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章 貪狼奔流沙

頭領渾身毛髮雪白,臉上帶有猙獰疤痕,還瞎了一隻眼,他鼻尖微微抽動,嗅了好一陣才說道:「確實走遠了……奇怪,風中有烤羊羔的味道。」

聽到烤羊羔,身後眾多犬戎武士流露出飢渴表情,有的嘴巴微張,唾液順著長舌滴落在地。

「是附近的牧民嗎?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灰毛武士急切詢問,接連多日的晝伏夜行讓他們飢腸轆轆,已經不知拋下多少族人的屍體了。

獨眼頭領嘴角一咧,喉嚨發出警惕悶響:「如今瑤池國處處大亂,此地離流沙不遠,無緣無故哪來的牧民烤羊?」

「可是……大家都餓得走不動了,從這裡回到祖宗之地,恐怕還有幾百里路。」灰毛武士哀求道:「等我們回到流沙深處,又要過上那種飢寒交迫的日子了,最後再飽餐一頓,不也正好契合父神的教誨麼?」

獨眼頭領還在猶豫,遠處那烤肉香味愈發濃郁,讓其他族人都聞到了,一頭頭如人立而起的狼犬引頸聞嗅,彷彿親眼看到在火舌上不斷冒泡的油脂,鮮香肥膩的烤肉塞進口中,立刻就能緩解腹中飢餓。

有些已經餓得頭腦發昏的犬戎,聞到這股烤肉香味,好似迴光返照般來了精神,一雙眼眸放出碧綠兇光,當即四

肢著地,如同狼犬般朝著遠處賓士,

「等等——」獨眼頭領還想勸阻,然而一人衝出,引得許多族人效仿,自己想攔也攔不住了。

無可奈何,獨眼頭領只能緊跟而去。當他趕到之時,就見河邊幾十位牧民被自己族人一擁而上,殺得一乾二淨。

那些餓得最厲害的犬戎族人甚至沒有去爭搶烤肉,而是直接咬住牧民咽喉,大力吮吸溫熱鮮血,或者趁對方還沒徹底斷氣,用利爪撕開柔軟腹部,大口啃食五臟六腑,就連岸邊喝水的馬匹都沒有放過。

數百名犬戎武士對上幾十位牧民,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是一個照面就能分定生死,無一人能夠逃出生天通風報信。

獨眼頭領見此情形,內心更多是焦慮與不安,自從有熊國大舉西征,瑤池國節節敗退,百相王兩個兒子兵敗自殺,他就帶著族人一路向西逃亡。

犬戎過去就是百相王的一把利刃,為他剷除不肯效忠之人,因此深受西土百姓憎恨,私底下都用狗崽子稱呼他們。

這就註定犬戎根本不可能投降苟存,而且他們早就被有熊國列入討伐行列,還公開懸賞犬戎腦袋。

因為在犬戎之中,毛髮顏色越淺,往往天賦越高、能力越強、壽命越長,生來就註定是部族領袖。像這位獨眼頭領的腦袋,就值五百枚金餅。

儘管犬戎天生耐力強悍,能夠晝夜奔逐不息,可是有熊國追兵甚眾,部分遊騎斥候當中,甚至有修仙之人,一個個都是奔著報仇雪恨而來,迫使這一支犬戎部族只能東拐西拐,也不敢靠近人煙聚落尋找食物,唯恐被有熊國斥候察覺蹤跡。

灰毛武士此時捧著一條羊腿走來:「頭領,這是大家獻給你的。」

獨眼頭領一把奪過羊腿,撕咬一口後說道:「吃完之後把這裡清理乾淨,骨頭埋深一點。更不要到處拉屎拉尿,否則會被高手追上!」

灰毛武士連聲稱是,點頭退下,獨眼頭領狼吞虎嚥,幾口就把羊腿吃得半點不剩,連骨頭也被他兩排鋼齒嚼碎吞下。

吃飽喝足的獨眼頭領難得歇息片刻,他不由自主仰望天空。瑤池國覆滅之後,他們犬戎沒了安身立足之地,只能逃回西荒流沙。

流沙深處是何等殘酷的地方,獨眼頭領再清楚不過了,要不是為了保住性命,他才不願意回去。

也確實有些犬戎貪戀瑤池國富庶,甚至覺得自己可以轉而投靠有熊國,繼續賣命出力,可結果就是一顆顆狼頭吊在城門口,被頑童用石子砸著玩。

獨眼頭領不想死,他還記得當年在夢中獲得父神的指引,讓他前去協助百相王。

儘管獨眼頭領並不清楚百相王與父神有何關係,但犬戎一族的確因為投靠百相王,從而享受了幾十年,不用在流沙深處飢一頓飽一頓。

可眼下瑤池國徹底傾覆,百相王依舊沒有現身,父神也不曾降下指引,獨眼頭領感覺未來一片迷茫。

「你們可吃飽了?」獨眼頭領看著一個個嘴角帶油、頭臉沾血的族人。

「吃飽了、吃飽了!」一眾犬戎飽餐一頓,重新振作起來。

「那就趕緊動身!」獨眼頭領裝腔作勢道:「父神已經降下指引,讓我們暫時回到流沙之地潛伏,靜待父神降臨之日!」

……

地面上一陣狼嚎聲響起,鴻雪客望著向西奔逃的犬戎,不由得發笑說:「這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居然讓他說中了幾分。」

趙黍凌空盤坐,低眉垂目道:「我凝雲結氣化為牧民,原本還擔心他們心生猜疑、不會靠近,看來嗜血貪食的本性,終究還是壓過了理智。」

「就算長了半個人身,可他們畢竟是畜生。」鴻雪客嘴上一貫不留情。

群犬戎剛剛吞食乾淨的牧民與牲畜,都是趙黍行法變化而出,並非假幻之物。被這群犬戎吃進肚子裡,的確可以充飢果腹,但趙黍的法力也會漸漸化入他們的魂魄生機之中,如同外丹餌藥一般。

如此一來,待得吞世貪狼降臨崑崙洲,試圖借眷屬感應天地造化,趙黍留下的這一手,將會順勢侵襲吞世貪狼。

「不過我還是那句話,一劍還一劍,可別指望我會幫你對付天外邪神……」鴻雪客還沒說完,就見趙黍望向東方,悄然化出一道分身。

「你這又是去幹什麼?」鴻雪客問道。

趙黍回答說:「有故人重返崑崙洲,我去道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