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七十七章 久攻不下

正月初六

大周南唐一戰正式打響,李谷帶兵攻打壽州,南唐死守壽州城門,在經過幾次試探性進攻之後,他們也發現壽州的防禦力確實名不虛傳。銅牆鐵壁一般,李重進帶兵衝鋒好幾次都無法撼動壽州城門。

南唐清淮軍節度使劉仁贍固守城池,屢挫後周軍。這也讓李谷感覺壽州之堅固絕非一般,想要攻南唐必先取壽州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李重進畏懼南唐水軍,召集將領僚佐商量。

“對面的援軍快到了,我周軍不善於水戰,倘若唐軍截斷浮橋,便會腹背受敵,不能返回。不如退守浮橋,等待陛下援軍。”

壽州久攻不下,士氣稍顯低落。而此時李重進、趙匡胤、王溥三人面色如土,汗流浹背。每個人都拿著一雙筷子往鍋夾肉,雖說吃了好幾回閉門羹,但趙匡胤一行人的心態還是很不錯的,打仗之前肯定要先吃飽。

“你們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趙匡胤點頭道:“當然了,李大人說話我們哪敢不怕?把那盤肉遞給我,涮羊肉好吃,你也別說了先來吃點。”

俗話說的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久攻不下對士兵們的心態有很大的打擊。但士兵計程車氣與這些將領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其實壽州難打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能奪下壽州,那麼就等於奪下整個江南地帶了。

王溥端起杯來一飲而盡,隨後道:“試過幾次,毫無進展。壽州果然名不虛傳,不過我們也沒想過直接攻下壽州,原本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然了,我是沒什麼用,反正你們這些武將自己看著辦。”

李重進道:“清淮軍節度使劉仁贍倒是沒什麼本事,不過守城這方面卻有很高的建樹,這方面不輸給符彥卿。這也是為什麼壽州如此難破的原因,李璟絕不可能將壽州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無能之輩。”

“無所謂,反正按照慣例,攻不下來的城就圍起來,讓劉仁贍好好體會一下圍城之苦。我們倒是無所謂,只要守住壽州別讓大唐援軍運送糧草進去就行了。”趙匡胤道:“不過劉仁贍確實厲害,對大局掌控相當精準,而且利用壽州城之堅固,進攻好幾次竟然都沒人能衝上壽州城門……這孫子還真有點難耐,要不然我直接進城把這孫子給宰了。”

“可以啊~趙兄果然武功蓋世,這件事情我是全力支援。”李重進絕對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那種人,如果可以直接殺了敵軍守將的話,那攻城就非常容易了。而且大家都很清楚趙匡胤以前是幹什麼工作的,所以暗殺這種事情讓他去做是最合適不過。

其實李重進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他不好意思開口,一直在等趙匡胤主動請纓。

趙匡胤道:“話是這麼說~但是南唐之中我怕兩個人,如果這兩人在壽州的話,我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王冉我不知道在哪,但皇甫繼勳肯定在壽州,這件事情你也早就知道了。你偷偷的潛入壽州,然後等劉仁贍一個人的時候就過去把他給宰了。我在這裡烤一隻羊,備好燒酒等你立功的訊息。”

李重進是真的很希望趙匡胤去暗殺劉仁贍,畢竟像這種善長守城的將領最煩了,他根本不會下面交鋒,仗著城高牆厚死守,如果指揮上不失誤的話,想要攻下一座城池確實不易,除非真的願望不顧犧牲,用屍體堆上城牆。

攻城方至少需要三倍的兵力才能保證攻下一座城池,但這也只是普通情況。如果城高牆厚,對方又不是菜鳥的話,想要攻下一城談何容易?強攻不行的情況之下,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退後,要麼圍城。

其實李谷最初的方案就是圍城,但現在出了其它問題。並不是李谷不想繼續圍城,而是大唐援軍劉彥貞帶兵快到了。李谷怕的是大唐水軍,所以才會提議先退兵,等柴榮的援軍到了之後再來。

“援軍是誰令兵?”一個青澀的聲音問了句,趙匡胤還感覺臉上挺沒有面子的,因為一群大人在商量事情,小孩子插什麼嘴?乖乖的吃東西就行了。

說話之人便是趙匡胤的親弟弟趙匡義,趙匡義也已經16歲了,他與天涯同齡。天涯離開雷王府之後便是跟著自己的想法去浪跡天涯,四處行俠仗義。而趙匡義選擇了另一條路,直接進軍營,想要立功升職,幹一翻大事業。

李穀道:“終於有一個正常人問一句正常話了……援軍是劉彥貞領兵,我對此人不大瞭解,聽說此人治理百姓如同西漢的龔遂、黃霸,用兵打仗如同西漢的韓信、彭越。如果讓他的援軍到達壽州,那麼想要再攻壽州便是難上加難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