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想法的何止張波一人,前日沒能趕上在寶琳閣下單的許多其他商行這兩日聽聞了花紋鋼這種好材料也都在今日過來寶琳閣看看情況,在瞭解到這其中許多門道之後也紛紛暗自懷疑這錢未免有些太好賺了。
不過有那現行下了訂單然後試水的商行或者個人在從左到右這麼一倒手,也就是十幾步的樣子,甚至定金都不用拿出來,更甚者不要兩盞茶的功夫就是千百貫的入賬。
許多人都不禁懷疑這裡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彷彿就是寶琳閣出貨,然後經過他們的手一倒就被陳氏商行收走,就這麼一倒手兩盞茶的功夫就把錢賺了,怎麼也感覺不像是什麼正經生意。
有那些與陳氏商行人關係比較好的打著膽子過去問了兩句,才知道人家寶玲閣的老闆,也就是趙英圻趙先生有言在先:花紋鋼只是普通的鑄造材料,並非什麼一家之物,所以每次出貨對單個的渠道有份額限制,目前單個渠道的要貨限制是不能佔有本次掛牌供貨量的四成。
既是如此,有心思活泛的人就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好機會,一個投機倒把的好機會,只要每次寶琳閣開市掛牌的時候,搶到一定的訂單,那就一定能在陳氏商行或者其他感興趣的大商行手中賺取差價。
也有人把目光放到了花紋鋼這一材料上,多方打聽著花紋鋼有何特別之處,讓這東吳最大的鋼鐵商行如此趨之若鶩,甚至不惜被人明面上佔便宜賺取差價都願意收購這種材料。
在瞭解到一些關於花紋鋼的特性和優異之後都不禁讚歎不已,甚至在聽當日左津賣刀現場圍觀人的描述之後更加驚奇。
這天下間竟然有這種頂級的鑄造材料,把銅鐵巷一眾大匠的得意之作如砍瓜切菜般打敗,在這武風盛行的天下間,這種材料真的天生就是賺錢的東西,這東西不賺錢真的就是奇了大怪了。
可惜的是有人準備下訂單買一些花紋鋼回去的時候才瞭解到,目前放出來的一萬一千五百斤花紋鋼基本上都已經被陳氏商行和四海拍賣行買走了。
陳氏商行基本上收購的都是材料,人家有自己成規模成產業的鐵匠作坊。
而四海拍賣行則大部分購買的是成品的刀劍武器,或者每斤再多付一成半的加工費用,這個加工費用可以說是這銅鐵巷乃至天下間都少見的高,而且寶琳閣還要求加工的邊角料和損耗都由四海拍賣行承擔。
很多人都覺得這條款有些不太公平,不過立馬就有人指明瞭,這東西現在本來就是隻有他寶琳閣一家才有,而且趙英圻和趙彤馬上就要收到吳國冊封,兩個實權三品武將的面子還不是這一點點小恩惠就能簡單應付過去的。
也是,趙英圻上輩子的世界中比這離譜的事情都有,什麼一斤二十萬的茶葉,還有被壟斷了的技術,從來是賣方說啥買房就必須要捏著鼻子認啥。
不過這些與張波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干係,或者說最起碼下次寶琳閣開市之前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干係了。
張波揣著一千貫的存兌銀票回到自己洪鋼商行,心裡還有一些不真實的感覺,不由得又開始回想起在寶琳閣一樓交易大廳裡面見到的那些事情,細細的品味起來。
這種交易方式是他張波三十多年來前所未有過的經歷,總感覺這其中有不少風險,但是看到手中實打實的銀票之後,這些風險就被巨大的收益所矇蔽,開始思考起這其中的巨大利益。
既然目前陳國洪州總店那邊的訂貨任務已經完成,礦石和鋼坯也都相繼上路運往洪州,張波便決定下次寶琳閣再次開市的時候就早早的過去看看,說不定還會有一些收益入賬。
而且也不妨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一些小操作,畢竟賺錢嗎,誰會嫌自己賺得多呢。
這邊東吳宣府的事情且先按下不表,先把目光轉移到南方千里之外的鄭國。
宣府那邊各種鋼材車馬的價格居高不下,還在一直不斷的往上竄,最直接的原因就在鄭國這裡。
鄭國國都新鄭,越國八萬大軍已經匯合兵臨新鄭城下。
鄭國國君愛民如子、實行仁政,鄭國臣民都十分愛戴這個皇帝,此時鄭國面臨滅頂之災,鄭國軍民都隨自己的陛下一道奮力抵抗。
奈何越國兵鋒強力,軍中高手如雲,鄭越兩軍剛剛接戰不過半月,就已經被人家一路打到了國都新鄭之下,國土淪陷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