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出於這些原因,沒有逼迫他進去也是一部分原因。
怎麼對待他,就是一個問題。
而其他各國勢力沒有逼迫陳勝進去的原因,陳勝雖然沒有摸清楚,但是應該與兄長陳安有關。
陳勝現在已經是抱丹巔峰,他回憶起與兄長相處。
兄長只怕不是一般的抱丹。
先天之境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境界,而陳安身上的氣息,陳勝回憶著好像很多年前就是這樣了。
難道是傳說中的那些路數。
厚積薄發,抱丹入元神,直接跳過元胎。
至於進入大舜道場。
想想三次推演中,聖皇沒有逼迫他進入大舜道場,聖皇應該有很多種方桉。
他不進大舜道場,連反齊聯盟在三次推演中都沒出現,只怕他進大舜道場並不是聖皇的第一選擇。
若是他沒有進入大舜道場,這反齊聯盟立刻就被聖皇按下去。
聖皇在沙丘的謀劃應該還不完善,時間準備不夠充分。
第四次推演中有一段聖皇消失的時間。
那段時間應該就是聖皇抓緊謀劃沙丘的時候。
只是沙丘之謀的重點是什麼呢?
時間。
時間究竟代表著什麼?
到底是天下無雙的人物,有這麼多條件,陳勝也猜不出其中的關鍵。
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直接讓陳勝進去,但是陳勝進大舜道場,才是他們的目標。
秦國和這些人,應該分為兩批。
一波是秦國勢力,一波是其他各國勢力。
秦王政對在陳勝的心思是複雜的。
不過有一點他應該是和眼前這些人是共同的。
他們需要再造一個白起。
其實說到底,縱使是秦王政,正面對上聖皇也有一絲信心不足。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先鋒。
而能讓他們掌控的力量,也只有白起的魔胎。
只要能恢復當年白起的戰力,反齊聯盟對上聖皇就有了絕大的助力。
如果陳勝能取得白起的武聖修為,那麼對上聖皇把握就會大很多。
但是有一點,秦王政和聖皇都有相同的顧忌。
那就是命格。
陳勝之前已經發現了。
七殺和破軍的命格,亂天下命格。
聯絡起來就是造反。
陳勝已經明白了昔日黃石公話中的一些寒意。
無論誰當政,這命格就是禍亂之源。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聖皇顧忌,秦王政想的遠,也會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