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六章明本

剛剛進入四山,陳勝就收到,明本山上傳輸的資訊。

陳勝細細感應一下規則,與他之前知道的差不多。

明本山的規則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以自己所學的學說為主旨的三篇文章。

不偏題,不跑題。

明本山共有三場考試,每一次偏題跑題,可以去山腳重新考試。

但是機會只有一次,而且是全部重新考試。

這三篇寫完之後,只要沒有跑題,沒有偏題,自有天人分身會為試卷考評。

按照考評等級獲得文雲。

陳勝慢慢的看著,裡面還有林林總總的規則,其中就有剛剛安期生所言的,學說科。

總體來說類似,但是最後多了一個天人驗證的過程。

「這規矩倒是挺全面的。」

陳勝滴咕一聲,直接往第一關走去。

山腳下不同的隔間,每一個隔間之上都有竹簡,筆墨。

陳勝走到桉幾前,便坐了下來。

他開始思考起怎麼寫這樣的文章。

當今之世,顯學之中傳承不斷,而諸子之中也只有少數學派因為一些原因傳承斷絕。

其中傳承斷絕的原因有各式各樣,也有經過演化,改頭換面,重新出山。

這些學派之中,都有學說思想主體。

儒家有復周禮等等。

法家有「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這些。

墨家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

道家有大道無為、以柔克剛、道法自然…

兵家有以戰止戰、四大流派等等。

說起來諸子百家每一個學說,大小學派都有自己的思想。

兵家、儒家、法家。任何一個讓陳勝來寫,他都能寫出很多的文章。

但是這雜家怎麼說?

合名法、並儒墨,融百家之精華於一身。

這就不好寫了,因為雜,反倒是沒有特色,這是戰國時代雜家沒有成為天下顯學的重要原因。

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反倒是讓它沒有了自己的主張。

它是要包容諸子百家的學說,必學要將百家的思想融入進去,一旦有些偏頗,就會被人曲解。

只是任何一個思想必然有自己的特色,這種大雜燴式的包容,縱使是呂不韋那等驚才絕豔的人物,也遲遲不能踏出最後一步。

對於自己的大雜家思想陳勝也有過考慮,但是他也沒有明確的思想主張。

他自己學過儒家和法家的諸多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