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也是因為這一片文章,在儒門之中備受排擠,雖然他是儒門大聖,但是也免不了在儒門理想國中不受待見,更何況他最優秀的兩名弟子都棄儒從法,更讓他的地位頗受人非議。
但是他畢竟是儒門大聖,他的文章。身為儒家弟子,卻不好在這麼多人面前反駁他。
陳勝此時用這一段話,就是借荀子之勢,壓制對方。
“我觀足下,雖然沒有盡得其中之五味,也不遠了。”
在場之人頓時再次熱鬧起來。
本以為經過田志的調解雙方會握手言和,但是萬萬沒想到,陳勝一說話就用了這麼狠的手段。
荀子的典籍在場的人,都讀過,對這也不陌生。
而在場的儒家之人雖然知道陳勝不是在說他們,但是也都感到一股憤怒。
“狂徒,我儒家聖道的話,你有何資格用來說我?你懂其中的意思嗎?”
司馬濟一臉憤怒,作為一個儒家弟子,他自然明白荀子學派在儒家之中的地位,荀子學派的事,他們儒家內部打出狗腦子,也不是一個外人可以評說的。
“你既然讀過儒家的文章,還用這樣話來非議我等,那就別怪我等無情。”
“我也不用廢話,直接志氣比拼,你陳勝要是有膽子就和我一決生死。”
司馬濟此時反而是極為平靜,說話極為陰狠。
“司馬兄,別。”
身後幾個年輕人也是儒家之人,一見司馬濟要和陳勝生死一搏,頓時有些慌張。
“荀子非我儒家之儒,無須為他的文章與人拼命,我等皆是儒門正宗,孔聖嫡傳,豈能因為這拼命,再說了明日就要開啟文心試煉,你如此衝動,對的起你的父兄?”
“司馬兄,我輩當奮發圖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些不過是問道路上的點綴,不必如此激烈。”
兩個年輕人勸道。
“是我魯莽了。”
良久之後,司馬濟終於平靜下來。
“我是子游氏之儒,當努力勤勉,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原應變,曲得其宜,這才是儒者之道。”
司馬濟用荀子,非十二子的最後一句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洗刷學派的汙點。
“司馬兄還要比嗎?”
陳勝面色不變對司馬濟目光之中濃烈的情緒絲毫沒有動容。
“不比了,今日之仇我記下了,明日就要文心試煉了,開闢文心,領悟理之後,你我生死論道。”
司馬濟一字一句的說道。
“不管你是多少志氣,理想山上自見分曉。”
陳勝也不在意,他做了個禮。
“那我就恭候了。”
“我們走。”
司馬濟轉身就要走。
“且慢,司馬濟此仇是學派被辱之仇,你就這麼放棄了,你還是我儒家弟子?子張氏之儒?”
忽然人群之中走出一群人。
領頭之人儒服高冠,正是姬通。
在他旁邊是一名俊秀的青年。
此人身材消瘦,雙目之中有奇異的力量,一眼望去就好像看到了鳥語花香,大道自然,看到理四季五行。
他身穿黑色道袍,胸前一個太極圖,仙風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