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

一路上馬車顛簸,我甚是覺得疲累,腦中卻止不住地在想今天遇到的事情,阿翠開口說話道:“小姐,不知今日那是哪家的公子?”

“我也並不知道,想必也不是尋常人家的,連虞老爺都不放在眼裡的!”

阿翠笑道:“今日他教訓起那兩個惡霸,看起來可真過癮!”

我心中想道:“少年英雄,又生的風流倜儻,的確惹人親近,可不知為何,我卻心中塗添幾分煩躁,道不清又說不明的哀愁。”

但我並未與阿翠提起,不然她又該覺得我想多了,那溫柔的眉眼我似乎在哪裡見過?可似乎又未見過?想到此處,我又覺心中多了幾層迷霧籠著一般。

這去寺廟的路上兩旁都被群山佔領,一路上花草蔥蘢,聽得到蟲鳴鳥叫,聞得到陣陣花香,阿翠從懷中掏出一物,方是我最愛的那管洞簫。

我從阿翠手中接過來,吹的是我最喜歡的那首曲子,配的仍是易安的那首詞:《鳳凰臺上憶吹簫》,阿翠隨我的韻律而唱: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

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

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

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

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雖有些許悲傷,但我向來是易安的詞迷,她的每首詞都是我極喜歡的,就連她的愁,我也喜歡,也愁的讓人心疼,愁的讓人動容,愁的有些別出心裁。

阿翠的歌聲與這簫聲一路伴著這山路,即使這曲子愁了點,但我的心情卻不再愁苦,有一點不襯這曲,頗有點“曲誤”了!

我想道:“昔日《聽箏》中寫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也不知最終那位誤拂弦的女子是誤了曲子,還是曲子誤了人。”

轉眼到了衢山寺,見那山上幾座殿宇巍峨華麗,幾座主殿中供奉著大小佛像金身,我與阿翠拿了些貢品上去,留下車伕守著車子。

今天來的人不多,我進大殿時也不過寥寥幾個香客而已,住持是個慈眉善目,鬍鬚盡白的老者,見我是個小丫頭,親自教了我如何禮拜佛祖,磕頭須得磕三下,手須自上而下地合上在張開,在佛祖面前求得心願須得誠心為上,若心願達成,必要來還願的。

我在蒲團上緩緩跪下,心裡默道:“一願父母親人康健平安,二願我能遇上命中有緣之人,三願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不過是些尋常的願望,大家也都會許的。

我起來要往前奉上些香火錢,才想起所有的銀子都在路上花光了,便向住持說道:“師父,實在愧疚,今日未能佈施,他日我定來補上。”

那住持道:“施主只要心中有佛祖,佛祖自會佑護施主的,無妨!我看施主面相,實是個有福之人,多行善事罷!”

我合上雙掌多謝師父,沒成想此時在這兒遇上了熟人,正是之前那位華服公子,他對著住持道:“師父,我與這位小姐識得,她的銀錢慷慨救了人,而今佛祖面前,小生願替她捐上一份求個平安!”

這份好意,我也只得收下,此時他替我捐了銀錢,所謂拿人手軟,我本來意欲離開,現下不能不與他打個招呼,道:“公子,小女子先行一步了!”

他卻道:“我與小姐一同上山,聽聞小姐吹簫,一路踏簫聲同行,而今我也想下山也有個耳福呢!”我聽他說竟聽到我的簫聲,不禁有些害羞,我的簫聲不過只是皮毛,吹得並不好,被他聽了去,只恐被取笑。

他身旁那個名叫小淞的人及其嚴肅,我與他一起站著等待,卻感覺他的目光如一把鋒利的小刀似要將人吃了一般。

下山的路不比上山,馬車可以徑直把人送到主殿,我與那華服公子一同走著,心中卻緊張的很,手心不住地冒著冷汗,我也不知他名字,他亦不認得我,此刻同行,不免尷尬。

我眼神不住地遊移,忽地看到青石臺階側邊有一小攤,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說道:“阿翠,我們去那邊看看有些什麼能帶回去給舅母的玩意兒吧!”

腦中卻全然忘記了自己身上沒有錢,只是想找個託詞藉口離開罷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