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圻這話讓劉亦琳很開心,他並沒說自己也是客,這就是已經把自己當自己人了。挽著木蓮的胳膊,讓趙英圻趕緊坐下歇一歇。
吩咐小紅去沏些熱茶過來,卻不想趙彤已經端著熱茶的托盤過來了,看著趙彤給趙英圻把茶倒上,還給自己和木蓮把杯中茶續上,想起之前木蓮和自己說的那些話,劉亦琳趕緊過去接過茶壺,招呼趙彤:“彤姐姐快坐吧,今日隨公子忙前忙後,也是辛苦了。”趙彤倒也沒有見外,只不過沒有坐下,而是到趙英圻身後為趙英圻揉捏著肩膀和後頸。
劉亦琳的表現讓木蓮心中暗暗一嘆,剛才還跟她說一定要伺候好趙公子,誰知道她平日裡都還挺機靈,今日卻不知道為何反而在學了這麼長時間而且最應該擅長的地方表現的還不如人家彤姑娘。
“都別杵著了,都快過來坐吧,以前不知道,今天自己正兒八經的搞了一次才知道,開店原來這麼累的,和打仗比起來都不遑多讓呢。”趙英圻拿住趙彤的手,讓她也坐下。
這裡趙英圻和她們在後院偏房中喝茶聊天,另一邊寶琳閣的二樓,左津則是在和眾位掌櫃老闆們商談具體的出貨事宜。
雖然趙英圻他們手上有很多花紋鋼的現貨,但是按照趙英圻設想中的銷售模式,並不準備直接全部銷售出去。
雖然他左津不明白為何要這麼搞,但是趙英圻既然這麼決定了,那就按他說的來就是。
誰讓趙英圻現在官大,而且花紋鋼也是趙英圻搞出來的。
左津與在場的掌櫃們見過禮,也沒有過多寒暄,反正前面的鋪墊,趙英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直接進入主題。
“目前本店有花紋鋼現貨一千五百斤,諸位看看準備怎麼分啊?”
“左老闆開玩笑吧?才一千五百斤,我們這幾家哪一家都能全吃下來,這麼點鋼材,根本形不成規模啊。”下面一個鋼鐵行的老闆忍不住說了一句,他們是做民間鐵器生意的,走的就是量大的單子,對於規模很看重。
“是啊,如果只有這麼點鋼材,我們哪夠分啊。”
下面的掌櫃們都紛紛開始議論,畢竟上面站著的是左津,不是趙英圻,他們便沒有那麼敬畏。
而且他們都是生意做到全天下的大商行,既有東吳本土的商行,還有其他各國在宣府的分號掌櫃,不客氣的說,這些人本來是因為趙英圻的身份和前途過來道賀的。
不過也有人想的不一樣。
“不必多說了,既然是趙先生的生意,我們商行是肯定會支援的,我們也不會獨佔其美,先訂三百斤。”這是一家朔國的鋼鐵行。
他們因為春內道之戰可以說是這些人裡面最早知道趙英圻的人,趙英圻那樣落他們朔國皇帝陛下的面子,朔國內依然沒有對趙英圻敢有所冒犯,趙英圻一沒有接朔國皇帝冊封的旨意,二沒有上任,朔國國內武英殿依然有趙英圻和趙彤的大名。
能做到這種程度,他們朔國的商行對於趙英圻的前途是最有信心的,他們既然見識過這花紋鋼的優異,就明白這筆買賣怎麼都不會虧本,而且還能跟趙英圻結個善緣,何樂而不為。
要不是趙英圻早就已經定好了價格,他們還準備再溢價不少,權當是送禮了。
這個朔國鋼鐵行掌櫃的痛快讓其他人也紛紛反應過來。
對啊,你們還真當這是來談買賣的嗎?這明明就是送禮來的,人家馬上就要上任東吳雲麾將軍,結個善緣怎麼都不吃虧,何況還有趙彤在,這一筆買賣巴結的是兩個三品大將軍,在這水運發達的東吳,和軍方搞好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何況這裡還有一個三山湖雙旗幫的大當家。
當下也就都開始認購,四海典當行和陳氏商行也開始認購,他們訂的最多。
不過四海典當行並沒有鋼鐵買賣,他們認購的都是成品兵器用來拍賣的,陳氏商行則都是訂購的半成品鋼錠。
最後差不多定下來了,朔國的那個商行因為先下手,所以認購走了三百斤,還都是最高品質的。
四海典當行認購下來三百斤,並且在每斤五貫的價格上還加了十貫的加工費用,他們要的都是成品,相關樣式圖紙和輔料由他們四海典當行出。
陳氏商行因為他們在東吳鋼鐵行業中的特殊地位,認購最多,一張口直接就要走了五百斤,成品半成品都有。
本來其他人都還頗有微詞,但是想到陳氏商行背後的勢力,也就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最後十幾家只能去搶那剩下的四百斤鋼材,甚至已經開始溢價認購,畢竟物以稀為貴,這東西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商通天下的宣府城中,最不缺的就是投機商人,這花紋鋼的優秀效能就算溢價購買也能保證很大的利潤。
而且雖然量太小,對於他們這些大商人來說販售到全天下的利潤實在不夠看,但是他們完全可以找一些鑄刀大師鍛造成相應的定製兵器,然後在全天下當做禮物贈送,神兵配英雄,這是與各國武官們打好關係的好東西。申廿大地習武成風,不管文武官員,但凡自己手上有那麼一招兩式,都喜歡配把劍。
好東西,不愁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