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中,王玄策接到不多時便要再次出發的訊息,整個商隊都在緊急籌備——當然,這次陸恆吸取教訓,給了他們足夠的資金。
洛陽的工坊也再次擴大,儘量將琉璃瓶產出得更高一些。
時間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個月。
此時,吐蕃王廷。
邏些。
布達拉宮中,吐蕃的年輕贊普,松贊干布,正看著自己手裡的信件眉頭緊鎖。
“這貞觀十年春雖的確是好酒不錯……可價格,未免有點太離譜了吧。”
松贊干布抬頭,看著底下寥寥無幾的人。
這些人雖然少,但卻全都是王朝的中流砥柱。
他沉聲道:
“尚囊,你是大相,說說看你的想法吧。”
吐蕃的大相,就相當於是大唐的宰相,但不同的是大唐的宰相併不唯一,但凡在三省六部身居高位的,都能被稱為宰相。而吐蕃大相卻只有一個,職掌為協助贊普制訂法律、徵收賦稅、主持盟會、出使外邦、統領軍隊等事。每任一人,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尚囊便是如今的吐蕃大相。
聞言,他站出列來,俯身行禮道:
“臣以為,此事還得好好考慮。”
“雖然祿東贊他們已經與大唐的盧國公搭上關係,這是好事,可我吐蕃也不能當那待宰的肥羊啊!”
“貞觀十年春固然珍貴,不過,這酒只能拿來喝,別的什麼也做不了……”
“即便您與朝中其餘貴族十分喜愛,也沒有必要舉國之力去購置。”
“生意一旦定下,再要毀約可就晚了。”
“贊普,最好趁現在只是口頭約定,還沒有開始交接,早些談妥才是啊!”
尚囊的話讓松贊干布眉頭皺得更緊了些。
他沉吟著,正要說些什麼。
卻見外頭進來了個人。
能在贊普和大相商議事情時進王廷,肯定不是尋常之輩。
來人也是朝中重臣,而且是與尚囊關係極差的瓊波·邦色。
邦色進來後,看也沒有看尚囊一眼,而是直接衝著松贊干布行了一禮,沉聲開口了。
“贊普,邊境傳來訊息,說遇到了大唐的商隊,是五姓七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