東之一。”

“什麼?”蘇曉彤呆住了。

“當初我們辦理股權登記的時候,就把你算進去了。本來想把老譚也加進去的,他謝絕了,說我們資助他女兒讀大學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為什麼我……”

“因為當初多虧了你,我們才能走出那段陰影,重拾友誼。”

蘇曉彤百感交集,心中的千言萬語,最後只化為兩個字:“謝謝。”

此時,一個活潑明朗的男孩子揹著書包、穿著校服從外面跑了進來,喊了一聲:“媽媽!”

蘇曉彤循聲望去,是兒子顧小亮,他身上籠罩著一層金色的光芒,彷彿把陽光披在了身上。許久不見,兒子長高了,變成了一個陽光少年,蘇曉彤的眼淚一下就湧了出來,母子倆奔向彼此,緊緊擁抱。

“你今天不是應該在學校上學嗎,怎麼……”

“譚伯伯說,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幫我請了半天假。”顧小亮說。

蘇曉彤感激地望向譚勇。譚勇咧嘴一笑:“給你個驚喜。”

“還有驚喜呢,我們準備了一桌大餐,慶祝你迴歸大家庭。就在我們自己的餐廳,走吧!”李雪麗說。

眾人走進窗明几淨的餐廳,圍坐一桌,竇慧也來了,她現在在療養中心幫忙,跟大家早就成了熟人和朋友。美食呈上,美酒斟滿,推杯換盞之際,蘇曉彤想起了三年前剛來玥海灣小區,在李雪麗家吃的第一頓飯。一切彷彿就在昨天。

還是跟以前一樣,一頓飯吃了好幾個小時,除了沒喝酒的顧小亮,大家都有些微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