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自己擔任了尚書令,那可就是真正的扶搖直上九萬里了,不是宰相甚是宰相。
各部小官吏不斷上書奏摺彙報,半晌後,終於是彙報完畢。
「諸卿為大唐江山社稷勞苦勞心,本宮心中甚慰。」武媚娘聽完彙報,威嚴開口。
她如今只是代天子執政,實際身份還是後宮之主,所以她並未身穿明黃宮裙,而是一襲霞衣,風華絕代。
武媚娘環視眾臣,群臣安靜,他們明白武后將要提及尚書令之事。
「中書門下尚書為大唐中樞部門,各司其職,維繫大唐平順。
中書令來濟更是勞苦功高,統領中書省,為中書省事宜嘔心瀝血,治理有方。
反觀尚書省,近一年來,各部屢次出現紕漏!」
武媚娘遞給殿前大太監一本奏摺,裡面是尚書省一年來的事情簡述,隨後她又緩緩開口:
「為協調尚書省各部,增進辦事之效能,本宮與皇上決定,在尚書省六部之上,重設尚書令之位!」
她環視群臣,慈善笑道:「諸位愛卿,對於尚書令之位,心中可有人選要舉薦?」
群臣儘管已經收到了訊息,但如今聽到武后親自開口提及尚書令,還是難免心驚。
喧譁聲議論聲漸起,諸多大臣面露思索之色,武媚娘只是和煦看著眾人,似乎在靜等大臣們的意見。
可群臣只是思索,沒有一個人開口發言。
從五品的大理正是個三十出頭的官場年輕之輩,他看似思索,實則早就接到大理寺卿打的招呼,要舉薦禮部尚書許敬宗。
他理了理並不凌亂的衣衫,正要開口,就被一旁的大理寺卿阻止。
「你是不是傻?武后看似在問我們的意見,但不是真的想要先聽取我們的意見懂嗎?」大理寺卿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要舉薦,也是在武后先提出人選的情況下。
大理正僵在原地,心中直呼驚險,他雖是從五品的官吏,但只是因為巴結大理寺卿換來的,並沒有太多做官的經驗。
「既然諸位愛卿還未商議好人選,那本宮先列出幾個人選吧,供諸位愛卿參考。」武媚娘眉目如畫,氣度威嚴,緩緩吐出幾個名字:
「吏部尚書林如海。
戶部尚書馮運財。
禮部尚書許敬宗。
以及,秘書監趙無疆!」
話音剛落,大臣們議論紛紛。
「尚書令在尚書省中提拔嗎?嗯,倒也合情合理,畢竟對六部諸事熟悉,上任後行事也方便。」
「確實,你看吏部戶部又是尚書省實力最強的兩個部門,林如海和馮運財兩位尚書在人選中,倒是並不讓本官意外。」
「至於禮部尚書許敬宗,怎麼說,他畢竟是個老臣,為官經驗豐富,為人處世圓滑得體,他若上任尚書令,對於協調各部之間的關係和辦事效率應當能有所作為。」
「可為什麼還有秘書監趙無疆?」
「嗯?還有趙無疆趙大人?怎麼可能?」
「你沒聽見娘娘最後說嗎?以及秘書監趙無疆!」
「這...趙大人為何會在名單中?等等!本官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