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恐怖的震撼力,讓很多人都是大半成時間站著,激動的揮舞拳腳才發洩刺激的。
尤其是到最後,人類主角團在一隻只迅猛龍的圍殺下,各種驚險緊張感,看得人熱血澎湃,感覺體內都有團火在燒著。
最最後,當然是主角團們活著逃離侏羅紀公園所在島嶼,而霸王龍則是一打多殺死多隻迅猛龍,在鏡頭上宣告著它的無敵霸氣。
120分鐘的電影拉下帷幕。
蓋子哥才驚歎連連的和埃裡森一起走出了戲院,甚至兩人離開時,手裡還多了幾個恐龍玩具。
埃裡森忍著在買票重看一場的衝動,擦了擦脖子上早就凝固的可樂,驚歎道,“就這一部電影,估計姓趙的,就要名動時代了。”
“雖然發展領域不一樣,但他在影視界,的確是要被無數相關學業搬上教科書的角色了。”
蓋子哥大笑,“要不我分你幾個玩具?分你幾個迅猛龍怎麼樣?”
埃裡森狂翻白眼,尼瑪伱留著霸王龍玩具,分我迅猛龍?沒看電影裡霸王龍是真霸道,一打多輕鬆殺死幾隻迅猛龍的。
懶得搭理蓋子這個話題,他再次感慨,“一部電影也能瘋賺好多錢啊,配合玩具……這是涉及十幾億刀的瘋狂毛利潤了,還可能更多。”
“比我們的股權市值都高了。”
其實,原版侏羅紀公園1在90年代登陸大熒幕,轟開了無數戰績,也是得益於一個大背景,那就是全球正在爆發的恐龍熱,最早是1964年,學術界專家發現了平衡恐爪龍,再次提出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
再到60年代末,有學者提出了恐龍是溫血理論,80年代又有人提出了恐龍滅亡於小星星撞擊理論。
一系列研究背景頻繁登報,大量科普作家的對公眾宣講,才讓人們也開始關注這種史前巨獸。
然後島國拍恐龍特攝片,北美有恐龍漫畫,甚至恐龍快打等遊戲,都是在一步步長達幾十年向全球人類宣告著恐龍熱潮的爆發。
不可否認侏羅紀公園在特效電影裡的貢獻和地位,都是最高那一檔次,但它也的確是站在了全球恐龍熱潮上,才能捲走那麼多錢。
包括玩具卷錢。
恐龍熱潮結合克隆技術的熱度和爆發度,兩者算是完美搭檔,組合拳一樣宣告了這部電影的大科幻特效電影風暴降臨。
這個位面,恐龍快打之類還沒出來,但超體電影開始,趙氏影業就也算是站在幕後,大力推動全球觀眾的恐龍熱潮,開始鋪墊。
長達兩年多的鋪墊醞釀。
這部大電影一出,質量超優質。
北美夜間上映,2000塊大熒幕,截止10號晚上11點59分,一口氣就轟下來600萬美刀票房。
誇張麼?2000塊大熒幕幾乎都是七成以上的上座率,一個大熒幕300座位,全部七成以上啊。
200座位那種觀影廳,繁華地段都是座無虛席。
無數觀眾更是看完一遍都覺得不過癮,轉身又買了第二張電影票,重新看第二遍,第三遍。
今天不是週末,但是是教師節,太多人沉溺在恐龍大電影裡,驚的窮盡自己的詞彙都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了。
就是那種“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
雖然說(侏羅紀公園)大電影是9月10號全球大部分地區同時上映,但港島比洛杉磯快了16個小時。
洛城迎來11號的夜光時,港島已經是11號下午了。
趙氏影業大辦公室,章敏激動的在彙報,“老闆,場場爆滿,座無虛席啊。”
“無數影迷看著看著,就是罵天罵地來發洩情緒,這部電影還真是……太偉大了。”
“連港濠彎無數影評人,都在各種誇讚這是一部偉大的,劃時代電影,感覺比(超體)還更強勁。”
10號上映一天,港島這裡還是從上午8點開映的,8到晚上0點前也就是安排了7個放映場次,但是和北美一樣,每一個放映場次裡,幾乎都是座無虛席。
票房力?本港第一天接近400多萬港幣,彎彎折600多萬港幣,濠江都貢獻了100多萬,簡直了,港濠彎一天就拿下1200萬港幣票房。